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_四大琴王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大琴王的故事 (第4/11页)

取走神农琴一事耿耿于怀,佯作不知,笑道:“笨鸟先飞,打旗的先上。晁兄议,正合我心。听好了。”陡然双手一振,积蓄已久的一股内劲撞入琴弦,琴声顿时大作。

    武之中,分门别派,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强身健体,克敌制胜。但各门各派的练法却绝不相同,各有巧妙。琴道虽不象武那般门户众多,却也是一项极其复杂高深的艺术。要成为琴道高手,天赋差了固然不成,便是错了曲子,也是无望。因此历代高明的琴师均择徒极严,纵然资质极佳,但若性情与自己这派风格不相符合,也断不收录。中国数千年历史,武名家浩如烟云,不计其数。琴艺宗师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便是因为琴道对人的要求更加苛刻之故。

    司马吟出身琴道世家,先祖中曾出现过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宗师。司马相如以琴得妻,娶了蜀中另一世家卓家的女儿卓君,传为一时佳话。但司马家的琴艺以潇洒疏狂为本,偏偏司马氏人丁不旺,数代单传,老一辈盼子成龙心切,下一代不免觉得肩担重责,压力巨大。循环往复,接连出了好几位或端凝厚重或谦谦温雅的一家之主。虽然勤奋用功,却再也不到家传美妙至极的琴艺了。

    司马吟极其幸运。他天赋过人是不消说了,司马家每代均是如此。而且他有两位兄长。这一点却是他祖父、曾祖难以比拟的。他比两位兄长只小三四岁,因此当兄长被逼苦苦习琴时,他只在一旁捣蛋玩耍,逍遥自在。等到父亲发现两个大儿子难成大器,再来教他时,他性格已成,对本派的琴道生出一种心心相映的感觉,似乎自己本就应该这种风格的琴技。他父亲为之欢呼,老泪纵横,以为祖宗显灵。其实那只是天道自然的一种必然。

    司马吟集数代灵气于一身,琴不过三年,已有所成。便拜别父母,傲啸山野,寻师访友。这也是他天性使然,无可厚非。然而,天道酬勤,此亦至。他少年成名,骄傲自满,于琴道的钻研就不如初时用功。幸而他出游不及一年便遇一奇人,此人琴棋书画,武功,无一不精。司马吟与他比琴,那人只弹奏半曲,已令司马吟拜服不已。及那人逐一演示百艺,司马吟更是五体投地,遂不顾家门教训,拜他为师。这一次也了三年。这三年之功却非昔日可比,一下山就获琴圣美誉,成为四大琴王之一。

    昔日司马相如家贫,卓君不以为嫌,毅然夜奔相随,二人相濡以沫,感情极深。后来司马相如作出《子虚赋》、《上林赋》等名篇,名气大升,被汉武帝召用宫中。地位一变,司马相如思也变,竟意欲娶茂陵女为妾。君悲痛欲绝,弹起悲伤的曲子,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司马相如听后深为痛悔,亦弹一曲回赠,表示决不辜负君。夫妻重新和好如初。君才思敏捷,抽暇将这两首曲子合编为一首曲子,取名《白头吟》,成为本家子弟必之曲。

    近年司马吟与与晁中等人论琴,每次弹奏的都是《白头吟》。这首曲变化精微,司马吟每年都有新的领悟,威力甚强,和韩娥的《广陵散》、薛黯的《梁父吟》、晁中的《单鹄寡凫》并称武林四大名曲。

    晁中自恃一年来功力大进,对《白头吟》又极熟悉,当下凝神运气,与他琴声相抗,心中信心十足,居然并不出声干扰。

    琅琅琴声中,司马吟笑道:“这一年我又悟到一些新玩艺,不敢隐技自珍,请各位赐正。”右手五指疾奏,口中忽狂歌道:“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他只唱了两句,薛黯和韩娥已变了脸色,急运功凝守心神。晁中心头一震,了起来:“八月初九与他相见,他奏琴三次,也同时吟唱了三首歌。我还道他是狂士风流,原来是他另练的一门奇功。”

    四人比琴,并不禁止以内力相攻,守方或吟或啸,或歌或舞更顺其自然,任由施为。但几年来从无攻击方忽伴以歌声增加威力。司马吟唱的这首《古歌》,表达的是远方的游子思念亲人的痛苦心情,凄凉的诗句被他唱得舒卷自如,狂气多于悲声,恰和凌厉的琴声配合,形成强大的压力,挤着,推着,涌入晁中的耳中。

    薛黯和韩娥暗暗赞叹司马吟的才气,这路琴歌合一,实为武异天开之作。二人一面凝神守御,一面仔细聆听,随时以本身所与之印证参照。

    晁中身处漩涡中心,渐觉吃力。这时司马吟的《古歌》第一遍唱完,中间一顿。晁中觅此良机,立刻伸手去摸背囊,准备以自己所新悟琴道与他印证比较。他和韩娥薛黯司马吟三人不同,几年来每次比武较技,他不喜欢吟啸歌舞,抵挡不住时便取琴而奏,扰乱对方。

    手刚触到布囊,忽然又是一震,醒起神农琴已被司马吟带走,自己哪里还有琴呢?

    司马吟《古歌》再起,变化剧增。他初唱《古歌》,虽然打得晁中措手不及,但他对其中的窍要也不是完全掌握。此刻信心树立,技巧更加娴熟,内力激荡于琴歌之中,大有居高临下,势在必夺的气势。

    晁中见司马吟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愈愈怒。他本已支持不住,这一发怒分心,更是难敌。又过片刻,蓦地里大叫一声,口中鲜血狂喷,向后便倒。

    韩娥惊叫一声:“晁哥,你怎么了?”晃身飞来,抢着扶住他身子,左手按前心,右手贴后背,同时输入一股内力,助他调息疗治。

    司马吟轻叹一声,脸色如月色般惨白。他这一路琴歌疾攻,内力消耗甚大。但最令他伤心的,还是韩娥这等毫不掩饰地对晁中的关心。

    忽听薛黯厉声道:“什么人?”

    远处有人“噫”一声,道:“老夫张晋。阁下耳目好灵,莫非是琴痴薛别驾么?”

    薛黯一惊,来人竟是曹cao身边第一高手傲棍张晋。他冷冷道:“四大琴王聚雁门山,今夜恕不接见外人,前辈请回罢!”

    张晋道:“难得此等良机,四位何必拒人千里?”他来得好快,初时尚在半腰,一应一答间竟已将至山巅。

    晁中沉声道:“他是来找我的。”挣扎欲起。韩娥忙扶住他,道:“晁哥,你刚吐了血,千万不要乱动。放着小妹和薛大哥在,莫说一个棍王,便再加上刀王、枪王,武林三王齐至,也决不能伤你毫发。”说着,狠狠瞪了司马吟一眼,取过晁中背囊给他当枕头,让他躺好,扬声向薛黯道:“薛大哥。”

    薛黯取过身边四尺号钟琴,放置膝上,一弦,左手轻按,右手洒洒而奏,琴声清越脱俗,令人心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