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飘香剑_第十六章断云剑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断云剑法 (第2/3页)


    稍忖微思道:“距今约一百八十午左右,昆仑派出了一个,盖世奇才,就是至今犹被人尊崇的昆仑老人,此人不仅功力过分,并且颖悟绝仑,有过目不忘之超人记忆力,他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终于创出了,一套鬼神难测的剑法,据说他这套剑法,只有三式,不但威力至大,一经出手,可断飞云,故而命名断云三式。

    昆仑老人,练成这套剑法之后,就走访嵩山少林寺,与当时的少林掌门人悟禅上人,两人以手代剑,对坐过招。

    当时悟惮上人,已听说昆仑老人,练成盖世绝学,他就没敢托大,一上来就施展少林派视为镇山之宝的达摩九式。

    然而一套震慑江湖的达摩九式,却败在昆仑老人的断云三式之下,此事不径而走,传遍江湖,自此昆仑老人的威名大振。

    可惜,那套断云三式剑法,未能留传于后,据说昆仑老人将其编成一册,仙化之时置于天幽古洞内,订定遗言,凡是持有墨竹云龙令者,皆可入洞研练但是一经入洞,非将剑法练成,方有出洞之望,否则,只有老死洞中,有此一难,所以,墨竹云龙令虽在江湖上送易持住,却始终没听说,有那一个练成绝学而生出天幽古洞。

    少女轻轻的“嗅!”了一声,微忖道:“爷爷,我这次下山,于偶然的机会中学会了一招剑法,您看看这招剑法,是展于何门何派?”

    说罢,随手折下一段松枝,屹立当地凝视沉思,不动不语。

    老人好奇的望着爱孙,暗道:“这丫头又要耍什么花枪…”

    少女与老人暗忖中,倏然矫声喊道:“爷爷,您注意看,我现在就要施展那式剑法!”

    说罢,遥将手中的一截松枝,迎一空一抖,只见十数条灰黑色的枝影,连成一线凌空一跃而逝!

    少女收枝,黛眉-皱,道:“爷爷,我就学会了这么-点,比其施展此式之人,相去何止千万里,他手腕一抖,能化出行条剑影,并能自行组成一道风雨难透的剑幕。

    老人对少女的话,恍似无闻,只见他大睁着一对环眼,凝神沉思,脸上的神情却是异常肃穆凝重。

    少女见状,娇喊一声:“爷爷…”

    老人被少女一声娇唤,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望着少女低说声道:“让爷爷想一想再说。”

    “什么好思的,爷爷您大概的说一句,像那派的剑法呢?”

    老人微思,道:“像断云三式中的拂柳千彭。”

    “啊!”少女发出一声惊叫,目光瘾瘾的注视老人好半天,才惊喜的喊道:“爷爷,是真的啊!”老人将头轻轻一点,道:“很像传说中的拂柳千影,不过我还拿不太准!”

    少女这时满脸含笑,怔视着老人,而她的整个身心,亦于此时,堕入了无边的沉思中。

    老人望望少女,低唤道:“文儿!”

    少女乍被惊醒,神情一楞,与老人的目光一相接触,玉靥无端源现出一圈,羞意甚浓的红晕,螓首紧紧低垂下来。

    老人轻轻拉住少女的素手,又向林中走去,边走边轻笑道:“丫头,你是不打自招,我看你还有什么话说,这次你要是再不对我说真话,爷爷非抽你的筋,剥你的皮不可!”

    少女娇躯一气,嚅声道:“爷爷,您…”

    这爷俩边说边闹的已快穿出松林,一间用巨石砌建而成的石室,耸然轰立在林外十数丈外。

    距离石室门首还有一两丈左右时,少女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倏地止步不前,望着老人幽幽的问道:“爷爷,我的大师伯,究竟是姓什么呢?您怎么始终不肯说?难道。”

    “好!我告诉你,他姓曲…”

    “叫玉枫,可惜枫儿已…”

    少女突然周身一颤,气息吁吁的嘶声说道:“爷爷,您再说-遍,他叫什么?”

    老人眉头-皱,道:“玉枫,玉枫…”

    在这刹那之间,少女脸上的神情,一连数变,惊,喜,幽,怨,交集而至,继续她喃喃自语道:“是他,是他,绝对不会错的…”

    “塔里木河”的水,像一条不见首尾的长蛇,由天山南麓蜒蜿而出,贯穿大戈壁直直南下。

    “和阗”位于塔里木河之滨,位据交通要冲,蝻疆西其位据通往内陆‘西藏’及国外‘帕米尔’之要冲。

    是以商业鼎盛,城街整齐。

    居民是各族集居,以汉回,两族较多,其他诸族次之。

    这时,通往“和阗”的一条大道上,扬起满天黄雾,一阵急骤的“哒哒”马蹄声,在离着“和阗”城池,不足半里之遥时,已由急而疏,由疏而慢了下来。

    满天黄雾,由于马行渐缓,而慢慢的消散。

    一骑黑色健马,昂首竖耳,顾着大道,直奔城池而来,马上坐着,竟是一个衣着朴素,年未弱冠的英俊少年只见他玉面朱唇,剑眉朗目,他端坐马上,大睁着一对又黑又亮的大眼,前后左右顾盼不已,任凭座下青马缓缓而行。

    在快要进城的时候,他才翻身下马,轻挽马缰,随着人群,走进城里,目光向前瞬视过去。

    只见人群熙来攘住,络绎不绝,叫买叫卖之声乱成一片,其中各人都,乍看就像是一个种族展览会,他不由暗道:“名不虚传,此地还是真热闹。”

    他牵着坐骑,找了一家汉人开设的酒楼,刚将坐骑拴好跑堂的伙计,已迎了出来,躬身对他说道:

    “客官,您里边请。”

    少年含笑将头轻轻一点,迈步进入酒楼,举目一望,只见一间足有十数丈方圆的大厅,已黑压压的坐满了食客。

    他见状不禁眉头一皱,暗道:

    “来得真不凑巧,已经客满了。”

    店小二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意,一旁连忙笑着说道:“客官,楼上又宽,又洁静,您请楼上坐。”

    楼上虽然也有不少客人,但比楼下强得多,他找了一张临窗靠街的桌子,坐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