拳王_第五十七章拳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拳王 (第2/3页)

他的责怪合情合理,无可非议。可是,我又该责怪谁呢? “宇哥,你的事情还没说呢。这半年你是怎么过的?”小月忍了半天,终于问道。 我理了理她的秀发,猛然想起一事,没有立即回答,却转向老儿问道:“贺…贺老头,您跟王京生到底有什么过节?惹得他们一再找您的麻烦?”王京生那边我自信还能说上个一半句话,说不定可为贺老儿作个和事佬。 “宇哥,你…也叫干爹吧。”小月和我商量,声音小得却如蚊哼。 “别!我消受不起!”老儿一摆手,随即双眼怪翻,反问我“王京生是谁?新出道的高手?” 我被他问得一愣。难道冯远志口中的‘大哥’竟另有其人?怪了! “您不认识王京生吗?那冯远志怎么会找您的麻烦?”我追问道。 “我正要问你!你跟那个冯远志好象挺熟。不过我看你们的关系有点怪,你俩是不是有梁子?” 我点着头应道:“我们曾经交过手,那一战我把他伤了,他可能就是为此才一直记恨在心。这也是半年前的事了。” “说详细点,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儿步步紧逼,好奇心超强。他向幕布一努嘴“外边那帮爷不好伺候,他们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事,咱们有的是时间。” 我侧耳倾听,果然,舞台上又奏响了音乐。老板娘为了平息众怒,只得重打锣鼓另开张,加演一场。这个sao狐狸今天算是赔到家了! 于是我将从被王哥绑架开始到与冯远志一战结束,这之间的过往种种细说一遍。也许是我的诸般经历委实充满了戏剧色彩,直听得小月目瞪口呆,老儿连连侧目。还是小月女儿家心细,听我讲述完毕,幽幽问道:“那个无双姑娘是谁?长得一定很漂亮吧?” 我的呼吸一窒!轻抚她的秀发道:“关于无双的事,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 我并不想对月儿隐瞒什么,只是现在却不是时候。我还有些疑问需要老儿解答,另外,晚间的事也应早作安排。 “干爹。”我真诚的转向老儿,态度极其严肃:“那些踢场子的人到底是受谁的指使?这很重要,请您务必告诉我实情。”如果冯远志真的并非受王京生所托,我将不会再对他们容情! “哦?”老儿斜眼看着我,神态将信将疑。看他还要买关子,我便索性将从冯远志那里偷听来的计划如实奉告。老儿和小月听罢,神色均是陡变!老儿沉吟良久,才重重叹息一声“唉!没想到他们竟连月儿也不放过!这是我的一件丑事,本想让它烂在肚子里。不过既然你一意要知道,我就跟你说了罢!其实…那个人你们都认识。” 我们都认识?小月与我二人面面相觑。下一刻,我心中陡震!已猜到一人,颤声说出了那个名字。 “是…郑,晓,龙?” “啊!”小月发出一声惊呼。老儿则默然点点头,坐回到椅中。 天!我和郑晓龙莫非是前世的冤家?怎么走到哪里都脱不开他的掌握?我只觉气血翻涌,头晕目眩,心中更似滔天巨狼,波澜不休!冯远志竟会是郑晓龙的人! 郑晓龙真是未雨绸缪、心思长远!在王京生处,他安插下冯远志,而且很有可能还不止这一人!在四哥处,他又与五哥曲款暗通,助其夺权。如此看,他已向东北道上的各方势力伸出黑手,其意不言自明:他是想作东北道上的老大啊! 老儿痛苦半晌,才缓缓道来:“我的营生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就是跑码头摆场子,靠打拳糊口。我们这一行有个规矩,干到壮年就收个把徒弟,等徒弟带出来了,自己也就老了,最后就靠徒弟养活。我师傅,师傅的师傅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我跟别的人不一样,心气高,总想带出个最棒的来,所以挑来挑去,直到四十岁上下才找到个合适的,那孩子就是郑晓龙。” 郑晓龙竟然是老儿的徒弟!这更出乎了我的意料。“那您现在多大年纪?”我好奇的问。 “去!别打岔!”老儿赏了我一个怪眼,依旧沉浸在回忆中“那是一年秋天。我去河北找个朋友搭帮赶场子,路过一个小镇时,看见一伙地痞围着打一个孩子。我停在旁边,一直看他们打完。那孩子真不得了!竟伤了三个人,硬是把那帮子人给打跑了。当然,他自己最后也浑身是血。我当时就看上他了!这孩子的身体条件和应变能力都不是一般的出色,不过他最突出的还是那股子狠劲!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嘿嘿,真是…!”当老儿说到那股子狠劲时,我不禁想到了小武。在这一点上,小武与郑晓龙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老儿缓了缓,继续说道:“我认定他是个天才,是块美玉,就收下了他。他也真是争气!只练了一个冬天,就好象脱胎换骨,跟换了个人似的。”说到这儿,老儿瞥了我一眼“你觉着自己挺不一般是吧?我告诉你,跟郑晓龙比,你还差得远!你知道不?有很多原本是天才的人为啥混到最后连个屁都不是?就因为一个字:懒!我那个练法…嘿嘿!也就是郑晓龙,换了别人谁也受不住。”老儿边说边飞着眼向我挑衅,他这是话里有话。 “那后来呢?”小月好奇的问。 老儿收住飞舞的眼色,接着道:“我们这行带徒弟,一般是三年出徒,五年出师。可郑晓龙是一年就出徒,三年以后,就没有对手啦。在他出师前,我给他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坑蒙拐骗,干损阴德的事情;第二,人在江湖,不得招惹是非;第三,只许跑码头,不许参与有组织的黑市拳斗。这三条,尤其是最后一条,是历代师傅传下来的严规。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