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_四新朋故友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新朋故友下 (第3/5页)

   现在小霸王孙策已死,江东对曹cao暂时丧失了威胁力,最大的敌人就转为了荆州的刘表。

    徐宣道:“是,回飞侯,长沙郡太守张羡仰朝廷之威,慕主公之名,特率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四郡归于朝廷。目下长沙使者已到达许昌。”

    我心中剧震,曹纯也放下蜜杯,趋身道:“徐大人,使者何在?”

    徐宣道:“现在府门外等候。”

    我道:“为何不让他们往尚书台去见荀军师?”你真糊涂,许都军国大计,曹cao全都委于荀彧一人。这么大的事,你不带他们直接去找他,跑我这儿干什么来了?

    徐宣道:“今晨属下见荀军师出津阳门而去,尚未回转都城。”

    哦,荀彧出了许都城?我心头一惊,这件事怎么没通知我这主管城防的司隶府?问道:“随行的都有谁?”津阳门是许都南城最西端的一个小城门,平时都不准许开放的,只有尚书台有权使用。

    徐宣脸色有点不太自然起来,道:“荀军师嘱咐,他此行只是去探一位老朋友,不必让其他人知道。所以只带了两名尚书台的属官,一位中兵都尉牛金大人,一位是吏部侍郎陈矫大人。”

    汉代的尚书,职责是给皇帝掌管书。由于曹cao独揽大权,尚书台实际就专为曹cao服务了。计有吏部(又称选部,主选用官吏)、左民(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主少数民族及外国事务)、五兵(主中兵,内兵,骑兵,外兵,都兵)、度支(主军过计支)等五曹尚书。

    荀彧深得曹cao信任,除在军中担任参谋部首席参谋长中军师这一职务外,在许昌还肩负代尚书令的重职,该管五曹尚书。战乱年代,能干的官吏目前大部分都在军中效力,尚书台五曹尚书都空缺着。吏部侍郎是吏部尚书的属官,中兵都尉是五兵尚书的属官,现在中间断了一层,所以他们实际就是代尚书令荀彧的直接下属。

    陈矫因为办事干练得力,很快就成为荀彧喜欢的属官,到哪儿都带着他去。中兵都尉牛金则应是尚书台派遣保护荀彧安全的武职官。

    我心中释然,既然是荀彧让他不说,那就没什么了。

    “好,那快请长沙使者进来吧。”

    徐宣应了一声,快步出去,不一儿引进一个人来。

    “禀飞侯,这位便是长沙使者徐庶先生。”

    他身材太过高大,让开得又有点慢了。我一眼扫去,刚看到对方一身白衣,还没认清人什么模样,听他这么一介绍,徐庶?!心头一凛,立刻从椅上蹦了起来,跳脚上去,握住他手,连声道:“徐先生,原来是您啊,久仰久仰。”

    那人正是徐庶,见我如此客气,不禁也是一呆:“飞侯错爱。”

    我拉着他,牵到我身边的胡椅坐好,仔细打量他,心:“长得没出乎像,很潇洒智慧的。就不知道你现在懂不懂八门金锁阵的奥秘。”一见到他,我就记起池早那混蛋来“对了,等儿让他过来陪酒。”

    池早自打回到许昌,天忙乎,比我充实多了。我找他几次,派去的人都是空手而回,不是说池先生又去某地为人看病去了,就是去某药房访医友了。搞过几趟,我也烦了,就不他了。今个徐庶不期而至,顿时就到:“这可是池早的偶像之一。”

    徐宣和徐庶交换一个眼色,道:“飞侯,那么属下先告退了。”

    曹纯忽道:“现在什么时辰?”

    徐宣道:“回曹侯,已近午时。”

    曹纯立刻站起,道:“贤弟,我起一事,还需先去交代,这就告辞了。”

    我忙起身道:“子和兄,这么晚了,一起吃饭再走?”

    曹纯道:“你我兄弟,何需客气?你先忙正事。见着阿樱,告诉她我这次实在是没时间了,下次回许都,再品尝她的手艺。”

    我见他眼角眉梢似乎微有焦急之色,不知道他突然到什么急事,徐庶坐在一旁也不便问,就道:“好,那我送你。”

    曹纯边走边道:“不用,我和徐大人一起走就好。”

    我也不勉强,道:“好,那么小弟祝子和兄一路顺风。徐大人,代我送曹侯出去。”

    徐宣应诺一声,侧身让曹纯先过,跟着出去了。

    我转过身,又一屁股坐下,道:“徐先生,咱们接着聊。”

    徐庶暗暗称奇:“此人竟然毫无一点官架将威。”笑道:“真不愧是飞帅,直爽坦荡,豪气过人,我徐庶佩服。不过在下只是一无名之士,飞帅何以知道贱名?”

    我见他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心下也是感慨,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三国里面,你是有真本事的,除了运气欠点,打仗我看不比诸葛亮差多少。不过你现在自己只怕也不知道能闹出多大的事来。说到你的来历将来,我比你清楚啊!”微笑道:“徐兄为报朋友之仇,杀死颖川三霸;又不弃高堂,冒被捕捉的危险携母奔逃。孝义双全,可感天地。阿飞我那时游荡江湖,只恨没能早日与仁兄相识。”

    徐庶也颇为意外,心:“这个人真真不简单。”道:“那都是徐某年幼气盛,让飞帅见笑了。飞帅…”

    我截断道:“哎,徐兄你是我尊敬喜欢的人,叫我阿飞。”

    徐庶点点头:“阿飞兄,我此来是向朝廷请求援兵的。”

    我道:“愿闻其详。”心:“南方四郡?那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战场?”

    许昌城东南三十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做梅杨村。村子很小,稀稀拉拉就四五十户人家。村长梅大爷据说跟本朝太尉杨彪沾点亲,油水又少,刺儿还很多。所以除非朝廷颁布公开命令,城中各有司衙门平日都很少上这儿来敲诈勒索,即使偶尔来了,也都自觉,干完正事就直接走人。因此虽然是战乱动荡时代,梅杨村的乡亲们日子过得却都平静从容。

    村子正北口上是个小山丘,再过去是条数丈宽的小河,唤作小杨河,村里人不识字,称为小羊河。河上有座一人来宽的小拱桥,原来没名字,后来大家一商量,就叫它老羊桥了。

    这日清晨,天刚麻麻亮,杨三就被一阵嘈杂声给惊醒了。

    村子里没有起这么早的,他揉揉眼,眯眯天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