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_四大琴王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大琴王的故事 (第2/11页)

寥数家而已,不免要大惊小怪了。”

    司马吟道:“闻说曹cao善于治国,怎如此?”

    晁中道:“这倒不假。若非曹cao治,许昌今日仍是一片废墟,连人都不有一个。”

    司马吟道;“曹cao待兄不薄,兄又如此推崇于他,为何兄连夜出逃呢?”

    晁中举杯,道:“小弟夜奔,途中并无耽误,司马兄远在千里之外,如何知晓?又怎么这般迅捷赶上小弟?”

    司马吟见他改变话题,知道他还不愿实说,举杯与他相碰,笑道:“晁兄又来取笑我了。你去哪里,我难以得到消息,也没兴趣知道。但韩娥妹子一动,我立刻就跟来了。”

    晁中一饮而尽,道:“司马兄襟怀坦荡,令人佩服。不瞒老兄,我今次北上,也是为了一个心中难忘的人。”

    司马吟杯子正要递到嘴边,听到这儿不由停住,道:“晁兄也有钟情之人么?哪一家的女儿有此幸运?”心:“此人眼高于顶,连韩娥那等举世无双的美人都不放在心上,他也有念念不忘的人?”

    晁中低叹一声,道:“司马兄,世人无知,似小弟这等聊识琴艺皮毛,滥竽充数之人,居然被尊为琴王。小弟每每念及此处,心中十分惭愧。其实,天下更有胜我十倍者,只是造化弄人,致使贤才弃野,明珠暗投。”

    司马吟把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酒水四溢。他生气道:“四大琴王齐名武林,你如此说,那是说我等皆是鱼目混珠了。我倒不服,天下高人,还有谁的琴艺能胜过我们四人?”

    晁中伸手在怀中一摸,抽出条白绢来,递给司马吟。司马吟把那白绢展开,只见白绢最右方有五个篆字“胡茄十八拍”道:“晁兄自创的武功么?”细看片刻,脸色一变,双目精光厉闪,急急看完,将白绢塞入左袖,拂开桌上酒壶酒杯,取出绿绮琴,便即旁若无人地弹奏起来。

    晁中默默倒杯酒,静静欣赏。只听得数声,心中已是凛然,暗:“此人家渊博,乃是琴中狂士,这乐曲却正对了他的脾胃。”

    但闻琴声初时清清亮亮,极是动听。不久忽转凄凉,司马吟双眉忽扬忽落,似是颇为奇怪,却又竭力忍住。又过一儿,司马吟双颊泛起血红之色,双眉再扬时,突然轻啸一声,纵声唱道:“可怜颜回早亡命,教人思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留得贤名万古扬。”

    说也奇怪,他歌声一起,脸色立刻宁静,变回从容自若,一副风流才子的本来模样。当他唱到“万古扬”最后一个“扬”字时,正好弹完最后一个音节。

    晁中鼓掌而赞,由衷道:“妙哉!好个《孔子叹颜回》!此等绝曲,正该这等好歌为伴,琴歌相得益彰,司马兄真知音人也!”

    司马吟一把揪住他,颤声道:“这曲是谁作的?快带我去见他。”

    忽听酒馆外有人阴恻恻道:“好曲子!里面可有晁少侠吗?我郭南久慕高名,请出来一见。”

    晁中挺身而起,了一,附在司马吟耳旁道:“此曲乃胡茄十八拍中一拍,从北方匈奴传入中原。作者是我恩师之女。我若有不幸,请司马兄代我去见她,把神农琴交给她。”他一边说话,一边解下背囊,放在椅上。

    司马吟大吃一惊,顿时起:“不错。晁中曾随蔡邕先生琴,难道那才女蔡琰还在人世?”

    蔡邕是汉末著名音乐家,琴艺高超,曾创作了《河间杂曲》、《蔡氏五弄》等乐曲,并著有《琴赋》、《乐音》等名作,乃是琴道宗师。其女蔡琰更青出于蓝,十余岁时技艺已超越乃父。可惜天妒才人,先是蔡邕受董卓之累,惨遭杀害,接着蔡琰的丈夫卫仲道于新婚次年病故。蔡琰忍痛节哀,返回故里陈留。不料正逢南匈奴大举进犯中原,逃难途中被匈奴左贤王看中,掳入北方。屈指算来,至今已有四年之久。

    司马吟暗:“四大琴王每年一聚,本是迫于无奈,我等三人皆有不得已原因,惟有晁中从来不透露半点他投靠曹cao的缘由,难道…”

    一念未已,晁中已走出门外,笑道:“晁中何德何能,竟蒙北地刀王宠召,幸何如之!”

    门外一处平地上站着一个瘦长身材的灰衣中年汉子,见晁中出来,斜睨他一眼,道:“你就是赤蛟门的晁中?”

    晁中道:“正是。郭将军有何见教?”

    中年汉子阴:“你对我的身份很清楚嘛!不过,我郭南并非以军中身份来你。”他一指身上灰衣:“近年盛传武林七王之名,枪王和棍王我都过,你们四大琴王中的拳王薛黯薛先生是郭某的同僚。这三位盛名之下,实有惊人绝技。郭某佩服。今闻少侠北来,果然鞭力沉雄,心中仰慕,特来请教。”

    晁中心:“他消息倒灵,我打死那三名曹将不过半个时辰,他居然已验过尸首,追到这儿来了。”他初入赤蛟门之时,就知道南有枪王赵松、中有棍王张晋,北方便是这刀王郭南。这三人威震武林数十年,名声赫赫。近年四大琴王崛起,又加上每年一次的神秘聚,喧宾夺主,名气扶摇直上,已有盖过原有三王之势。但晁中心知肚明,老三王俱怀不凡武功,四琴王中除薛黯以外,余人单凭真实武功,多半非其敌手。他号称琴鬼,颇有主意,眼珠一转,道:“前辈既要指点晚辈,晚辈岂敢不遵。请问前辈如何比法?”

    郭南听他言语恭敬,枯瘦的脸上微现笑容,道:“郭某一生好武,与人比试最是简单,各人拿出自己最拿手的功夫,分出上下便罢。”

    晁中探手腰中,道:“如此晚辈得罪了。”红影一闪,嗤的一响,一鞭当头击下。

    郭南脸上笑意更浓,赞道:“爽快!”身形一挫,避了开去,却未拔刀。晁中唰唰唰,展开鞭法,心中狐疑:“他号称刀王,刀在何处?”郭南身上空空荡荡,怎么看也不象有兵器藏着。

    郭南连避九鞭,道:“赤蛟血鞭名扬中原,小伙子可别丢了赤蛟门的脸面。这等鞭法,如何称得上鞭王?”

    晁中脸一红,喝道:“且看这一鞭。”内力振处,长鞭竟似波狼形地向前推进,一圈接着一圈,带着尖锐的啸声,卷向郭南细长的脖项。

    郭南微微动容,一时瞧不清他的鞭路,只得疾退三步,暂避锋芒。晁中踏上一步,左手探出,握住鞭身,断喝一声,长鞭唰的一声,抖得笔直,化为一根丈二长枪,直刺过去。郭南一念轻敌,不防备他有这等妙招,微微有些慌乱,又退三步,老脸也不禁红了。

    晁中左手后抽,靠近右手,喝道:“前辈小心。”身子闪电般左转,长鞭飞将起来,呼的一声厉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