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面和花朵_9村庄违背誓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村庄违背誓言 (第2/22页)

考验的,三天之后,他又发现自己的心还是留在原地。但他不会接受以前情绪的教训,当他下次遇到没有出嫁的表姐时,他为了烤白薯和烤玉米照样与她们斤斤计较──甚至还对表姐玩了一个恶作剧──他又恢复如初。世界生养和哺育了白石头,现在世界在白石头手里却成了一个任意玩弄的橡皮糖。玩弄橡皮糖之后,突然又产生些崇高和伤感,于是我们就看出白石头打小就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了。他浑身充满了毒水。毒水满了,他一定要用恶作剧的方式爆流出来让我们看一看。不管我们对这毒水和恶作剧是多么鄙视,他照样厚颜无耻地在那里自得其乐。但在他以后的叙述中,他就忘记了自己的卑劣而只记起了自己的崇高。他向人倾诉的仅仅是他少年时代的伤感和眼泪。朝夕相处和耳鬓厮磨的表姐们,现在一个个都从村庄出嫁了,最后田野上就剩下他一个人──一个拿着镰刀头黑黑的11岁的少年。一开始我们真为这种动人的往事给感动了。让我们一下也想起了自己的少年。但是白石头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点是,真理是不能在一个历史时期经常重复的,谬误说着说着就成了真理,但是真理说着说着也成了谬误呢。这时我们就发现了这种诉说的种种漏洞和它丑陋的尾部和底部。我们就发现它背后运作的初衷和复杂的动机。表现出的仅仅是压抑的一缕,藏到背后和底部的往往是一粪窑蠕动的蛆虫呢。──当他的底牌和尾部被我们揭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时候,他往往又厚颜无耻地说,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呀,这也就是肮脏和清洁的关系啊;就像一朵不染的荷花出于污泥──往事的一缕情绪啊,你是荷花;就像纯朴存在于肮脏憨厚的劳动人民一样;反之,肮脏也往往产生于清洁也就是那富丽堂皇的大厅。当一种清洁的情绪升发出来以后,我们就不要管他背后藏的是什么了;一个少年面对着出嫁的表姐在那旷野上伤心,就不要管现实中的白薯和玉米了。如果敝下高尚还要跑到事物的背后去看尾部反倒是一种龌龊了──世界上没有漂亮的尾部。1996年的白石头面对1969年牛顺香的出嫁,他开始叙述的又是一种崇高──阿门,上帝,请你原谅我,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何况她那时刚刚16岁。16岁的少女像花朵一样开放。而现在她开始在那冬天的日子里──我们已经从1969年的春天走到了1969年的冬天,我们就知道1969年终于要从我们眼前穿过了──蒙着红盖头,骑着小毛驴,一步一回头其实她的头一直被盖着这时回不回头都看不到什么这只是一种情绪的转动和对村庄的留念而这种转动和留念却深深打在白石头的心上──渐渐地远去了。最后,在一片茫茫的雪地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终于连这小红点也看不见了──让我们替30年前的白石头感到悲哀的是,当他看着这一切开始产生崇高情绪的时候,就像我们不知道他当年的底牌一样,他也不知道当时牛顺香的底牌和尾部呢,他只是看到污泥之上的荷花和她骑着毛驴踏在雪地上一步步远去,而不知道:

    在她出嫁的时候,她身体里已经藏着避孕环

    …

    于是多年之后白石头在那里感叹:

    “生活真是复杂呀。”

    “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年我一个人在田野上伤心和伤感,让人看起来确实有些好笑。”

    “我还是被生活欺骗了。”

    接着也开始承认自身的毛病:“我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

    接着又厚颜无耻地笑了笑:

    “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现在我再碰到出嫁的女人,就不像当年那样在内心伤感了,也不像当年那样围观了,马上就从情绪中跳了出来──甚至想着想着都恶劣了:不就是马上要发生一场公开的关系吗?有必要这么虚张声势和招摇过市吗?讨厌嘛,肤浅嘛,不符合精神文明的实质给交通添乱嘛。甚至最后会说:这一切都是成心!──甚至:这次你戴没戴避孕环呢?──我要这么说和这么想,是不是就比当年成熟一些呢?…”

    1969年,牛顺香穿著大红袄,头顶一顶红绸──一切都是血的颜色──包括我们逢年过节贴的门神,也都是红色的──可见我们是多么崇拜血液的民族呀──骑着小毛驴在雪地上渐渐远去,在旧有的村庄里留下一个多愁善感的11岁的少年。──在牛顺香没有出嫁的时候,我和她虽然比较熟,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当时我们一帮捣子的心思都还在吕桂花身上,这些并不像吕桂花那么丰腴、妖娆的表姐们──她们看起来简单是一群柴鸡──并不在我们眼里。只是到了她们出嫁的时候我们才突然感到这种走失给我们带来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和给我们留下的空白并非吕桂花一个人所能填补上。这时我们才感到我们日常的忽略和缺憾。当然,三天之后我们就把这种忽略和缺憾再一次忽略了仍和吕桂花笑语欢声──这也就是白石头成人以后和妇女接触不会长久的一个根源吧──凡是跟他接触过的妇女都骂他: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听到这种骂声白石头还有些得意:这是我从小坐下的毛病,你们能奈我何?何况,这也是一种觉悟的体现呢──1969年我和牛顺香并没有实质性接触,只是1967年或是1966年的时候──那时吕桂花还没有来──我们一群小捣子和一群小丫头在地里割草的时候玩过家家,在分配夫妻的时候,把我和牛顺香分成了一家,两个人才像模象样地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记得游戏开始,我先背着手在田野上绕几圈,走了一个过场就像远行之后已经回家,对坐在那里的11岁的牛顺香说:

    “孩子他娘,家里还有米面吗?”

    牛顺香翘着黄毛独角辫,不时将流到嘴唇上的一道鼻涕给吸溜回去,在那里装模作样地团着一堆杂草和土粒──一边用树枝搅拌着一边说:

    “孩子他爹,家里米面还有。”

    我问:“盐呢,盐还有吗?”

    她拿起一个土坷垃:“你看,这不还有一大坨吗?”

    我问:“油呢,油还有吗?”

    她拿起割草喝水的一个小瓶子摇了摇:“还有半瓶子呢。”

    我问得越发详细了──得让人看出和对家庭的关心:

    “酱油呢?醋呢?总不能家里什么都不缺吧?如果家里什么都不缺,还让我回来干什么?”牛顺香马上会意地大叫:

    “多亏你提醒,家里的酱油醋倒是没有了。你到秃老顶家去打半瓶酱油醋吧!”

    1996年,秃老顶他爹刘老坡在村里开了一个杂货铺。于是我就拎起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