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宝录_第二十四章天地岳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天地岳台 (第1/5页)

    第二十四章 天地岳台

    一阵“唰唰”翻卷声,众考生托腮深思,推敲字韵。

    尹靖想起二公主以“思愁”为题,心中不由顿生感慨,沉吟了一阵,提笔书道:

    六瓣仙兰九曲溪,

    蓬莱午夜忆关西。

    银河七夕鹊桥渡,

    玉枕三更翡翠凄。

    道路十千肠欲断,

    年华二八须初齐。

    山色四周百鸟啼,

    情波万丈心如一。

    这一首诗委婉缠绵,含蓄着他与公主之间的事,堪称隽品。

    这一次他作好之后转头望去,上官诗昭还在蹙眉深思,他不去打扰,静候着与她一起交卷。

    果然不一会儿,上官诗昭也已作好,二人相顾一笑交了试卷,这一次又是在群英之先。

    主考官把两篇“思愁”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哦玩味,连连赞道:“好诗!好诗!不过本官尚不能置评,须经公主御笔评审以定轩轾。”

    “文渊阁”下又传来阵阵呼啸声,报榜官又跑上来,朗声说道:“上官族胜曾文族,文榜考生是否参加武榜?”

    曾文族考生突然推案而起,慷慨激昂道:“古人投笔从戎以卫家国,今日敝族武榜败辱,小生何颜以文章自负,愿为我族一雪前耻。”

    主考官颔首道:“战无勇非孝也,曾文族考生深明大义,参加武榜。”接着转向报榜官道:“这两篇诗律有劳呈交二公主御评。”原来他已认定今年文榜非“上官族”与“蓬莱海外族”莫属,只要公主把御题“思愁”评阅后,大势也就可确定了。

    曾文族考生放下笔墨试卷,跟着报榜官匆匆下楼。

    主考官走过那边,拿起他的试卷一看,怔了一怔,道:“噫!说得冠冕堂皇,却是草包一个,一个字也没有写,原来是考不出借机溜走。”众生听得心中暗暗窃笑。

    接着考的是“对联”以“三塔文渊阁”为题。

    上联曰:三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

    这是一个绝对,众考生苦思不已,尹靖想了半天,还没有想出好对子。

    上官诗昭托腮沉吟,脸上渐渐浮起笑容,似乎快要想出对题了。

    尹靖游目四掠,心中不由更急,越急越想不出。

    这时武榜会考正值高xdx潮,报榜官“嘭嘭”又跑上来,报告道:“蓬莱海外族胜玉龙族,文榜考生是否参加武榜?”

    玉龙族考生正在全心思索妙句,一手扶着头,另一支手高举起拼命地摆动,表示不去参加。

    主考官见状,说道:“文生不考武榜。”

    尹靖见玉龙族考生一直摇手,突然灵光一闪,喜叫道:“有了。”提笔书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立时交了卷。

    主考官见这下联对得甚妙,不禁问道:“你是见玉龙族文生摇手,而想出这对子的吗?”

    尹靖微微一笑,道:“小生正是如此得句。”

    “哈哈,奇才!奇才!三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诸生闻之大为惊愕。

    对联考后,继续下个考题。主考官在白纸上写道:

    诗三则寓三事,详叙其始末缘由:

    其一

    折戟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载空艳。

    旋真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其二

    天外边风扑面沙,

    那堪回首忆浮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

    但嫁巫山百姓家。

    其三

    红愁绿怨送春归,

    徒虚无联几夕晕。

    十载光阴如一梦,

    游魂时逐乱花飞。

    尹靖看过诗题不禁剑眉一皱,他知道一则诗说得是赤壁之战,孔明借东风,火烧连环船,第二则是王昭君和番,第三则却想不起,出自何典何故?

    他突然心中一震,第三则诗所寓之事,可能发生在东夷,并非出自中原典故,如果所料不差,第三则诗已无法作答。

    当下只好先作前面二则,作毕转目瞥见上官诗昭玉手持笔宛如珠走玉盘,疾挥不已,自己只好望卷兴叹。

    不言尹靖对第三则诗穷思不得其解,此刻武榜考场,正值风云际会,龙争虎斗高xdx潮。

    广场甚是宽大,四周是一层一层上升的阶梯坐椅,中间的练武场有十二丈方圆,可作跑马之用。

    东面高台龙椅上,坐着一位黄绘滚龙袍清癯老人,正是君临一邦的东夷玉壶国当今圣上。

    左右各坐着四人,均官袍盛服,气宇雍容,其中有二位女人,虽然已是徐娘半老,眉角微显皱纹,但依然掩不住当年那撩人的艳姿,这几个人正是统领玉壶国的九大族族长。

    右边有一雪白的高台,书着“天岳台”三个白底蓝字,除了那三个蓝字外,一片雪白没有第二杂色掺杂其间。

    “天岳台”正中坐着一位罗绮宫装的白衣仙子,朱容绝代,使人一见之下如沐春风,遗世独立。

    这位天仙似白衣美女,不言而知正是“东瀛玉女”玉壶国香玉公主。

    左边另一棚台,气势雄伟,正是“地岳台”其上有一莲座蒲团,盘膝坐着一位老僧,银白色的眉毛,几乎蒙住双眼,台下宝相庄严,合什凝立着一排和尚。

    那老僧正是觉远寺和尚,百眉神僧,主掌地岳台台主。

    广场四周万头攒动,人如潮涌,有八枝族旗飘扬,每一旗帜代表一族。

    原来玉壶国加上皇族,共有九族,今年皇族无人参与逐鹿,只有八大族会师。

    比斗进行到第四组,这一场由“蓬莱海外族”对“玉龙族”裁判轮到“天岳台主”香玉公主。

    蓦然由“天岳台”传出钟声,音韵缭空之际,一朵白云冉冉飘落台上,白影收敛,一位白衣仙子顿现眼前,全场立刻鸦雀无声。

    钟声再度一响“蓬莱海外族”下走出一位白衣劲装武士。

    玉龙族下是一位蓝衣劲装武士,这时全场依然静悄悄,屏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