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丁一之旅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标题释义

    所谓“丁一”既可入乡随俗认作我一度的姓名,亦可溯本求根,理解为我所经历的一段时期,经过的一处地域,经受的一种磨难抑或承受的一次担负。这么说吧,在我漫长或无尽的旅行中,到过的生命数不胜数,曾有一回是在丁一。丁一之旅纷繁杂沓,尘嚣危惧,歧路频频,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如今远在史铁生,张望时间之浩瀚,魂梦周游,常仿佛又处丁一。所以想写写那一回的感受——算不上小说,更未必够得上文学,最可以曲为比附的是回忆录;就比如“A在某年某月”“B的某种生涯”“C的某地之行”本文取题即为“我的丁一之旅”

    但有一点说明:当时并无著述之念,故未留下任何笔记实录,如今经生隔世再看丁一,难免会有张冠李戴记混了的地方。

    引文与回想

    “太初,上帝创造宇宙,大地混沌,没有秩序。怒涛澎湃的海洋被黑暗笼罩着。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后来,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吹进他的鼻孔,他就有了生命。”(《旧约·创世记》)归根结蒂我来自那里。生命,无不源于那时。

    “后来,主上帝说:人单独生活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合适的伴侣…于是主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了各种动物和飞鸟,把它们带到那人面前…但是它们当中没有一个适合作他的伴侣…于是主上帝使那人沉睡。他睡着的时候,主上帝拿下他的一根肋骨…用那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把她带到那人面前。那人说:我终于找到我骨里的骨,我rou中的rou…”(《旧约·创世记》)亚当和夏娃就是从那时起相互区分,也是从那时起相依为命。

    那时,在那个园子里,男人亚当和女人夏娃都是光着身子,但他们从不觉得羞耻。然而,某日黄昏“他们听见主上帝在园子里走,就跑到树林中躲起来。但是主上帝呼唤那人:你在哪里?他回答:我听见你在园子里走,就很害怕,躲了起来,因为我赤身露体。上帝问:谁告诉你,你光着身体呢?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了吗?那人回答:你赐给我、作我伴侣的那女人给我果子,我就吃了。主上帝问那女人: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她回答:那蛇诱骗我,所以我吃了。”“后来,主上帝说:那人已经跟我们一样,有了辨别善恶的知识;他不可又吃生命树的果子而永远活下去。于是主上帝把他赶出伊甸园…”(《旧约·创世记》)

    就这样他们离开了诞生之地。

    就这样,我们从亚当和夏娃分头出发,像迁徙的鸟儿承诺着归来,我们承诺了相互寻找。

    就这样他们不得永生,故而轮轮回回,以自称为“我”的心流生生相继,走在这漫长或无尽的旅途中。

    心识不死

    如同水在沙中嘶喊,或风自魂中吹拂,虚无缥缈间凝聚起一点欲望——心识不死。我知道,我即将进入又一轮身形。

    轻轻地飘摇,浮游,狼动,轻轻地漫展或玄想…这期间似有个声音在说着什么,扬扬狼狼,若虚若在,听不清楚…抑或不过是一种意念,仿佛向往,又近乎恐惧…而当我轻轻地开始附着,或渐渐地感到沉重之时,虚无急剧变幻,缥缈骤然有形:一团曚昽辉耀的光芒似从一抽象之点豁然铺陈…

    紧接着一声余音荡荡的钟鸣,随之显现出亮白的窗纸、暗衬的窗棂、游动的光斑和树影,显现着四壁、屋顶、吊灯,以及一座古旧的时钟…于是乎由远而近我听见了丁一的哭喊,由虚而实,我看见了母亲的身影…

    初到丁一

    我进入丁一时他尚幼小,但非刚刚落生。此丁落生之初我还未到,那时求生的本能令他有何作为,须待我到来之后才有所闻——不过是哭嚎吃睡等等吧,无需赘述。

    我来了,他才睁开眼睛,准确说,他睁开的眼睛里才有了些成形的影像。那时的丁一就像一块原始僻壤,虽属蛮荒,却和谐自在,处处蕴藏生机。如今想来是我打破了他的平静。就好比搬进一所新居,我这儿瞧瞧,那儿望望,觉得一切都新奇有趣,于是得意忘形想放喉一唱。这下麻烦来了,我想的是唱,可他却哭,却叫“咿咿呀呀”不成曲调。这才提醒了我:丁一蒙昧未开,还是一片荒原。

    终于一天,他服从着我的意愿开始叫着母亲了;在他,这多属瞎蒙,在我则明确是期待着母亲慈爱的目光,和温柔的手指。他说不出整话,笨得一塌糊涂,我呢,干着急。我劝我不能急,我告诉我得等待,等到此丁各项功能都健全起来,譬如草木葳蕤丰茂,譬如繁花含苞绽放,那时才可指望他准确表达我的意图。我知道母亲也在等待。母亲一遍遍耐心地对他说着:“叫mama,叫呀!妈——妈,妈——妈!”试图从丁一之中唤醒我。其实我是多么想告诉母亲我来了我就在这儿,我多么想对母亲的呼唤做出回应呀,可是不行,我的回应必要通过丁一,可这丁尚处混沌,不能与我默契。我急得想喊,结果又惹得他哭叫,反让母亲心忧。没辙,真是没辙。我惟努力使他笑笑,使他胡乱向母亲挥动一双攥紧的小手。

    太阳,那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