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_卷五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十 (第11/11页)

,说晋迁至江东,天子的车驾只有五辆,尚书令建平王刘宏说:‘天子的车驾有八十一辆,含义包括九国。三十六辆,是没有根据的。江东只设五辆,勤俭但不合礼仪。但是帝王按规定所需要的旗帜的数目,以及皇冠上的玉石,都用十二这个数字,现在应该沿用,设车驾十二辆。’先帝平定南陈,因此袭用南朝的制度。现在根据往古的制度,天子出行时的大驾按照秦制,小驾依据宋法,以有差别。”炀帝说:“何必用秦时的制度!大驾三十六辆为宜,法驾为十二辆,小驾除去。”阎毗精心探究过去的旧例,都像这一样。

    长城一役,他总理其事。炀帝到北岳恒山祭奠,命他建立祭坛。不久,他任殿内丞,随从炀帝到达张掖城。高昌国国王到炀帝的临时住所朝拜,炀帝命阎毗持符节迎接,并将他护送到东都洛阳。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丧期未完,朝廷便命他复职任事。炀帝准备发动征辽战役,从洛口开挖渠道抵达涿郡,以通漕运。阎毗奉命督管这项工程。第二年,兼任右翊卫长史,负责营建临朔宫。大军征讨辽东时,他以原来的官职领武贲郎将的职务,负责炀帝的护卫。这时隋军围攻辽东城,炀帝命他到城下宣读朝廷的谕旨,敌兵的弓箭纷纷射来,流矢射中他乘坐的马,他面色不变,意气昂扬,大声宣读完了才离去。他又迁任为殿内少监,兼领将作少监。后来,又随从炀帝攻打辽东。适逢杨玄感反叛,炀帝撤军,他随军到达高阳郡,去世。炀帝极为痛惜,赠封他为殿内监。

    权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他的父亲权昙腾,魏时任陇西郡守,去世后赠封为秦州刺史。

    景宣少小聪明颖悟,有气概侠骨,同宗的人都对他惊异和叹服。十七岁时,魏行台萧宝夤看见他深感惊奇,上表请求朝廷加封他为轻车将军。萧宝夤失败后,他重归乡里。周文帝宇文泰平定陇右,提拔他任行台郎中。孝武帝西迁后,封他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后又加封为平西将军、秦州大中正。大统初年,他转任祠部郎中。他通晓用兵的方法,又有智谋胆略。跟随宇文泰攻克弘农,打破沙苑的敌军,他都冲锋陷阵。被任为外兵郎中,跟从开府于谨援救洛阳,他负责督促征收粮草,军队的供应源源不断。

    当时,洛阳刚被收复,准备修缮宫殿,他率领三千工役,先外出采运材料。适逢东魏军队到来,司州刺史元季海等人因敌众我寡,献城投降,因而道路被堵塞。景宣率领二十名骑兵且战且走,跟随的骑兵伤亡殆尽。他匹马单枪突破包围,手斩数名敌兵,飞驰而去才免于一死,到一户人家躲藏起来。他认为这样长久藏匿不出不是办法,便假托宇文泰的名义发布文告,招募五百多人,保卫宜阳,并扬言大军马上就会来到。东魏将领段琛等人率军队来到九曲,害怕景宣而不敢前进。他怕段琛弄清了自己的虚实,便带着心腹诈称前去迎接大军,因而得以逃回西魏。路上与仪同李延孙相遇,一起攻克孔城。洛阳以南的许多地方,很快表示归附。宇文泰留他守卫张白坞,统领东南的义军。东魏将领王元轨入据洛阳,他与李延孙等人率兵将王元轨赶走。因立功被封为大行台左丞。他又率军进驻宜阳,攻打襄城,一举克服,生擒东魏太守王洪显。宇文泰嘉奖他,将他调入朝廷,记录他前后立下的战功,封他为显亲县男,命他任南阳太守。南阳郡紧邻敌境,旧有的制度规定征集民夫守护三十五个军事据点,农桑因而荒废,而jianian诈刁恶之徒却乘机窃发。他上任后,将三十五处设防全部撤除,只修起城楼,准备许多战守的器械,盗贼因而销声匿迹,人民得以安心农桑。百姓赞美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宇文泰特意赏赐给他许多粮食布匹,以表彰他的才能。后迁任广州刺史。

    侯景献出黄河以南土地前来归附,权景宜与仆射王思政前来负责接收处理。不久,侯景又向南朝投降。因为恐怕东魏来收复侯景献出的土地,朝廷命景宣为大都督、豫州刺史,镇守乐口。东魏也派张伯德任刺史。张伯德派他的将领刘贵平率领本部人马和山蛮,多次前来进攻。景宣的军队不满千人,随机应变,奋勇反击,刘贵平被迫撤退。朝廷又授予他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颍川被东魏攻陷,宇文泰认为乐口等地的道路被敌兵切断,命令西魏的人马全部撤回。襄州刺史在撤退时,因部伍零乱受到惩罚。权景宣却号令严明,军旅整齐威武,所部全都撤回,因此受到奖赏。他仍留下来镇守荆州,同时,朝廷把亚鸟南的事情也全部委托给他。

    早先,南梁岳阳王萧鮞准备献出襄阳归顺西魏,便率兵进攻驻扎在江陵的梁元帝。萧鮞的叛将杜岸乘襄阳空虚突然进袭。权景宣便率三千骑兵帮助萧鮞。萧鮞因此将妻子王氏和儿子萧寮送给景宣以作人质。景宣又与开府杨忠进攻梁将柳仲礼,攻克安陆、随郡。过了很久,随州城的居民吴士英杀死西魏派来的刺史黄道玉,因而聚为贼寇。他认为吴士英不过是一个毛贼,可以用计谋赚取他。如果声讨他的罪恶,恐怕与他共同为恶的人太多。他写给吴士英一封书信,假称黄道玉凶恶残暴,将他杀死是吴士英的一大功劳。吴士英等人果然相信,便相率来归。他将他们逮捕杀戮,又擒获了他们的党羽。他又率兵进攻应城,攻克并俘获敌将夏侯珍洽。于是,应、礼、安、随等地全被平定。朝廷商议,认为他在南部边疆很有威望,便授予他并、安、郢、肆、新、应六州诸军事、并州刺史。不久晋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任为侍中,兼督领江、北司二州诸军事,晋封爵位为伯。唐州蛮人田鲁嘉自号为豫州伯,引来齐兵,祸害当地百姓。他领兵将田鲁嘉俘获,把他占领的地方设置为郡。南梁定州刺史李洪远先降又叛,景宣厌恶他的三心二意,暗中派兵将他打败,抓获他的全家和将士。他侥幸脱逃。从此,蛮族首领都被震慑而归服,没有人敢再背叛。

    天和初年,朝廷命他为荆州刺史,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晋爵为千金郡公。南陈湘州刺史华皎率州投降,上表请求北周派兵援助。朝廷命景宣率水军接应。他来到夏口,陈朝的兵马已经到来。他因为受朝廷重用厚待,便骄傲自大,放纵自为;接受贿赂,为所欲为;指挥军队,朝令夕改。将士们十分愤怒,不肯听从他的指挥,更不愿为他卖命。两国水军一交锋,周军就败北奔逃,战船器杖,几乎全部丢失。这时卫公宇文直统率各路人马,因权景宣失败,想以军法处治。朝廷不忍心给他加罪,派使者到军中将他赦免。不久他有病去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