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_卷四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四 (第7/11页)

赖尚书辛雄替他在中尉綦俊面前说情,才得以缓解。魏收有一个弟弟魏仲同,先前未被收录,因此十分害怕,登记之后,送回乡间。孝武帝曾调集大批士卒到嵩山少室峰南狩猎,前后共十六天。当时,天气寒冷,朝野一片埋怨哀叹的声音。孝武帝与近臣们以及各位嫔妃都奇装异服,行为轻薄癫狂,大多不合礼度。魏收想劝谏但心里又害怕,想沉默不发却又不能自抑,便呈上自己写的《南狩赋》以作讽喻,时年二十七岁。文章虽然辞采过于华丽,而终属高雅宏正之作。孝武帝亲手写诏书批阅,大加褒奖。

    最初,神武帝高欢坚持辞让天柱大将军的职务,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诏书,以顺从他的请求,想再加封他为相国,问魏收相国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据实回答,孝武帝便作罢了。魏收没有揣测出主与相的心思,心里很不安稳,请求解去自己的官职,朝廷下诏同意。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不久,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与济阳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齐名驰誉,世人称他们为三才子。这时,孝武帝对魏收已有成见,他便以有病为由坚决辞去官职,才得以免祸。他的舅父崔孝芬对他的辞官很为奇怪,问他原因,他答道:“我惧怕有晋阳起兵时那样的兵甲。”不久,高欢率军南上,孝武帝被迫西逃入关。

    魏收兼任通直散骑常侍,作为王昕的副手出使南梁。王昕辞辩风流秀逸,魏收言词华美富赡,南梁天子及其朝臣对他们都很敬服。早先,南北刚刚通好,魏首次派李谐、卢元明出使南朝。二人的才能器识,都被南梁佩服。这时,梁朝君主称赞说:“卢、李著名于当世;王、魏继而兴起,不知后来的使者又会怎么样呢?”魏收在梁朝的馆舍买来吴地的婢女jianian玩;他的部下有买婢女的,他也把她们唤来,全都jianianyin。梁朝的馆司都因此获罪。人们称赞他的才能,却鄙薄他的行为。他在回国途中写下《聘游赋》辞藻极为工丽。回来后,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向他和王昕索取南梁的货物,二人没有送给他,他便让御史中尉高仲密将王昕、魏收拘禁在御史台,过了很久才将他们放还。

    孙搴死后,司马子如向朝廷推荐魏收。他被召至晋阳,任中外府主簿。因违忤圣旨,不断受到嫌弃和斥责,并遭受鞭挞,很久都郁郁不能伸展抱负。适逢司马子如奉命来到高欢的朝堂,魏收借助他的影响。司马子如利用宴会的机会对神武帝开玩笑说:“魏收,是天子的中书郎,一国杰出的人才,希望大王您给他点好的脸色。”他因此转为府属的官员,然而,高欢对他并不优待。

    魏收的从叔魏季景颇有文学专长,做官也很著名,声望在魏收的前面。然而,魏收对他却经常欺侮怠慢。季景与魏收刚到并州时,顿丘的李庶是已故大司农李谐的儿子,靠华丽而雄辩的口才出名。他曾对魏收说“:我朝霸主的朝堂上有两个姓魏的。”魏收很轻率地说“:拿我的从叔与我来比较,就像是把邪输与你相比。”邪输,是已故尚书令陈留公继伯的儿子,愚笨得出名,喜欢自己到市上用很高的价钱买东西,商贩们都嗤笑他。魏收忽然拿魏季景与这个傻瓜相比,他的不恭逊大多像这件事。

    魏收本来依恃有文才,希望有一天必定能脱颖而出,被天子知道,不料官位不高,愿望难以顺遂,于是,便请求撰修国史。崔暹在文襄帝面前替他说项“:国史事关重大,你们父子二人建立的霸王的丰功伟业,都需要记载下来,这件事非魏收不能胜任。”文襄帝便启奏朝廷,命魏收为兼散骑常侍,修撰国史。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他任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旧修撰国史。

    魏孝静帝宴请朝中的官员,问“人日”一语的来历,群臣都不知道。魏收回答说“:晋朝的议郎董勋著的《答问礼俗》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当时,邢邵也在旁边,甚为惭愧。自从魏、梁两国和好,在来往的国书中常有“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的句子。梁后来在国书中去掉了“彼”字,仍保留“此”字以自称,是为了表示不见外的意思。魏收将这句话改为:“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梁国在复信中也这样写,成为固定的礼宾用语。

    后来,神武帝高欢回到朝廷,孝静帝命他为相国,高欢坚决辞让,让魏收代他写奏章。奏章写好后送给他,这时文襄帝高澄在旁边,高欢指着魏收说:“这个人应当又是一个崔光。”武定四年,高欢在西门豹祠宴集群臣,对司马子如说:“魏收任史官,写我的善与恶。听说北伐的时候,权贵们常常送给史官吃的东西,司马仆射你是否也曾宴请过史官呢?”因而两人一起大笑。高欢对魏收说“:你不要见元康这些人在我面前奔走,我就认为他们很勤劳。我今后的名誉地位在你手里,不要认为我不知道。”不久,加封魏收为兼著作郎。

    魏收过去在京城洛阳,尤为轻薄,人们称他为“魏收惊蛱蝶”文襄帝高澄曾到东山游览,命给事黄门侍郎颢等人准备宴会,并对他说:“魏收依恃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行,我们要找出他的短处来。”说了好多遍,魏收忽然大声说:“杨尊彦理屈辞穷,已被难倒。”杨忄音从容说道“:我的道理绰绰有余,像山一样屹立不动。如果遇到当政的国号那个姓,恐怕会翩翩消失。”当政的国号即是魏,翩翩者,即为蝴蝶。高澄先听出话的意思,大笑着称赞他说得好。高澄又说“:这句话太含蓄,应进一步明白指斥。”杨忄音应声说道“:魏收在并州写了一首诗,对着众人读过,说:‘就是打着我的从叔魏季景,逼他拿出六百斛米,他也不理解诗的含义。’这句话远近都知道,我不敢随便乱说。”高澄高兴地说“:我也听说过这件事。”众人都笑。魏收虽然自我申辩,却不再否认这件事,他终身都以此为病。

    侯景叛魏入梁,侵犯南部边境。高澄当时在晋阳,命魏收写下五十余张的一篇檄文,他不到一天就写完。朝廷又要送给南梁檄书,让南梁朝廷送给侯景。魏收刚入夜执笔起草,三更就已写完,文章写满了七张纸。高澄很赞赏他。魏孝静帝曾在秋季举行射箭,让群臣赋诗。魏收诗的末一句是:“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高澄非常欣赏诗的雄壮豪迈,对周围的人说:“我朝现在有魏收,便是国家的光彩。雅俗共赏的文章,析理通达,气势纵横。我也让邢子才、温子升不断写作,才情词气都赶不上他。我有时心有所思,忘了而没有说出,说出来了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