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_第三百十六至三百三十章有条件投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十六至三百三十章有条件投降 (第7/7页)

能。这种负担,云州扛得起,也应该扛。而第一步,就是组建云州银行,正式变革两州的流通币制。

    之所以在镇州开柜营业的同样叫云州银行,自然是因为现在叶韬和谈玮馨的权力虽然是大了,哪怕他们弄的这个银行直接叫东平中央银行恐怕谈晓培也会欣然应允,但地方权力做大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尤其是这种事实上的经济体制独立,这方面,虽然叶韬和谈玮馨的确是天不怕地不怕,但觉得,还是不要给自己多惹不必要的麻烦为好。云州银行在两地正式设立,并且首先就开展了两地的票据联通业务和汇款、转账等等业务,云州银行自有的通讯系统保障了两地高速联通。从归义到宁远的汇款五天到账,在这个时空可是了不得的超级高速了。

    而那些原先老是被人神话了的业务,比如联邦快递和敦豪天地快运等等也立刻跟进,在战火稍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展开了归义到宁远的货运路线。而从归义到镇州各地的路线也在铺开。这时候,虽然明知道西凌因为云州的骤然攻击猝不及防,现在也压根腾不出多少兵力来逆袭镇州,但镇州以南还是摆开了至少十个营在战备状态中呢。

    但先于镇州总督府建立起来的官府机构,却是民政三处。陈楷上任伊始就重拳出击,对攻陷镇州之前发生的贪渎,他不闻不问,查到了也当作没看见。但现在云州已经开始将相当数量的物资分发下去,来改善镇州军民的生活,还有大量的发给原来的镇北军司士兵的遣散费、安置费等等银钱。所有敢对这些东西下手的人,陈楷是有一个抓一个,一点都不姑息。而现在镇州事实上还处于军管状态,让陈楷发挥起来非常自信。哪怕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成员,只要陈楷说要抓,那绝对是大军开进去挖地三尺也要将人抓住。而

    面在突然袭击抓人方面,现在也越发熟练了。

    随即,陈楷就介入了一些以强势胁迫购并的案件,大大打击了豪族大家的嚣张气焰。按照谈玮馨的比较时髦的说法,那叫做保护中小投资者,以规范市场定价机制。而陈楷深知,谈玮馨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云州银行的前身云州发展基金之所以能够在云州将各种投资做得风生水起,关键就在于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假如官吏、富豪、世家可以随意以威逼利诱的手段扰乱这种市场的定价机制,那云州发展基金给那些中小商户的借贷随时可能血本无归。或许,有些人会考虑到某些商户有从云州发展基金借贷的款项,怕云州发展基金背后的庞大势力出手而有所顾忌,但这样一来,云州发展基金很有可能被一些人当作是保护伞,从而产生大量没有必要的贷款,等于是以利息的方式向云州发展基金缴纳保护费…这同样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局面。

    —

    而云州银行可是要负担货币发行和管理责任的,要是一开始不做出样子,等以后精力分散了,也就越发没办法将事情管好了。

    不过,银行是什么?不管是云州还是镇州,还有那些看了谈玮馨不知道多少说明文书仍然懵懵懂懂的东平高层其实都不太明白,当云州银行开业的时候,实际上脑子很清楚银行是什么的,只有谈玮馨、叶韬、管因航、施巍等少数几个人。

    由于东平和北辽的战事还在进行中,而虽然兵力有限,但西凌方面还是在泰州聚集了有十万大军,乃至于北方部族也对现在总兵力有限的镇州垂涎三尺,蠢蠢欲动,还是*着奔狼原上云州部族气焰嚣张地大举北进的态势才打消了念头,派来了使者商议一些贸易上的事情。国家和地方的情况如此,云州银行的开业也不方便大cao大办,就在九月的尾巴上,云州银行在云州境内计有宁远总行、雷霆崖分行、绥远分行、董家集分行、刚铎分行五家机构同时开业。刚铎分行就在刚铎城的工地不远处的一座翻修过的碉楼里开业了,主要就是为了即时处理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经济和金融需要。至于雷霆崖分行,叶韬难忍恶搞的意思,将位置和建筑风格弄得和魔兽中的雷霆崖银行有些差相仿佛。

    云州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谈玮馨和叶韬筹备了很久,而在云州一开始就是从军队系统开始使用。云州银行发行的银币,币值为半两十足成色的白银,银币实际重量是半两,含银八成以上。银币的正面是半两的币值数字、云州银行的名称和繁复的蔓草图纹,反面则是刚铎城的图纹,精美无比。在第一批银币作为军队饷银发下去之前,统帅部还曾专门做过询问,哪些军官和士兵不愿意接受银币作为饷银的,可以继续领取实物银,毕竟白银和银币估计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很久,这并不造成什么妨碍。但等银币一发下去,那些说要领实物银的人就后悔了。这银币简直是艺术品,实在是太漂亮了。不过,士兵们随时可以在云州银行的办事机构进行同价值的兑换,倒是毫无影响,也就是在自己没能弄到手的那几天里,羡慕一下自己的同伴而已。

    叶氏工坊所属的所有品牌的专营店和直属机构,包括宜家家居在内,还有内府名下的所有产业在云州境内的部分,同时宣布即日起开始接受云州银行发行的银币作为支付手段。云州上下对叶韬、谈玮馨以及整个云州的治理机构有着相当强大的信心,对银币的发行,平静却又饱含希望地接受了。不少老百姓都通过在军中服役的亲友弄来一枚银币赏玩,这种情况让有些有心人知道了,不免有些咋舌。才过了这么点时间,云州居然已经那么富裕了么?那么多人家里都有余钱换银币来玩么?在北辽、西凌、乃至春南的大部分地方,老百姓家里要能随时拿出半两白银,那可是有点困难的。

    没想到的是,这种收藏和赏玩的需要大大违背了云州银行发行银币增进流通的初衷,到十月初,云州银行立刻在云州全境和镇州的归义城全面展开了兑换业务。超过五百两以上的兑换,需要预约登记,提前十天通知。在这种举措和现在的北疆经略府有效地调控、管理措施之下,到年底的时候,银币已经大行其道,在各种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市场流通的银币总量超过一千四百万两。由于铸造银币的耗费,哪怕连上运输、物料、人力、器材研发和耗损,都没有银币币值的两成,实际上不断兑换银币的过程中,云州银行的财力膨胀相当剧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