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九十二 (第1/4页)
卷九十二 良吏 高祖起自匹庶,知民事艰难,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而王略外举,未遑内务。 奉师之费,日耗千金,播兹宽简,虽所未暇,而绌华屏欲,以俭抑身,左右无幸谒 之私,闺房无文绮之饰,故能戎车岁驾,邦甸不忧。太祖幼而宽仁,入纂大业,及 难兴陕方,六戎薄伐,命将动师,经略司、兗,费由府实,役不及民。自此区宇宴 安,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莫归,自事而已。 守宰之职,以六期为断,虽没世不徙,未及曩时,而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 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 群,盖宋世之极盛也。暨元嘉二十七年,北狄南侵,戎役大起,倾资扫蓄,犹有未 供,于是深赋厚敛,天下sao动。自兹至于孝建,兵连不息,以区区之江东,地方不 至数千里,户不盈百万,荐之以师旅,因之以凶荒,宋氏之盛,自此衰矣。 晋世诸帝,多处内房,朝宴所临,东西二堂而已。孝武末年,清暑方构,高祖 受命,无所改作,所居唯称西殿,不制嘉名;太祖因之,亦有合殿之称。及世祖承 统,制度奢广,犬马余菽粟,土木衣绨绣,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 雕栾绮节,珠窗网户,嬖女幸臣,赐倾府藏,竭四海不供其欲,单民命未快其心。 太宗继阼,弥笃浮侈,恩不恤下,以至横流。莅民之官,迁变岁属,灶不得黔,席 未暇暖,蒲、密之化,事未易阶。岂徒吏不及古,民伪于昔,盖由为上所扰,致治 莫从。今采其风迹粗著者,以为《良吏篇》云。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征士弘之兄也。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耆之, 中书郎。父随之,上虞令。镇之初为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出补剡、上虞令,并有能 名。内史谢輶请为山阴令,复有殊绩。迁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宁朔将军。桓 玄辅晋,以为大将军录事参军。时三吴饥荒,遣镇之衔命赈恤,而会稽内史王愉不 奉符旨,镇之依事纠奏。愉子绥,玄之外甥,当时贵盛,镇之为所排抑,以母老求 补安成太守。及玄败,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 母忧去职,在官清洁,妻子无以自给,乃弃家致丧还上虞旧基。毕,为子标之求安 复令,随子之官。服阕,为征西道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逼江陵,加镇之建威 将军,统檀道济、到彦之等讨道覆,以不经将帅,固辞,不见听。既而前军失利, 白衣领职,寻复本官。以讨道覆功,封华容县五等男,征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山陵, 领将作大匠。迁御史中丞,秉正不挠,百僚惮之。 出为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 谓人曰:“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在镇不 受俸禄,萧然无所营。去官之日,不异始至。高祖初建相国府,以为谘议参军,领 录事。善于吏职,严而不残。迁宋台祠部尚书。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 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弟弘之,在《隐逸传》。 杜慧度,交趾朱鹴人也。本属京兆。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 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 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 龙骧将军。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 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 权策,累战,大破之。追讨于九真、日南。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 将军、交州刺史。义旗进号冠军将军。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 年,年八十四,卒,追赠右将军,本官如故。 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 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 事、广武将军、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 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石碕,交战,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 习练兵事。李子逊李弈、李脱等奔窜石碕,盘结俚、獠,各有部曲。循知弈等与杜 氏有怨,遣使招之,弈等引诸俚帅众五六千人,受循节度。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 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弟交趾太守慧期、九真太守章民 并督率水步军,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 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 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 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遣长史江悠奉 表献捷。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yin祀,崇 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jianian盗不 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追赠左将军。 以慧度长子员外散骑侍郎弘文为振威将军、刺史。初,高祖北征关、洛,慧度 板弘文为鹰扬将军,流民督护,配兵三千,北系大军。行至广州,关、洛已平,乃 归。统府板弘文行九真太守。及继父为刺史,亦以宽和得众,袭爵龙编侯。太祖元 嘉四年,以廷尉王徽为交州刺史,弘文就征。会得重疾,牵以就路,亲旧见其患笃, 劝表待病愈。弘文曰:“吾世荷皇恩,杖节三世,常欲投躯帝庭,以报所荷。况亲 被征命,而可宴然者乎!如其颠沛,此乃命也。”弘文母既年老,见弘文舆疾就路, 不忍分别,相与俱行。到广州,遂卒。临死,遣弟弘猷诣京,朝廷甚哀之。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也,中散大夫广兄子。父邈,晋太子左卫率。豁晋 安帝隆安末为太学博士。桓玄辅政,为中外都督,豁议:“致敬唯内外武官,太宰、 司徒,并非军职,则琅邪王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