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_卷九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九十二 (第3/4页)

恭子,廉 恪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前宋县令成浦,治政宽济,遗咏在民。 前鲖阳令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山桑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应加 褒赍,以劝于后。”乃进元德号宁朔将军,恭子赐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浦、熙国、 道各赐绢三十匹,谷二百斛。

    王歆之,字叔道,河东人也。曾祖愆期,有名晋世,官至南蛮校尉。祖寻之, 光禄大夫。父肇之,豫章公相。歆之被遇于太祖,历显官左民尚书,光禄大夫,卒 官。元嘉九年,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上言:“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 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jianian暴,内辑民黎, 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之授,绩 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进号宁朔将军。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故绥远将军、 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靡懈,公奉私饩,纤毫弗 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 之日,妻子冻馁,志cao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时有北地傅僧祐、颍川陈珉、高平张祐,并以吏才见知。僧祐事在《臧焘传》。 珉为吴令,善发jianian伏,境内以为神明。祐祖父湛,晋孝武世,以才学为中书侍郎, 光禄勋。祐历临安、武康、钱塘令,并著能名,宋世言长吏者,以三人为首。元嘉 中,高平太守潘词,有清节。子亮为昌虑令,亦著廉名,大明中,为徐州刺史刘道 隆所表。世祖世,吴郡陆法真历官有清节,尝为刘秀之安北录事参军。泰山羊希与 安北谘议参军孙诜书曰:“足下同僚似有陆录事者,此生东南名地,又张玄外孙, 持身至清,雅有志节。年高官下,秉cao不衰,计当日夕相与申意。”太宗初,为南 海太守,卒官。

    太宗世,琅邪王悦,亦莅官清正见知。悦字少明,晋右将军羲之曾孙也。父靖 之,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为刘穆之所厚,就穆之求侍中,如此非一。穆之曰: “卿若不求,久自得也。”遂不果。悦泰始中,为黄门郎,御史中丞。上以其廉介, 赐良田五顷。迁尚书吏部郎,侍中,在门下,尽其心力。五年,卒官,追赠太常。 初,悦为侍中,检校御府、太官、太医诸署,得jianian巧甚多。及悦死,众咸谓诸署詋 诅之,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桎梏云送淮阴,密令渡瓜步江,投之中流。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 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龚、 黄之化,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 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将有未 暇;淮阳卧治,如或可勉。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部分译文

    王镇之字伯重,琅笽临沂人,是隐士王弘之的哥哥,曾祖王訥,是晋代的骠骑将军。祖父王耆之是中书郎,父亲王随之,是上虞县令。

    王镇之开始当琅笽王卫军行参军,出外补任剡县和上虞县令,在任上都有能干的名声。内史谢车酋请王镇之当山阴县令,他再一次作出了特别的成绩。升官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号宁朔将军。桓玄辅佐晋朝,用他当大将军录事参军。当时三吴发生饥荒,派遣王镇之带着朝廷命令赈济灾民,但是会稽内史王愉不接受圣旨,王镇之按法律弹劾了他。王愉的儿子王绥,是桓玄的外甥,当时是非常显赫的人物。王镇之便遭到他的排挤。王镇之因为母亲年老便以此作为借口请求补任安成太守,到了桓玄失败时,桓玄的部将苻宏侵略本郡边境,王镇之抵抗了一年多,兄弟子侄五人都在战斗中牺牲。母亲去世他就离职,因为在做官时清廉正直,他的妻子儿女无法得到完全的物质供应。于是丢下家庭带着母亲灵柩回到上虞祖先坟墓,安葬完毕,为儿子王标之请求任安彳复县令,随同儿子到任上做官。三年守孝期满,当征西将军刘道规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进逼江陵。朝廷增加王镇之建威将军的官号,统率檀道济、到彦之等人讨伐徐道覆,王镇之因为未搞过军事,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既而他的先锋将军打败了。王镇之以大兵身份兼任官职,不久又恢复官职。因为讨伐徐道覆的功劳,封爵华容县五等男、被征为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在建陵墓时,王镇之任将作大匠(工程总管),又进官御史中丞。因为刚正不阿,朝中百官都怕他。

    接着王镇之出外当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对人说:“王镇之青年便建立清廉名誉,他必定会成为吴隐之之后最好的官吏。岭南的弊病必定会一洗干净。”在任上不接受俸禄,离开广州时,和初至广州时几乎一样干净。高祖刚开始建立相国府,用他当谘议参军,兼领录尚书事。王镇之在行政上特别能干,虽然严厉,但不残酷,又升官宋国宫廷的祠部尚书。高祖刘裕即位做皇帝,王镇之以脚病名义申请辞职,刘裕让他出外当辅国将军、琅笽太守,又升官宣训卫尉,并任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在任上逝世,时年六十六岁。他弟弟王弘之的事迹在《隐逸传》之中。

    杜慧度,交趾朱鹴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遁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遁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遁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谋划策,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接着又追讨到九真、日南,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他的部属进号为冠军将军,卢循反叛占据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410),杜瑗八十四岁去世,追认为右将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