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战时盟约下 (第4/6页)
重大情况,他居然匿而不报,可是重大失职。 桓阶苦笑一下,道:“该县多受桂阳蛮民侵扰,昔年三任县令都是上任未过半年,便死于非命,后来就没人敢去了,已废置多年。” 我脸上一红,虽然我接管长沙郡已多日,但这个情况却才知道,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 杜袭道:“酃县的事可以缓缓再说。现在是如何应付江东的伏兵。”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徐庶身上。 徐庶道:“我看酃县和江东之兵是一件事。现在我们只要即刻派出酃县新任县长,前往赴任,此事就可以解决了。” 和洽道:“军师是说,让江东之兵知道我们对他们的谋划已有准备?” 徐庶点点头:“我瞧那朱然虽然年轻,却极聪明,只要酃县新任县长上任的消息传到他耳中,他就该知道,我军对他们的行动计划已有所防备,定然不敢继续实施这个偷袭的计划,很可能转而北上,与豫章周瑜军合,如主公所言,去袭击夏口城。那样虽然有风险,但黄祖却和今日之前的我们一样,毫无准备,成功的机也是很大的。” 桓阶沉吟道:“但这酃县县长的人选,却很难找,既要机警善辩,能审时度势,自如应付可能的意外事件,又需有治才,能迅速合当地的防御能力,才能退吴军,安地方。” 和洽身为镇军大将军府主簿,对人才情况非常了解,立即便道:“长沙目前没有这种全才。战乱之时,择要而选。我看这县长只要善于言辞,能惊退吴军即可,是否能治酃县,倒非重要。” 桓阶久管长沙人事,自然更是清楚,道:“阳士所言,也是道。” 徐庶道:“我有一人选,倒是符合伯绪的条件。”他在出派遣酃县县长的时候,就已有所思量。 和洽和桓阶齐声问道:“军师心属何人?” “正月时,赵楷先生荐来两位少年,阿杰已在军中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一位,却还赋闲镇军大将军府内,尚无任用。” 杜袭道:“军师是指那南阳邓芝?” “是啊,你们以为如何?” 和洽犹豫一下,道:“邓芝虽然有才,而且口才便给,不过是不是太年轻了?” 徐庶道:“那江东朱然不过双十年华,已然独当一面。邓芝比他还大两岁,如何就做不得这酃县之长?” 我点点头,心:“徐庶的眼光,真是锐利,倒和我不谋而合。” 邓芝果然极是合适,不过我是到那人日后作为蜀国代表,出使刚刚血战之后的仇国,居然能达成协议,奠定吴蜀三十年联合抗魏的合作基础,而且此后更做到蜀国的大将军,不管是口才方面还是治才方面,潜力自然极强,做一个小小的酃县县长,还不手到擒来?这般倒转推,比之徐庶差得远了,自然不值一。 和洽和桓阶互相看看,主公既然同意,他们便都再无异议。 杜袭盯着地图,忽道:“军师,吴军偷袭不成,必然死攻江夏,我们是否就在旁边观战?” 徐庶道:“子绪有何高见?” 杜袭道:“长沙既无危险,我们何不仍秉前议,择机偷袭江陵?” 徐庶踌躇道:“这我也不是没过,但一来,目下缺少统兵的将才;二来我军的兵力,实在过少,出征和防守,无法兼顾。” 桓阶道:“军师不必疑虑,我桓家三千精选子弟,可尽数听从主公调遣。” 徐庶道:“伯绪,你的心,我们早已尽知,但你家族中还有几位老人家…”说到这里,见诸人都在微笑,立刻住口,讶道:“难道你已经说服了他们?” 桓阶道:“唉,说来惭愧,我虽为桓氏之长,其实有些事情还是做不得主。不过,幸好主公今日见过刘度之后,顺便与我三位叔公晤,已然达成合作之意。” 徐庶心念电闪,张口结舌。 桓氏早有联姻之,只是阿飞一直没有松口,所以桓家对是否全力支持阿飞,内部意见一直不能统一。 除了主公做出让步,还能有什么办法? 杜袭道:“主公已同意阿袖姑娘嫁入王家…” 徐庶啊的一声,果然。 即使以徐庶的智慧,一时也无法适应这突然的变化,愣了半天,才道:“阿袖她同意么?” 桓阶不满地看他一眼,心:“男婚女嫁,父母做主。我和主公都同意了,还要问她做甚?” 我轻声道:“元直放心,我是亲自问了阿袖之后,才向伯绪的亲事。” 徐庶轻轻点一点头,眼光岔过别处。 他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难怪刚才见着阿叙,他似乎有些反常,看来,这门亲事,他也知道了。 夜深了。 众人都各自散去,预备明天的行动。 徐庶缓步走出郡府官邸,怔怔仰望着天。 天空如同被一个硕大的黑色幕布罩住,漆黑一片,没有半点光华。 “元直什么呢?” 徐庶回头一看:“主公…” 我哼了一声,道:“这儿一个外人也没有,你又何必如此?” 徐庶叹了口气:“主从之,岂可轻慢?” “难道为夺取天下,建立功业,竟连朋友也要踩在脚下,奴役使唤么?” “自古以来,莫不如此。不如此,如何能树立主公独一无二的至高地位?不树立主公的无上地位,又如何从心所欲地指挥千军万马?” 我忽然起当日在官渡,曹cao曾问我,为什么我一直称他曹丞相,而不肯叫他一声主公?言之凿凿,遗憾不满之意,是那么的溢于言表。心:“为什么在这些古人心里,只有主人和奴才的关系才是正常的呢?” “难道我们就不能首先做朋友么?”我苦恼地说。 “主公,争霸天下的人,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他们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