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27页)
说呢?…我要对你讲讲心里话,我憋得慌,憋得慌啊!”他抓住胸口,凄凉地一笑,笑得乔柏年心酸难忍,劝慰道:“先生有话尽管说,我乔柏年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老道忧伤地摇摇头,暗淡无光的眼睛仰望着明月,呆呆地半天不作声。乔柏年小声提醒:“先生,你要说什么?”“是了,我要说说…”他一下子象老了十岁,佝偻了腰,龙钟之态可掬,慢慢地说下去:“当年鞑子南下,攻破郡城,我身为郡守,慨然赴死,义不容辞,便率妻妾及大小家人昭告天地,北面拜君,尔后从容就缢。我妻有孕在身,悬于梁而胎堕,家有一犬竟守之不去,邻家之犬争欲啖胎,吾犬则奋而斗杀之,先后啮死四犬,而吾犬之力竭亦死…举家男女二十六人,偕堕胎及吾犬均亡,唯我以绳断昏绝于地而独活…每念及此,心痛如绞,借醉而为犬吠,无非凭吊之意…苍天!我若不能驱杀满虏,成就光复,何颜对室中就义之二十六人?…”白衣道人满脸泪水,一口气噎住,说不下去了。 乔柏年连忙为他揉胸捶背,切齿道:“满虏入关,灭我社稷,杀我人民,占我地土,yin我妻女,亡国之痛念念在心,所谓人神共愤是也!先生不必这般惨苦,驱夷蛮、图恢复,正需我辈奋发!"白衣道人仰天浩叹:“无望啊!大势已去,气数将荆与其偷生,何如一死,追寻我家二十六位义民!…”他掩面痛哭。 乔柏年心下一沉:“你说什么?难道都山…”白衣道人摇头道:“一夜楚歌,吹散八千子弟兵;一纸垦荒免赋政令,也吹散了都山的四千人马!…”他详细说起都山、林山、阳城山三处兵马逃散降清的经过。乔柏年听得手脚冰凉,背上直冒寒气,猛地一捶青石,大叫道:“这不能!我不信!” 白衣道人用无神的眼睛看看乔柏年,惨然道:“不信,那就随你了…记得十年前,鞑子初进中原,江西总兵金声桓反,大同总兵姜瓖反,那才叫一呼百应,旬日间所在尽叛!其时不仅有故明皇室为号召,有李闯、张献忠人马处处抗清,还有因圈地、逃人、薙发诸令逼迫而不堪为奴、相率成盗的无数流民,正是天下大乱,杀人如麻的时候,应了三百年一大劫啊!…可惜这时机已一去不复返,不复返了!…”月下的白衣道人,毫无醉意,狂态尽收,冷静下来,但一派颓丧、绝望,象一条垂死的白鱼软弱地躺卧在大青石上,往日的从容自信、深不可测的智睿、令人生畏的劲气,此时全都消失了。乔柏年忍不住问道:“难道先生你…”白衣道人仿佛没听到,自顾自说下去:“要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事物常态;大杀大乱大劫之后,人心思定,也是常理。十年以来,鞑子朝廷看准此理,剿抚并用,渐次平定各方,又革除明季三饷,蠲赋免役,禁圈地、宽逃人法、奖励开荒,重用故明旧臣,开科取士,严禁科场弊端,种种举措,无不顺乎民心,你我还能有什么作为?…” 乔柏年却不是轻易压得垮的,很快就恢复了平日的大丈夫气概:“先生不必灰心!我永历朝、国姓爷俱是兵多将广、势力雄厚。我此次乡试落榜后,去了南京,找到了永历朝廷的人。有皇上的勤王谕旨,要各路义军在鞑子攻进云贵时起兵策应。听说国姓爷第一个接了旨!只要各处勤王大兵一齐动手,未必不能重开局面!…““作梦啊!"白衣道人冷冷一笑,"永历朝若真有大势头,也不必诏令各路勤王了!都山、林山、阳城山兵马如此,其他各处可想而知。至于郑成功,说实话,老夫从不深信,安知他没有自立之心?…如今你我兵微力薄,已然进退失据了!唉!…”乔柏年解开襟怀,拿出一大摞绢质和纸质的札付,上面有委任总兵、副将、参将等职务字样及永历年号、红印;又拿出几颗寸径的木英铜英银印和一面大黄旗,说:“先生请看,这都是朝廷新颁下的,正好请贤聚兵,以为号召…“白衣道人拿起那颗银印在手中掂了掂,说:“只有这颗还值得几两银子,那些全都无用!废物!”他一举手,把乔柏年捧出的印和札付全都挥到地下。 “你!"乔柏年真弄不清这老道是醉是醒。听他说平天下大势、自身遭遇,清晰明白;可看他表情行为,又时时象个醉汉。他俯身去拾印时,老道两句话说得他也丧了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眼下只凭忠义二字…哼,无赏无银,谁肯卖命?"沉默良久。乔柏年突然抢过酒葫芦连喝了几大口,一擦虬须,说:“主上身边无宝么?”白衣道人思忖片刻,静静地说:“若想就此洗手不干,自然可以拿去折卖养家;如若还不死心,则奇货可居,分毫不能动!”“啊?"乔柏年大为惊讶:“难道三太子有假?"白衣道人苦笑:“何必问他真假,要的不过是朱三太子这块招牌!”“既然如此,"乔柏年提高声音恨恨地说:“这人大不成器,不堪为君!"白衣道人平淡地:“何止此人!他们朱家子孙,哪一个不是骄暴昏庸、不堪为君!但凡有几个如鞑子朝廷小皇帝也罢,天下哪会弄到眼下这般地步!”“你?…“乔柏年瞪大了眼睛。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何必再瞒你。我乃崇祯壬子进士,身历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眼见各朝无事不败坏,无处不糜烂,真正是救无可救,气数已尽了!…”“那么,你并非以复明为志了?"乔柏年尖锐地逼问一句。 “怎么说呢?我也姓朱,但并非皇族。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又道,乱世出英雄。郑成功能自立,我就不能自立?…唉,这都是早先的念头,如今壮志已随流水去,日后隐居山林,诗酒了此残生吧!…”白衣道人又露出醉态,嘻嘻笑着,伸手搂住了乔柏年的肩膀。然而道人的这番话,却如石破惊天,震撼了乔柏年!他心头如雷鸣电闪,刹那间转过无数念头,生出无限感慨,仿佛从湍急狭窄的小溪流突然跳进气势雄伟、波涛壮阔的大河大江,胸襟豁然开朗。他眼里燃烧起一团烈火,明亮灼人,伸手拍拍白衣道人,说:“先生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先生既肯开诚布公,柏年决不相负!虽然时事维艰,大丈夫岂能忍辱偷生!你我同舟共济,总能成就一番事业!”“你,还有出路?"白衣道人眯着布满血丝的眼看着乔柏年。 “当初我联络各地义士,除都山这三处之外,还有几处小股人马。我想约定新正举事。只要谋划得当,便能出奇兵速进速退,攻破县城,那钱粮库不就是我们的?有了钱粮还愁没人?”“哦?"白衣道人的眼睛猛的一亮,又聚合成鹰鸷那般锐利的光芒。他不再说什么,却蓦地挺直了腰,跳下青石,俯身把他挥到地上的印和札付仔细收捡归拢。乔柏年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废物还可助你我一臂之力呢!"白衣道人哈哈地笑了,不带醉意、不含悲怆、没有狂态,是这个寒冬月下夜话以来的第一次。乔柏年暗自嗟叹:“此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