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原来她被利用了二 (第2/3页)
端不小心碰了嫣然一下,只让嫣然的身子微微一颤。 沐清秋更觉得心愧了。 “这几天好吗?”她轻声问。 “承蒙大人记挂,嫣然一切安好。”嫣然恭敬的低垂下身子,已经完全没了之前恣意和她说话的样子。就是脸上的神采也消失了大半儿。 沐清秋默默叹了口气,站到嫣然跟前“嫣然,这几天江南水患的案子就了了,到时候,我会给你妥善安排的。” “大人——”嫣然猝然一惊抬头。 沐清秋笑了笑,清澈的目光定定的看着她“我知道嫣然想要说什么,可嫣然的手艺这么好,若是能开个铺子,想必养活一家子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不想让嫣然过着看脸色伺候人的日子。” 嫣然是她来到这个世上之后,第一个亲手救了的女子。 她不知道这个世上的女子是如何想的,可至少自由应该是她们渴望的吧。尤其原本也有些家底的人家,比如嫣然。 不管嫣然是不是那个人所说的什么“蹊跷”,在她的眼里,但凡是女子都不过是可怜的人而已,包括她沐清秋在内。 … “大人!” 听了沐清秋的话,嫣然的眼睛里骤然冒出盈光,美丽的眸子里闪动非常,浑身也有些颤抖。 沐清秋一愣,忙安抚的冲着她笑了笑“好了,我也就是这么说说!没事了,你下去歇着吧!” “是~!”嫣然微福了福身子,慢慢的走了出去。 沐清秋看着她有些失魂的身影,抿了抿唇,还是说道“也顺便想想…若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再来找我!” …她是想要把册子上的金银如数上缴,可留下点儿做生意的抵金还是有的。 想到这里,也不免有些开心,抬手把嫣然给她沏的茶盏拿起来。 但放在鼻端,就觉得香气袭人。想必这味道也是极佳的。 沐清秋仰头喝下。 “大人!” 突的,耳边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喝到什么味道,手里的茶盏已经给嫣然夺了过去。 “怎么?”沐清秋一脸诧异。 嫣然僵硬的扯了扯面颊,雪白的贝齿在唇上几若咬出几道痕迹来, “…嫣然愿意听从大人的安排!” “真的!”沐清秋欣喜过望。也忘了刚才嫣然那突然而来的怪异举动。 “是!”嫣然的眼眸飞快的转了下,扯了扯嘴角。“大人想要嫣然做什么?” 沐清秋失笑“哪里是我想要你做什么,也是要看嫣然你喜欢什么?但凡做生意,虽说是维持生计,可还是要喜欢,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干的长远,甚至于名声远播啊。” 沐清秋突然有了兴致。招手就要示意嫣然坐下来,好好聊聊。可还没坐下,就听到门外一声娇呼“公子!” 她抬头,正是如尘。 立刻就顾不得身边的嫣然,抬脚就冲了过去,先往外面探了探头,看到空无一人,便问道“怎么样?” 先前她让如尘盯着那边的跨院,要是看到付少清就过来和她说一声。现在如尘虽说是一个人回来,也应该是已经看到他了。 如尘先是看了眼嫣然,小巧的眉头皱了皱“嫣然,我和公子有话说,你先出去吧!” 嫣然端着茶盏过来,面色清冷的瞅了眼如尘,这才又恭谨的看向沐清秋“嫣然先去把这茶盏换一换!” 说完,躬身退了出去。 沐清秋看着如尘对嫣然这样冷淡,想到早晨如尘说的那些,也只能默默摇了摇头。 女人啊,还真是敏感! 当嫣然离开的看不到,如尘才道“付将军没事,只要奴婢转达公子一句话。” “什么话?” “要公子晚宴的时候,跟着王爷!” ********跟着王爷的分界线******** 夜色笼罩大地。 府衙内灯火通明。江南郡的官员几乎都名列在坐。 坐在主座上的沐清秋环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旁边的空位上。 那个人,还没有到! 也亏得付少清要如尘转告要她呆在那个人的身边。 连着忐忑不安了数日,可事到临头,却好像莫名的淡然下来,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临头的生死都已经变得不重要。 默默的叹了口气,沐清秋转头又对上付少清的目光,一身盔甲的付少清只冲着她微微的点了点头,状似安抚。 …或者正是因为付少清这般淡然自若的神情才让她放下心来的吧! … 此刻,除却了那位安乐王爷,所有的官员都已经落座。 只见偌大的厅堂之内,布置细腻,点点灯光燃在大殿上中,大厅之内,宽大的桌几明亮干净。。 本应该是酒池rou林,热闹非凡,可现在,各人的面上却是神色迥异,面面相觑。 眼睁睁的跟前的桌上摆着的那些整个都让他们看着就目瞪口呆,难以哽噎,更不要说是动手往嘴里塞了。 每个人的跟前都摆着一碗清粥,上面只漂着几根青绿色的菜页,就在碗底好似能看到几颗米粒。旁边的碗里也有干粮,上面都斑堎交错着,像是在外面风干了好一阵子的东西。一旁还有个碟子,里面的咸菜也是发着一股讴了的味道。众人看了一圈,又发现眼前看似相同的饭菜里,只有那位付少清将军的饭菜和旁人不同,尽是清淡小菜,却又是惹人食欲。 众位官员最后把目光焦灼在何郡守身上,何郡守嘴角僵硬的扯了扯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沐清秋。“钦差大人,恕下官愚钝——” 坐在主位上的沐清秋冷眼睇过去“其实,这也没什么,本官在来这里之前去过为国捐躯的朱大人家里,吃的比之还要唯恐不及。却是要本官深刻知道吾之百姓是如何的艰辛度日。这些日子本官在这里听尽百姓疾苦,只觉万份痛心,想来明日本官便要回京,此时也不过是想要众位大人亲身品尝一下百姓平日所食,也便是为了日后众位大人更能好好的为皇上,为国家办事。” “至于付将军,本官听闻这数月来付将军一直与民共灾,就是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所以,本官特准付将军可免了今日与民共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