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公子…给我几天时间考虑好吗?”她实在做不到严词拒绝,只好采拖延战术了。 “我等不了几天,我皇…父亲的大寿就在明天了。” 平双喜怔愕。“公子来买宋刻本,是要做为父亲的寿礼吗?” “没错,我父亲可算是行家中的行家,在他手中收藏的宋刻本是你‘眉山书坊’的几倍多。”照理说,民间的宋刻本都该网罗进朝廷妥善编撰收藏最好,不过他目前还不打算对她说明身分。 “几倍?”平双喜听得瞠目结舌。“公子的父亲想必是位相当了不起的大人物,才有办法收藏那么多的宋刻本。” “我父亲今年过六十八岁大寿,这一年,他老人家的身子骨已大不如前,我来找宋刻本当成贺寿礼,是希望他老人家能欢快,或许对病情能有帮助。”他说的全是实情,也知道对一个脑袋僵硬的书呆子来说,柔情攻势所向无敌。 “原来…是公子的一片孝心。”平双喜果然被他的心意感动,思索了半晌,便毫不犹豫地打开抽屉拿出一大串钥匙来。“公子,我手边正好有一套《六祖坛经》上、下两卷,是宋太祖年的惠听本,用来当成贺寿礼最为合适。” 她边说边用钥匙打开矮柜,矮柜内尚有一只黑檀木箱,上着几重锁,她一一将锁打开来,珍重地取出木箱内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至胤禘面前。 胤禘将烟黄而又珍贵的书册接过手来,看着封皮上题着《韶州曹溪山六祖师坛经》一行字,整个人震慑住。 “你…肯割爱?”他无法置信地盯着她,这是最早最早的宋刻本,朝廷、坊间都只听说而未曾见过,没想到她的手上竟然会有,还保存得如此完好。 “在我心里,书都是无价的,倘若有人比我更需要它,我便会割爱。”平双喜微笑道。 “你怎会舍得?”他一迳地注视着她。 “我爹一生是书痴,到处搜求宋刻本,可他离开人间时却一本也带不走,舍不得又如何?倘若这本书能让活着的人开心,那就是它的价值了。”她干净的瞳眸中是一片安详之色。 胤禘怔然凝望着她,他从未如此无所顾忌地看着一个女子,可惜平双喜看不清他眼中的赞佩和欣赏,她若知道他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目光看着她,她必然无法无动于哀,更可能就此陷落。 “这套书,你想怎么卖?” “书是无价的,公子的家境似乎不差,若是方便能不能多给一些?最近客人上门卖书,我都快付不出钱了。”她羞赧地笑笑。 胤禘愕了一下。 “照你这样的经营法,你每天就只脑菩窝窝头,说不定有一天还会饿死,真不知道你脑袋里装什么浆糊。”他责备地瞪她一眼,想到她可能也看不清楚自己在瞪她,不禁无奈地笑叹口气,从腰间抽出一只荷包,往桌上一放。 “我身上只有这些银两,过两天我再命人补送不足之数来,多谢平姑娘割爱了。”他一手捧着书册,一手拿起手杖,转过身往外走。 “公子,希望您父亲能长命百岁!”她真心诚意地望着他的背影说道。 胤禘微微一笑,转过身来看着她。“少看点书吧,当心把眼睛看瞎了。” “我除了看书,哪里也去不了,不看书会闷死的。”她笑着搔搔头。 这话听在胤禘耳里又觉得很耳熟,似乎自己也说过相同的话,一股同病相怜的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好好保重吧。”他轻叹,转身走出去。 “公子慢走,恕不远送。”平双喜躬身行礼。 待他走远后,她拿起桌上的荷包,打开来细看,原以为荷包里装的是银锭子,估量大约有二、三十两,没想到里头装的竟然全是黄灿灿的金元宝! 十两一锭,共有六锭金元宝! 她目瞪口呆,捧着沉甸甸的荷包怔站着,这辈子她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简直把她吓傻了。 她只是说希望他多给些银两,没想到他竟然会给到这么多,临走前还说过两天再命人补送不足之数来。他给她这么多钱,她该怎么办?下回等他再来时,还给他一些好了。但是,他还会再来吗?糟糕!她懊悔地猛敲一下自己的头,她竟然连他的名字都没问!他到底是谁呀? ********* 畅春园澹宁居寝宫外,太监宫女们正在上宫灯,看见胤禘走进来,纷纷躬身请安。 总管太监刘得福蹑着步子走向胤禘,在他耳旁悄然说道。 “十九爷,皇上今儿个精神不好,您陪皇上说说话,可别耽搁太久,得让皇上早些歇息,明儿个还有一整日的庆典要对付呢。” “我知道了。”胤禘点点头,掀门帘走了进去。 面容疲惫的康熙帝正靠在暖炕大枕上,在灯下看奏折。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胤禘撩袍跪下,以额碰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儿臣恭祝皇阿玛圣寿,愿皇阿玛万寿无疆。” “朕知道你今晚一定会来拜寿,别跪了,快起来吧。”康熙慈祥地看着他。 “谢皇阿玛。”胤禘一手扶地,慢慢站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