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个美人。她的单眼皮原来是丹凤眼,她的长脸型原来是鹅蛋脸,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样样都恰到好处。学校停课了,她就在家里,替代阿婆烧饭。阿婆老了,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会将一个空的铜铫坐上煤气炉,开了大火烧水。那些日子里,每天上午九点时分,人们总会看见一个秀美的少女,坐在后门口摘菜。她漠然的表情使人感受到一股温馨的气氛,这是和弄堂外面轰轰烈烈的革命气象很不相符的。 性情活泼的米尼,在这个家里,是得不到什么快乐的。她敬畏哥哥,不敢与他有什么争执;若和jiejie有争执,jiejie总是会让她。唯一能与她纠缠的,只有阿婆。阿婆自从爸爸mama走后,脾气越来越坏,没有耐心,喜怒无常。有时候,明明是她自己找米尼玩笑:说:“米尼,阿婆带你去城隍庙吧!”米尼当然很兴奋,她却又说:“算了,不去了。”米尼就说:“阿婆赖皮,阿婆赖皮!”不曾想阿婆陡地一沈脸,厉声道:“谁赖皮?什么赖皮不赖皮?哪里学来的下作话?”然后就有很长时间不给米尼好脸看。而假如米尼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当阿婆又一次来邀她看戏的时候,回答说:“不去不去。”阿婆先是好言好语地诱惑她,她略坚持一会,阿婆就火了,说道:“不识抬举,倒反过来我要求你了?原来我是这样下贱呀!”说着就哭了起来。弄得米尼无所适从,最终她得出的结论是:阿婆是个精神病。她当然无法了解到阿婆孤独又苦闷,想找个人发泄发泄,甚至于撒撒娇,可是找不到人,就找到了米尼。从此,米尼不再与阿婆罗嗦。她的天性是那么快乐,又很自私,本能地抗拒别人干扰她的心情。因此,一天当中,她最讨厌的就是晚上。这时候,一家人不得不坐在一起,有什么话呢?什么话也没有。哥哥埋头看书;jiejie随了时下流行的风气,或者绣枕头套,或者织线袜,米尼脚上穿的全是这种袜跟往下滑的一张线票四团线织成的袜子;阿婆在方桌上算钱。她先将剩馀的钱点一遍,再把剩馀的数位除以剩馀的天数,就是即日起至下次寄钱的日子,除法的结果便是以下天数里开销的标准。然后,再将自上次寄钱来至今日为止的用度计算一下,得出过去的时间内平均每日的花费。将以后的预算和以前的消费作一个减法,则可得出答案:今后的日子是要松于以前,还是紧于以前。这个答案将决定第二天的财政方针。这是每天都要进行的计算,因此这财政方针也就应形势而不断变化改进。有时候,米尼主动要帮阿婆计算却遭到了拒绝,因为这于阿婆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就如智力游戏一般,不许别人剥夺。而有时候,当阿婆陷入一片糊涂无法自拔,反过来要求米尼的援助,又恰恰正是米尼最不耐烦计算的时候。于是,她们祖孙俩的关系便日益恶化。到了最后,阿婆觉得米尼是她最大的敌人,米尼也认定阿婆是她最大的敌人。 楼下东西两厢房内,住了一家四口。男人是方言话剧团的一名跑龙套角色,女人是家庭妇女,家里有一对女儿,大的叫小芳,小的叫小芬。姐妹俩特别喜欢吵嘴,吵起来不怎么激烈,也没有什么精采的言辞,只是一人一句,一人一句地来回拉锯。比如:“神经病!”“神经病!”“神经病!”“神经病!”或者:“十三点!”“十三点!”“十三点!”“十三点!”谁说最后一句,谁就是胜利,因此便无穷尽地反复下去了。米尼无聊的时候,就去依在姐妹俩住的西厢房门口看她们吵架,直看得昏昏欲睡。有一次,正无休无止时,只见她们的父亲,那一个经常在舞台上演演宁波裁缝,苏北剃头匠,或者山东籍巡捕的角色,忽然怒冲冲地从东厢房朝西厢房跑去。米尼急忙从门口跳开,踏上两级楼梯,心想:小芳爸爸光火了。姐妹俩不由得也放低了声音,她们的爸爸冲进西厢房。朝方凳上一坐,米尼心里一跳,姐妹俩静默了足有三秒钟。不料她们爸爸只是把一条腿往另一条腿上一搁,又从口袋里摸出香烟点上,很感兴趣地看着她们,好像看戏一般,那姐妹俩只得又一句去一句来的进行了下去。米尼掩着嘴转身奔上楼梯,伏在扶手上笑得直不起腰。她天性里还有一种特别能领会幽默的本领,什么事情是有趣的,什么事情是不大有趣的,她能分辨得清清楚楚。这使得小芳的爸爸很欣赏她,说她聪敏。在夏天的晚上,大家在后门口乘凉,这位滑稽角色有时会说一些故事,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笑声总是此起彼落。最终,他常常摸着米尼的头,说米尼笑得最在门槛。这位滑稽演员,在江湖上走了多年,运气一直平平。他的幽默才能,始终不能受到赏识,总是被派演一些小角色。而他并不费力地就将这些小角色演得惟妙惟肖,赢得意外的效果,于是就被认定是一块天生的小角色材料。渐渐地,他就将他在舞台上得不到使用的才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成了一个老少皆宜的滑稽角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