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葬礼和婚礼下 (第2/3页)
生,英老先生家的情形,石坤略知一二。英夫人多年前生产时落下了瘫痪的毛病,全靠英老先生悉心照顾,待他们的独生子学有所成,英夫人不忍继续拖累丈夫,竟跳楼身亡,留下遗嘱,定要英老先生早日再娶。英老先生并未践诺,单身过了六七年,直到退休前才与一名丧偶的同龄女公务员结婚。传言老两口恩爱异常,携手相伴,甚至拍了婚纱照、装修了婚房,但凡有客人登门,新任英夫人一定寸步不离地依偎在英老先生旁边,不时为他捏捏肩膀、捶捶背,rou麻得很。都说英老先生正在重温燃情岁月,谁也不忍打扰他的幸福晚景。 “小乔,有绿叶苦丁吧?给咱们泡上两杯来。”英老先生熟稔地吩咐乔冬蕊。 “怎么没有?早准备着哪,就知道你们师徒俩最爱喝这口――”乔冬蕊笑着捧过茶来,一下子撞见石坤凝视着她的双眼,不由得戛然而止。 “你们慢慢聊。”她轻声说,转身叫上司机小古,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小乔这些年在学校发展不错,”英老先生说“你们这一届的毕业生倒是出了不少的人才。” “全靠老师栽培啊。”石坤笑道。 “什么栽培!只求不误人子弟!”英老先生“嗤”地笑一声。 “老师还是那么谦虚。”石坤递过一支烟,替他点起来,自己也点一支。英老先生虚眯起眼,很享受地深吸一口,小心翼翼地掸掸烟灰,再连连猛吸几口,有些狼吞虎咽的样子。 “三月不知烟味啊,”英老先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烟蒂那一点微蓝的火光,感叹道“一回家就进行虎门硝烟,全身收缴,香烟一并歼灭,彻底失去人身自由啦!” “师母那是关心您的健康。”石坤劝慰。 “是,那倒是,所以革命靠自觉嘛。”老先生说着就狠狠心,将剩下的半支烟掐灭。 “我新近找了个伴儿,你知道吧?”英老先生望着他。 “听老同学们说了,都说老师很甜蜜呢。”石坤避开他的眼睛。 “是吗?是吗?”老先生老怀甚慰地呵呵笑“我忘了,你消息灵通得很。” “怎么样?回来以后跟老同###系还多吧?我记得你们那一级留在离溪市工作的,有十来个同学吧?”老先生问道。 “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好好聚聚,”石坤赶着把话题远兜远转地拽回来“头一件要紧事,是向老师您请教。” “请教什么呀?平平稳稳过了这一届任期,你的前途大着哪,往后调回省城去,高一级领导班子里面,你这样的留洋博士很少――我算算,留在离溪市的同学还真有十来个,”老先生又绕回原地“有一个已经当上了离溪市工商局的局长,你知道吧?” “通过电话了,头几年他meimei出国读书,还去过我那儿。”石坤的思路不得不被老爷子牵着走。 “好,好。”老爷子漫应着。 “老师,我读了二十来年的教育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学是您教授的,在国外的硕士专业是比较教育学,博士修的是高等教育学,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的课题是中德高等教育比较,我的志愿是致力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老师,我需要您的帮助。”石坤像个虔诚的小学生一样坦白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不敢当,不敢当啊。”英老先生突然打起了官腔。 “老师,我读到了您那篇关于学科建设的提案,我觉得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为什么当时没有付诸实施呢?”石坤继续用学生式的直率询问。 闻言,老先生端起茶杯,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办公楼外的草坪。进口的昂贵草籽在冬日并未枯萎,绿意葱茏,犹如一块上等的阿拉伯手绘地毯。 “在离大,有那么一股力量,它会让你所有的治校方略化为泡影,”沉吟了半晌,老先生缓缓说“我从不坚持、从不争辩。我的经验是,策略地理想,温和地坚定,集中精力做学问,少谈改革,不求闻达。” 石坤很震撼,不错眼珠地望着他,等待下文。 “石坤,不要在离大陷得太深,”老先生回过头来,脸上的表情是严肃的“别看表面上风平狼静的,处处是陷阱啊,一不当心,你的船就会落入漩涡,粉身碎骨。石坤,我还是那句话,离溪大学不宜久留,它不是你大展拳脚的地方。不要迟疑,一直往前走,你会有你的大好前程。” “老师,我不明白――”石坤费解。老先生微笑起来,走过来,重新靠近他坐下,拍着他的肩,用一种推心置腹的口气问道: “怎么样,这些年,家庭生活处理得如意吧?” 尚大爷的一双儿女,尚明月和尚松柏,在离溪市同时举行结婚仪式,日期就定在尚大爷葬礼过后的那个礼拜六。 酒店距离离溪大学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