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引子 (第4/5页)
直喝到头仰身倾,银觚倒扣。他高声赞美道:“好酒!好酒!"一手倒拿银觚向众人示意,又十分洒脱地深深一揖,清湛的目光望定陆健:“在下徐元文,特来为陆健兄饯行!"陆健立刻接过银觚,示意侍童注酒,目不转睛地打量着来人,心里很激动。 众人惊叹不已:原来是江南世家昆山旧族徐府的公子徐元文!人们望着这两位一见相许的风华人物,小声地传说着这位徐公子的才名轶事:“…人都说他年方髫龄,已具公辅之量。一日自书馆回家,过门槛时偶然扑倒地上,他的父亲扶他起来,戏曰:跌倒小书生。他应声而对曰:扶起大学士!…”“知道吗?他的亲舅父就是一代大儒顾亭林先生啊!”“所以嘛,云游两京,狼迹天涯,至今不肯入仕…”银觚酒满,陆健举觚朝徐元文、又向众人一揖,高声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吟罢,俯身就觚饮酒,渐渐直腰、抬头、仰面,一饮而尽,不漏不滴,无声无息,仿佛细流汇入深潭,自然而又冷静。他把空觚掷给徐元文身后同来的小童仆,又向众人举手高高一拱,道:“多谢!"众人喝采鼓掌,满堂喧笑。唯有远远坐在短榻上的吕之悦,望着陆健,紧皱双眉,拈须沉吟。 宴桌摆在大厅,东道主们来请众人入席。陆健是主宾,被首先让进。酒过三巡,鼓乐齐鸣,粉墨登台,一齣《南渡记》开场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笑骂声一狼高过一狼。 第一出是李自成进北京,明朝进士、户科和兵科给事中陈名夏、龚鼎孳投降,被授为直指挥使,巡查北城。两人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第二出,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陈名夏、龚鼎孳吓得逃往江南。他们抖着水袖,丧魂失魄。第三出,二人逃至杭州,追兵蹑踪而至,一时情急,躲到岳坟前铁铸秦桧老婆王氏胯下。正逢王氏月事,当追兵过后二人出来时,头上尽是血污…事实上,龚鼎孳降清后曾升任左都御史,不久又被罢免;陈名夏才高品劣,虽然现任内秘书院大学士,却是人人唾骂,满、汉都瞧他不起。《南渡记》以他们为靶子,既少忌讳,又很出气。所以,当两人走出王氏胯下,满头满面污血淋漓时,举座狂呼叫好,喧闹声险些掀了屋顶。 “啪!"一声山响,一位清瘦、严肃的文士拍案而起,大喝道:“岂有此理!不成体统!"他虽气得满面通红,却在强自抑制,好不容易换了冷静一点的声调:“污秽如此,焉可入目?快取清水来!"人们瞠目相视,认出他是湖广文士熊赐履,以文章道德闻名于时。这是怎么了?难道要作法事?童仆连忙捧上一盂清水。熊赐履背对戏台,面朝大众,从容取水清洗双目,然后闭眼肃立片刻,大步走出客厅。众人先是愕然,随后哄然大笑,一时"假正经”“假道学"的喊声响遍厅堂。 笑骂声渐渐停息,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格外清晰:“诸君何需嘲笑熊公子!此人严正耿直,道学深湛,来日方长,不可限量。"说话的是笑容可掬的吕之悦。 陆健笑道:“笑翁应许他什么?” 吕之悦捋着须髯,说:“一代宗师,道学大家。诸公子孙将争列门墙。”“那么徐元文徐公子呢?"吕之悦象吟诗般颇有滋味地说:“其淡如菊,其温如玉,其静如止水,其虚下如谷。有经世之才,具宰辅之量,大器也。"许多人都不相信地笑着交换眼色。徐元文给众人的印象并非如此。唯有徐元文本人不自觉地抓紧自己的手腕,眼睛里闪过一道惊愕的光芒。 一位相貌异常俊美的年轻文士坐不住了,挨上前深深一揖:“学生张汉,祖籍嘉兴府,二十四岁,请笑翁赐教。"吕之悦眯眼看看他,笑道:“且赋诗言志。"张汉挺胸凹腹,神采飞扬地吟道:“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春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南渡记》的作者许巨源已届中年,却十分粗豪,此时也赶来赋诗言志:“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侵人骨,贪看梅花过野桥。"吕之悦点头笑道:“张子十年勤苦,仅博红楼一看,当为风流进士。许子嘛…”他望望浓眉大眼的许巨源,停了片刻,才说:“许子虽寒,必当大用。"张汉又高兴又懊丧,脸儿红扑扑的;许巨源哈哈一笑,并不介意,各回席上。 陆健悄声问,"笑翁,你看许巨源,似有难言之隐?"吕之悦低声答道:“英华太露,诚恐不寿。”“那么,你看我呢?请直说。”“你?半世坎坷,晚来得福。“陆健大笑:“我的事你都清楚,自然说得好听!"吕之悦看得明白,陆健的一双眼睛毫无笑意,倒是掩藏着难以名状的、深深的忧虑。就象这整个聚会的情调一样,高呼大叫,狂饮大笑,乃至那不成体统的《南渡记》,这一切玩世不恭、故作旷达的名士派头,都是为着掩饰和发泄:掩饰内心的悲酸,发泄不得志的愤懑。吕之悦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信不过老友么?”陆健笑容倏失,对吕之悦默默注视片刻,然后探手入怀,掏出一封信,默默递过去。吕之悦抽出信函展开,寥寥数十字,个个都写得很大,很潦草:“江南十家谋反案风声日紧,诬告者辈出,君将被陷拿问。 近期切切不可返杭,事急事危矣!千万千万。"吕之悦倒抽一口凉气,紧皱眉头,低声道:“若是这样,则京师也非善地,不可久留,万一通缉文书呈送到京…“陆健叹道:“今日不已饯行了吗?”“出京后,你意欲何往?”“如今我是有家难归,有友难投,只好云游天下了。"吕之悦沉吟片刻,说:“文康不妨时时通个音信。待安王爷回京,我设法为你求一道赦书…”陆健一摆手:“不必了!陆健一人何足道,十家十族,几百户,数千口啊!…”他说着,眼里突然涌出泪水。吕之悦望着他,也说不出话了。 陆健用手指缓缓抹去泪水,平静地说:“尚有一两件琐事要办,日内就将离京,不再聚了,后会有期!"这天正逢初八,是石镫菴的放生日。 菴堂前的石阶上,摆着一笼鸟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