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复仇之旅3-4 (第3/4页)
被杀害的证据,即便是查阅病历也丝毫没有作用,对手不会愚蠢到如此地步。就算我们从正面着手调查,也不会看出破绽。岛中不曾经是你的老师吗?你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搜集到证据就行,给我们找个突破口。” “试试吧。” “要绝对地隐蔽。他若知道我们搜查已经到了他的身边,就大事不妙了。” “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 “你难道还不知道其中的微妙之处,此事牵涉美军,倘若岛中教授知道了…” “会向警视厅施加压力?” “正是如此,倘若牵涉美军,这事百分之百要流产,所以必须施加压力之前,揭露事件全貌。” 此刻,峰岸的目光显得犀利,炯异。 庭院中,秋虫啾鸣,声音是那样出奇地清脆、高亢。 4库拉西布兰克 已是八月二十五日,事件发生后一周了。 峰岸五郞显得焦虑不安。张贴了几千张启事,却不见任何地方传来有关野麦凉子的消息;关于驻日美军方面也没取得任何联系;从练马场跟踪的刑事也令人扫兴地归来;原田方面的联系完全中断,每天打电话他都不在。一切都处于休克状态。 例行的搜查某种程度上仍在进行。去北海道和大阪府的人员报告,北条正夫和关根广一很可能是有预谋地被杀害,并如推测的那样,据两名死者的家属讲,他们都应征去过特尼安并进过科罗拉多战俘收容所,这是目前的唯一战果。 岛中教授的经历也大致摸清。岛中作为军医大佐曾被派到库拉西岛,根据防卫厅编纂的《二战史》,库拉西岛的别名叫作“饥饿”岛,位于南洋诸岛的一端,在菲律宾附近,周围十公里都是珊瑚礁,岛上约有四百土著居民,再多就无法居住了,因为岛上多为潮湿地带,棱树繁茂,粮食生产受到很大限制,二战期间,岛上居民强迫迁到南洋厅本部所在的科罗卢岛,从而岛上进驻了五千名日军。在库拉西岛,真正的战斗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因为盟军将此岛弃之不理,主要的战斗是与饥饥饿做斗争,有四千多名军人死于饥饿。岛中教授是在战败前一年半回国的。 对于岛中教授是大佐一事,峰岸是满意的。自已的预感正确,事情也正如预想地那样展开。然而,这种满意瞬间即逝,新的难题随之又出现了。 岛中被派往的库拉西岛和原田等四人被派往的特尼安岛相距千里之遥,特尼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库拉西岛属于西加罗林群岛,从距离上观察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再则,一边是军医大佐,一边是一等兵或二等兵,在等级上也是天壤之别,怎么能拉到一块儿?其中定有奥秘——峰岸对此深信不疑。他再次派人调查原田光政等四人的兵籍,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人费解。 原田光政等四人都没有兵籍,四人交给公司的履历表上籍贯都是浜松市,也都是小学毕业。那么,四人肯定是由浜松市应征入伍的,上溯其年龄,当时分别应在十九至二十岁之间,那时,在浜松应征入伍的,应在步兵三十八连队,这个连队从满州被调到古阿姆。当时,南方战线混乱,步兵被七零八地调遣,那个连队的一部分被派往特尼安,原田等四人就在其中——关于这些,没有特别令人生疑的地方。但是,兵籍薄无记载。这是为什么?峰岸感到困惑。 是不是与战俘有关?据说四人都进过科罗拉多州战俘收容所。峰岸派人与厚生省联系,要求查阅战俘名薄。可是,厚生省没有这种名薄,因为旧日本军队是一支不能接受这一耻辱的军队——在这一铁的纪律下,军队和厚生省的资料中都没有战俘这一项目。日本战俘没有以国际红十字会为中介进行过变换,即使交换本国也不会接受,所以战败前俘虏当然是在美国度过的。战败后,厚生省引扬援护局也没有把战俘作为战俘对待,而是作为一般的引渡者接收的。 既然如此,峰岸只好通过警视厅,拜托驻日美军司令部调查战俘名单。这也是窄路难行。在美国本土,没有正式设置战俘收容所,所以也没有这种记录,仅知到在科罗拉多州、犹他州、怀俄明州、阿肯色州、爱达荷州的不毛之地和沙漠地带分散设置了日本人收容所,更为棘手的是,据美军查明,战俘大部分都是用假名字,因为惧怕成为战俘的这一耻辱,所以美军安置他们,也不用姓名,只要有番号就行了。不难想象,原田光政等四他,也可能是申报的伪名,并以此回国的。 结果,岛中大佐和四人在过去的关系仍有待澄清。 峰岸突然感到,原田光政等四人过去的经历会不会是伪造的?姑且认为四人用伪名从战俘收容所回国一事还能解释。但步兵三十八连的兵籍薄中,没有他们的姓名实在令人费解。并且,四人都有一个并同的特点,就是不对自己的家属谈及自己的过去,尤其是战败以前的事。仅从这点看,什么特尼安、科罗拉多等等,可能都是编造的。 然而,那个“塔伊沙”究竟意味着什么?峰岸重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亡灵的暗影为何刚展现出来,却又渐渐隐去了。 看了看时间,已是黄昏五点了,峰岸又准备给原田打电话,由于杳无音讯,他越来越感到焦虑不安。难道已遭暗算了?他说过高度戒备,而且又身怀一套好拳术,如此精明一个男子…可是,也不该这么久不捎个消息。 电话响了,是外事警察伊庭叶介挂来的。 “我有话要对你说。” 伊庭压低了嗓音 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