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省长_第四章:耍钱耍骨头你输不起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耍钱耍骨头你输不起啦 (第4/6页)

正民转身刚要走,姜军说“让丁秘书长和省检察院宋检察长也一起过来。”

    “好!”姜军又问了江学琴一些详细的情况。姜军感觉到,矿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漠视矿工生命的人,因为矿难是可以治理的,可是有些人的心一旦变坏了,就再也无法改变了。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陈志刚、省公安厅厅长李连喜、省政府秘书长丁华清、省检察院检察长宋晓勇和省煤炭工业厅厅长赵新民很快就赶到了省政府第一会议室。

    姜军让江学琴把“石嘴沟子矿难”又诉说了一遍,大家都感到十分震惊。姜军让秦正民安排江学琴先下去休息。

    会议结束后,省公安厅厅长李连喜在电话里责成临海县公安局立刻成立专案组,立即抓捕“石嘴沟子矿难”相关责任人。

    临海县公安局局长陈浩民接到厅长亲自打来的电话之后,他寻思着这事儿该不该先和自己的顶头上司——临海县县长朱海涛打个招呼。思前想后,陈浩民决定还是先抓人,然后再告诉朱海涛,这样两头都不得罪。

    陈浩民命令刑警队立即前往刘家沟乡石嘴沟子煤矿缉拿吕二嘎子、李宝民等相关犯罪嫌疑人。由于事前没有防备,刑警队到了石嘴沟子村就将吕二嘎子抓住了。李宝民、齐文斌、李二海、张升财随后也被抓获,羁押在县看守所。

    3

    你别看张升旺没有什么文化,可是他毕竟在社会上闯荡了这么些年,他有很丰富的自我保护经验。虽然石嘴沟子煤矿是他说了算,可是当时签承包合同的时候是他弟弟张升财签的字,改制后由石嘴沟子村村委会、刘家沟乡人民政府与张升财担任法人代表的山海南德兄弟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山海新能煤业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为石嘴沟子村村委会百分之十五、刘家沟乡人民政府百分之二十五、山海南德兄弟投资有限公司百分之六十,张升财担任公司法人代表,也就是说,如果要追究“石嘴沟子矿难”法律责任的话,只能找张升财负责,与张升旺没有什么法律关系。

    自从“石嘴沟子矿难”发生之后,张升旺心里一直觉得不踏实,虽然事儿都已经处理了,钱也赔了,可是张升旺还是感觉不对劲儿,他就留了一手,防备着出事。所以从那之后,张升旺就让张升财代表山海新能煤业有限公司与李豫菲代表的山海黑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这样,煤矿上采出来煤之后,先低价卖给山海黑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然后再由山海黑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以更高的价格对外卖,这样一倒手,煤矿的绝大部分利润就归了张升旺控制的山海黑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

    山海黑石煤炭运销有限公司虽然也是张升旺说了算,可是这个公司的两个股东一个是他父亲张海,另外一个是法人股东,持股方是侏罗纪(亚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侏罗纪(亚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和法人代表也不是张升旺,张升旺是通过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艾鲁维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来控股的。

    说实话,张升旺确实还不懂得运用这么复杂的股权结构来保护自己,是幕后高人在给张升旺出谋划策,帮助他运作的这个人就是张升旺高薪聘请过来的李豫菲。

    李豫菲以前只是觉得煤矿很赚钱,可是经历了“石嘴沟子矿难”之后,她对张升旺说:“阿旺,煤矿虽然很赚钱,但是,矿难一定会让政府很难堪,所以说,政府是一定会下大力气治理矿难的,如果到时候政府被迫改变煤炭政策的话,那民营煤矿必将首当其冲地成为煤改中的炮灰,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煤改?”张升旺就是在山海省推行“煤改”时当上煤老板的,这次李豫菲又提到“煤改”张升旺觉得李豫菲说的“煤改”可能会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就说“菲菲,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早晚的事。”李豫菲说“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自从上次发生矿难后,我就详细研究了省里推行的‘煤改’政策,研究完了之后,我觉得二次‘煤改’很快就会到来。”

    “二次煤改?”张升旺琢磨了一下,可是还是没有琢磨出来。李豫菲说:“上次‘煤改’的核心其实就是,煤矿产权私有化,煤老板身份合法化。”

    “对,是这么个意思。”张升旺琢磨了一下说。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李豫菲说“煤矿私有化可以说是当时每一个煤老板都梦寐以求的,只要你向政府交够了煤矿煤炭储量的资源价款,政府就允许你把这个煤矿开采到没有为止。这么做当时表面上形成了政府和煤老板双赢的局面,可实际上却埋下了一个大隐患。即便是分批缴纳煤炭资源价款,那对于煤老板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煤老板好不容易靠着七拼八凑缴纳上了首批煤炭资源价款,也变相取得了煤矿合法所有权,可是政府却忽略了一个细节,你一下子收走了这么一大笔钱,那煤老板肯定就没有钱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了,实际上他们也不可能花大笔的钱投入在安全生产上了。这不,连续不断的矿难也就相继爆发了。”

    “是啊!”张升旺点了点头,他觉得李豫菲说得有道理。

    李豫菲说:“矿难爆发了之后,媒体只要一报道,老百姓肯定埋怨政府,那就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于是就有一批分管煤炭的官员被问责。可是问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矿难的问题,矿难还会继续爆发,这就需要有官职更高的官员出来承担这个责任,所以直到副省长和省长相继被问责;高官相继被问责,政府就会认真地反省治理矿难的本质,于是政府就会发现,国有大矿发生矿难的概率比较低,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公家舍得在安全生产设备上投入,于是政府只能把第一次‘煤改’制定的政策推倒重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政府给煤老板退还煤炭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