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3/3页)
。” 娥说:“但这不是爱情吗?这完全可以是爱情。除了一个,剩下的,就不会是爱情吗?自欺欺人,完全是自欺欺人。只不过呢,那一个,被现实所允许了,剩下的却都不可以实现,因此叫作:不现实。” “但那都只是在现实里呀,”丁一说。 “是呀,”娥说:“在现实里,才可能有‘不现实’。” “而在戏剧中,”丁一说:“不就都…都是可以实现的了吗?” “是吧?”娥忽然间好像心事重重:“也许是吧,就像在梦里。” 丁一很是兴奋,但尽量压制着。 娥注意到了丁一的兴奋,却只报以淡淡一笑,甚至还有一点苦涩,或是讥嘲。但迅即,娥又扭过脸去朝向那一片渐渐熄灭着的城市,或渐渐活跃起来的星天,心魂像似陷入某些久远的事情里。 “嗨,那你说萨可不可以?” “萨?噢,她嘛…” “行吗,你说?” “你是说,戏剧?” “当然只是戏剧。” “《空墙之夜》?” “比如说,对,《空墙之夜》。” 娥以导演般的审慎,慢慢回想了一会萨;娥是见过她的,但形象已经模糊。 “那你该先问问她本人呀?” “先问你。” “我嘛…”娥从窗台上跳下来,踩着地板上依稀可辨的横线和竖线默默地走了一会,然后猛抬头说:“行,我没问题!” “喔,你够厉害!” 但我看得出,娥的脸上仍有一丝讥嘲、隐笑,甚或是玩世不恭。 娥说:“我是想呢,说了半天咱总不至于叶公好龙吧?何况又是一部多么精彩的剧作!”娥似乎已从那久远的往事中挣脱出来,或是刻意要从那烦扰和苦涩中挣脱出来,因而更显得比往常干脆、豁达。 丁一说:“放心吧只是戏剧。” 丁一说:“放心,这里头绝没有性因素。” 娥说:“是吗?真要是那样我倒不放心了。” 丁一赶忙又说:“噢噢,当然也不是爱情。”“那就更麻烦了。既没有性也没有爱,请问您这戏剧是要实现什么呢?” 丁一张口结舌。我暗暗笑他:傻了吧?咱倒还不如实话实说! 娥说:“所以是不现实的实现,所以是不可能的终于可能,就因为那是人平时想要而不能要的,想说又不敢说的,是非凡的同时也是,危险的…” 标题释义 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秦汉的那一句诘问成了情种丁一之“欲爱多向”的理论资源,或道德支持。“既然爱情是人间最为美好的情感,为什么一定要限制在尽量小的范围里呢?为什么不该让她尽可能地扩大?缩小,限制,防范,只许她老老实实不许她乱说乱动,这哪里像是对待什么美好事物?简直是对瘟疫,对洪水猛兽!”——他把这一套经他简约了或丰富了的理论不断地跟娥说,跟萨说,跟自己说,跟种种类类的道德家和伦理家们说,实践证明这一诘问不仅有超凡脱俗之美,更有其颠扑不破之真。 因而,可以这样说:所谓“我的丁一之旅”既是这一句诘问的引发,又是这一句诘问的继续;既是我因之而有的一份惊诧,又是我由之而生的一种持续不断的热情,与盼念。或者这样说吧:“丁一之旅”既可能是我的前生前世,也可能是我的来世来生,但更可能是我行于某史,因闻此一诘问而激发的想象,而诞生的心愿。这心愿必将伴我生生世世,或这心愿即是生生世世之“我”这心愿比天长,比地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愿“绵绵无绝期”! 现在我可以说我在哪儿了。 现在我可以说,这千古行魂正行于何处了。 他既行于此史,亦行于彼丁,尤其还在秦汉的那一句诘问里。是呀是呀,我在我见我闻的一切消息之中,在我思我念的一切可及之处。而在另外的地方我遭遇陌生。或因重重隔阻,我遭遇迷茫。我遭遇着无限的围困。而恰是这无限的围困,使一缕不熄不灭的行魂成为可能,使这种有限的存在永恒地被命名为:我。 一点阴云 不过,在我看,理论或哲学,都只是在为自己的欲望或行为作释。“我思故我在”吗?其实是我在故我思!在,岂是你思出来的?而思,不过是这浩瀚并神秘之在的一缕微弱的传达,或表述。就说丁一吧,你以为他如此重看那一诘问,单是因其逻辑的无懈可击吗?没有的事!“生命之树常绿,理论往往是灰色的”这厮所以将那诘问奉为珍宝,肯定地说是因为:此中逻辑,正中此“风流班头”之下怀! 真有点迷途之旅找到了方向之感,真有点茫茫荒漠忽见绿洲的意思,自打获知上述诘问之后,此丁茅塞顿开,醒里梦里都在庆幸:咳咳,早点儿你可在哪儿呀?早点儿我咋就没想到你呢!甚至,醒里梦里他都在研究他的剧本,构思进一步的戏剧。于是乎,醒里是梦里一样的自由,梦里是醒里一样的真确,敞开的身心有如盛夏之晴空,湛蓝乎而明媚,清澈乎且辉煌… 但那一点阴云我还要请各位特别留意,即:不单《空墙之夜》的剧本他不给秦汉看,且凡及“空墙之夜”的种种设想他也从不对秦汉说。——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也曾提醒丁一,这事你咋不跟秦汉说说呢?那厮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给人的印象是杂事缠身,一时疏于周到。——您信吗,各位?所以我说,这只多情的“蝴蝶”之狭隘地扇动翅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知它正酝酿着何时何地的暴风骤雨,或给我的丁一之旅带来覆舟之危也真是说不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