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节 (第3/5页)
提什么条件,可以协商。 蔡波说感觉自己捧住一个大馅饼,香气诱人,很有挑战性。这块馅饼肯定不是免费的,吃起来估计挺费劲。他倒不是怕下力气,或者牙口不好,主要是突然转行,改换门庭,这得想清楚。虽然下海经商不是下海投敌,如今常见,一旦蔡区长要变成蔡副总,就像木匠要去补鞋,毕竟也是人生一大转折。 李国哲问蔡波是不是舍不得一顶小官帽?蔡波说当然舍不得。蔡区长管着二十几万人口,一大块地盘,很有成就感的。 “你不是觉得有点累了?”李国哲问。 蔡波承认不错,感觉有点累,所以李国哲这块馅饼很有诱惑力。如今在基层当个小官确实不容易。事不能不做,话不能胡讲,眼不能乱看,钱和女人尤其要小心,动不动有人告有人查,写报告写检查写说明练得一手好书法。好不容易碰到机会,有戏了,一阵风过来,烟消云散,只好郁闷。 “还要被人家女的压在上边。”他自嘲。 李国哲打趣说那叫“女上位”国外三级性爱片里流行这种姿式,女在上,男在下。蔡区长真有艳福。蔡波说自己确实艳福不浅,各种男女关系都有,当官也得碰上。“女上位”让猴子看了都笑,人家猴子不知道三级片,从来都是公的上,母的下,一窝窝生小猴,哪里像人。眼下他感觉自己不如猴子。 蔡波最终没跟李国哲签协议,只说回去尽快考虑,虚晃一枪,匆匆返回“卷卖身契而逃”他在北京跟李国哲说的那些有真有假,彼此心里都有数。李国哲拉蔡波下海,时机选得很准,蔡波却不会这么轻易跳水,对他来说待遇优厚并不就是一切。所以接李国哲短信询问感觉如何,蔡波回复“果然好鸟”只属一笑。 下飞机后拼命赶路,车到前埔镇时已过中午,蔡波没顾上吃饭,直接赶往出事地点。事发地为前埔大社,村外满地狼籍,是一片折迁工地,工地边有一个旧粮库,工地指挥部设在这里,此刻它成了应急指挥本部,里边闹哄哄的,正有大批警察、施工人员、区镇干部和上级官员聚集在一起。叶家福就在这里。 他问蔡波:“怎么搞到这个时候?” 蔡波说已经一路超速,过两天罚单来了,请叶副书记帮助核销吧。 叶家福说这里的事赶紧先办。 “丁秀明怎么样了?” 叶家福说没动。还在渔网里,一上午了。 渔网在路前方四百米外,爬到旧粮库楼顶的平台上,远远可以看到。那边有几棵树,树下黑乎乎停着两团东西,是两部轿车,两车都被渔网紧紧罩住,动弹不得。前埔这里有大片水塘,淡水养殖是一大产业,这里不缺渔网。时候一到,此间渔夫扔出几张大网,居然捕住了两条大铁鱼,里边还裹着他们的区委女书记。 丁秀明给蔡波的电话就是在渔网里打的。她在轿车里出不来。渔网即妨碍开车,也妨碍开门,这些村民撒网捕车,除了不让它动,也是有意不让车上人下来。还好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这种东西,让丁书记可以在渔网里紧急调度,号令指挥。初被罩住时她非常恼火,下令区公安分局局长王平东紧急赶赴现场,调动警力解围。王平东一边赶往前埔,一边电话报告市公安局,市局立刻转报市政法委。叶家福正在政法委会议室主持一个碰头会,一听情况把会先停了,立刻上车直奔前埔。他给王平东挂了电话,下令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但是不许仓促行事。等他到了后再说。 事后证明,亏得叶家福及时控制情况,如果稍晚一步,让王平东那些警察冲进去抢人,事情可能会闹得不可收拾。那一天村民们是有备而聚,他们除了准备渔网,准备了近千人,还准备了一批危险物品:事情一闹开,公路边哗啦哗啦一下子摆出几十个液化气钢瓶,高高低低排成一片,巍巍然有如竖起一片燃烧弹,景象骇人。 此地位于城郊,村民比较富庶,以往薪火主要靠拾柴打草,后来薪柴不足,农户渐渐改买蜂窝煤烧,近几年又多改烧瓶装液化气,村中设有一家液化气公司的供应点。此刻该供应点的气瓶被村民尽数征用,组成了村头路口的气瓶方阵。 闹事者说,如果警察冲过来强行动手,他们就放气,点火,把事情闹大。闹事者威胁的成份可能大于实际决心,一旦事发,不一定真敢下手。但是万一情绪激化场面失控酿出大事,其严重后果将无可挽回。 因此叶家福严令不动。他给丁秀明挂电话,让她稳住,不急,现场他来掌握。叶家福是市政法委副书记,书记前些时候因车祸重伤,叶家福奉命管事,主持工作,说话有份量。当时情况下,丁秀明也得听。但是叶家福只能控制现场冲突,村民提出的相关具体问题还得由区里官员解决,丁秀明在渔网里动弹不得,只能打电话发号施令,让区、镇各相关领导想办法进村做工作,尽快平息事态。 叶家福问:“蔡区长在哪里?” 他找蔡波。他知道这里的事蔡波比丁秀明有办法。这种时候,与其匆促行事,不如等一个合适的人到达。叶家福让区、镇干部设法与村民沟通,百般劝导,在没有取得进展情况下,始终引而不发,直到蔡波到达。 “现在看蔡区长的本事。”他对蔡波说。 他们一起爬上旧粮库天台去看渔网,丁秀明一行已经在那里困在一个上午。 “不能再拖下去。”叶家福告诉蔡波“你得赶紧把她弄出来。” 蔡波点头,说情况都清楚了,他来办。 “去找两副担架,”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