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_第七十二章遭遇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遭遇战 (第2/3页)

责人很抱歉地对第51团团长潘攀说:“对不起弹药的问题我们不能具体的帮你们解决但我们会尽快地把情况汇报上去相信上面会有安排的。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帮助你们。”

    “弹药问题是最麻烦也是最迫切的问题要你们去想办法也确实难为你们了。你们就如实地把我们这儿的情况汇报上去吧!”潘攀想了想又说:“其它的问题就希望你们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敌人情报给我们。我们双方最好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一个固定的地点有规律地联络以便交换情报。”

    中年男子很赞同:“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会派专人负责与你们联络有必要时我们双方领导才见面。”

    双方就具体的联络办法如接头暗号、口语、地点、人数、还有情况生变化时双方启动最高级别接头的方式等等拿出了一个方案。中年男子临走时又把一份军情部广州地区情报站在农村展的情报员名单给了潘攀希望他在必要时可以用得着。

    欧美联军撤至虎门镇后在广州地区与商人勾结设立的劳工所也随之撤消了但在联军的势力范围内这种从事贩卖人口的劳工所还有存在在东莞的厚街、常平圩、樟木头都还有劳工所。这些被抓捕的青壮年中国男子等凑到一定数量时会被运送到停在虎门的外国商船上。在劳工上船时每个男子都会被用烧得烫滚的铁在手臂上烙上一个直径为三个厘米的圆形的标记这样他们就正式成为标有身价的商品了。劳工们被关在黑暗腐湿的船舱底下整天整天的不见天日吃的都是粗食稀饭在海上漂泊几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在途中许多人得病无治而死真正能活着到达东南亚或是美洲的不到一半人间悲剧啊!

    在东莞常平圩欧美联军设有一个军营点一面为了警戒广东惠州府方向的清军一面把这里作为一个劳工中转站关押、审定并转运送往海外的劳工。

    公元1853年1o月5日人民军第51团第二营潜至常平圩附近得到情报说此处设有一个劳工站后决定拔掉这颗钉子救出被关押的群众再狠狠地打击欧美联军的嚣张气焰。

    特种分队队长上尉徐昕接受任务后与另一个队员——宋杰夫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在常平圩附近实地侦察。根据军情部广州情报站提供的情报员名单他们联系上当地一位被展的情报员。经他介绍徐昕他们俩基本了解了当地的一个恶霸叫杨蓝之的汉jianian的恶行劣迹他不断给欧美联军提供关押劳工的地方还带领家丁帮助联军捕捉乡下的壮年老百姓。徐昕还了解了常平圩所驻欧美联军的兵力与装备情况及关押劳工处的地理情况。为了掌握更详细的情况他们俩又在那位情报员的带领下大胆进入常平镇不巧迎面碰上杨蓝之情报员镇静地把他们俩介绍为自己的亲戚是英国香港一家贸易商行的伙计这家商行正在与联军合作做劳工买卖的生意他们俩是来了解劳工情况的。杨蓝之听了立即殷勤相待还不断向徐听介绍自己屋子里关押劳工的情况。

    回到驻地后徐昕立即汇报侦察的情况第二营决定当晚采取行动由徐昕率领十几名特种分队队员解救关押在杨蓝之庭院中的劳工;第一营负责解决常平镇的联军解救行动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不然会遭受到从樟木头增援过来的欧美联军部队的夹攻。

    当晚天气阴沉月亮不知躲那歇息去了。徐昕率领十几个队员化装成老百姓摸黑进入常平镇包围杨蓝之的住处先除掉守夜家丁然后按计划分组攻入东、西、北房各处。正在陪几个联军军官寻欢作乐的杨蓝之见势不妙想逃被当场击毙。而几个联军军官负隅顽抗徐昕他们毫不手软一一击毙了他们这次战斗仅用了十几分钟。接着徐昕他们将被关押的5o多名劳工全部解救并带走了杨蓝之家中的一些值钱的东西。

    常平镇的联军听到枪声迅往枪响的地方赶却在半路被早埋伏好的第二营包了饺子七十多联军士兵全部被击毙。

    完成解救劳工任务的第51团第二营撤出常平圩后迅向东莞方向的第51团本部靠拢却不想在东莞西部(今东莞附城附近)遭遇到欧美联军的大部队惹来了灭顶之灾。

    欧美联军为了解除东面惠州府清军对自己的威胁聚集四千多士兵由美国6军少将乔治-班斯顿率领准备突然奇袭惠州城。惠州城是广东提督府衙所在地统领整个广东省的绿营、乡兵是广东省一个巨大兵站从潮州府、福建增援来的清军都会聚在惠州城。广州城被围困时是惠州源源不断地输运士兵进城参与守城并不断的派出sao扰部队给予攻城的联军巨大的压力才得以支撑住的。

    班斯顿少将命令各部队集聚时所有路上遇见的中国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枪杀保持绝对的机密。就是这命令使从东莞城化装出来的人民军情报员未能及时地把联军部队调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