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十四归来引人嫉恨 (第2/3页)
美言几句,二婶拒绝了,刘锦云和她母亲气的都没参加刘氏父母为二婶举行的送别宴。 刘锦云这么一套近乎,其她几位嫔妃马上也围了过来,攀不上亲戚关系,就拍马屁,一个劲夸奖紫幽和一双女儿,其谄媚的神态,和rou麻的吹捧,让紫幽直起鸡皮疙瘩,忍不住赶紧告辞,去了太后娘娘的《景阳宫》。 可是到了那里一看,她更是头大如斗,因为不仅吕诗情在,何若梅也在,另外还有四位美人,共有六位美人,围在太后娘娘身边。 紫幽进来时,想给太后娘娘一个惊喜,没让内侍通报。 内侍一想,刚刚太后娘娘还说了:“太皇太后还不知要留住紫阳公主,告哀家的状,告到什么时候呢?” 虽没责怪的意思,可是那股酸溜溜的味道,鬼精鬼精的内侍,还是嗅到了。 此刻一听紫阳公主想给太后娘娘一个惊喜,又一想,紫阳公主确实和太后娘娘的亲女儿差不多,就是不事先通告,太后娘娘也不至于就能多怪罪他,所以,也就点点头,立在了原地。 紫幽就这样,带着莫失莫忘走进了太后娘娘宫殿的花厅。 正好听见吕诗情在那跟太后娘娘娇声抱怨:“母后,您真的应该劝劝皇上了,再怎么紫阳公主也只是个公主,皇上怎么能亲自去迎接她呢?还有,好多大臣都在议论,皇上竟然任由紫阳公主那一对龙凤胎,冒犯皇上的龙颜;更过分的是,那一对龙凤胎竟然要给皇上喝什么蛇胆泡的酒?天啊!蛇不都是有毒的吗?要是皇上喝坏了可如何得了?” 太后娘娘虽然一直在和太皇太后较劲,但是对紫幽,她还是十分信任的,毕竟没有紫幽,她和儿子就没有今天。 自己这个侄女,还真是愚蠢,一开始见儿子宠幸了何若梅,整天和她过不去,后来儿子又连着宠幸了刘锦云三天,她不知怎么又和何若梅搞在了一起,开始对付刘锦云。 用脚趾头想想,这番话都是何若梅撺掇她说的。可能是见儿子对紫幽太荣宠,再如此喜爱紫幽的孩子,便心生妒忌了。 太后娘娘不满的瞪了她一眼,沉声说道:“哀家告诉你,要说这天下谁最没有一点私心的关心皇上,那除了紫阳公主,还真就没有别人,就是哀家也做不到她那样没有所图的对皇上好。那蛇胆酒可以活血通络,皇上患过瘫症,血脉不通,那两孩子一片赤诚之心,对皇上的感情犹如亲父一样,三年没见,就算失态,也是情有可原,怎么到了你这里,就说的如此不堪?皇上都没怪责,难道你还要追究他们犯了罪?你说说你,你皇姐刚刚回来,你就这么说三道四,传到皇上耳朵里,能喜欢你才怪,你现在怎么越来越不懂事?” 吕诗情吓得扑通一下子跪倒在了地上,低头之前,狠狠地剜了何若梅一眼。 都是这个贱女!不是她告诉她:“皇上心里装了一个女人,爱屋及乌,连那个女人生的孩子都喜爱的不行。我告诉你,那个人就是慕紫幽。” 她本不信,可是何若梅再次告诉她“慕紫幽今天回来,皇上亲自去迎接不说,还抱着她的孩子乐的哈哈大笑,那情景,就像那两个孩子,是皇上亲生的一样,现在你知道,皇上为什么不让我们生孩子了吧?” 说着,把皇上今天和慕紫幽及孩子见面时的情景,详详细细的描述了一遍。 她一听,顿时妒火中烧,这才跑到姑母这里,说慕紫幽坏话的。只要姑母知道皇上对慕紫幽的心思,她就不信,姑母会不恼。 可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姑母是恼了,可是恼得却是她。 何若梅见她怪上自己了,马上微笑着为她说情:“母后,您就别怪罪meimei了,想来meimei也是为了皇上着想,并无恶意。” 太后娘娘别有深意的看了何若梅一眼,慢悠悠用带着警告的语气说道:“梅妃,哀家进宫的时候,你还没出生。不要以为这世上就你聪明,哀家告诉你,自以为是,只会让你做出更多后悔莫及的事情来!” 紫幽听到这,握着女儿的手,稍稍一用力,小家伙心领神会,马上大声叫了起来:“皇祖母,小莫忘来看您了,小莫忘好想您啊!”边说,边跑进去,扑进了太后娘娘的怀里。 太后娘娘一看怀里的小人儿,喜出望外的说道:“哎哟!宝贝儿,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皇祖母还以为…” “以为什么?”紫幽这时走进来,打断了她的话,带着小莫失走过来给她行礼“见过母后(皇祖母),母后(皇祖母)万福金安!” 随后亲热而又俏皮地说道:“儿臣和莫失莫忘都很想念您,所以就跑来了,母后您不欢迎?” “母后想你们,想的抓心饶肝的,怎么会不欢迎?”太后娘娘一边将小莫忘拥在怀里,一边腾出两只手抓住紫幽和小莫失,娇嗔地说道:“快到母后身边来,叫母后好好看看。哎哟!一去就是三年,你这丫头,诚心让母后和你皇兄难过是不是?” 说着说着,红了眼圈。 紫幽见状,很自然的在她脸颊上,轻轻地亲了一下,软言慰予“儿臣也很想您和皇兄,时时都牵挂着,只是在印度神界呆了一年,又在南疆各地转了转,时间就这么长了。对不起!母后,以后儿臣每年都回来看望您和皇兄。” 说到这,将小莫忘拉出了太后娘娘的怀里“先给奶奶行礼,然后再和奶奶亲热。” “人家一激动,就顾不上了吗!”小莫忘娇笑道,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太后娘娘行礼。 “别听你们母妃的,到了奶奶这里不用拘礼。”太后娘娘边说,边一把将小莫忘拉进了怀里,接着又把小莫失也揽进了怀里,左看右看,欢喜的说道:“瞅瞅奶奶这两个宝贝,就跟观音菩萨身边的金童玉女似的,真真稀罕人!赵嬷嬷,快,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