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强敌丧胆 (第5/5页)
赵君武眼睛里发着光:“因为我知道你一定已把我当作朋友JD朋友!这两个字多么光荣』多么美丽。” 你若也想和陆小凤一样,受人爱戴尊敬,就一定要先明白一件事。 真正能令人折服的力量,绝不是武功的暴力,而是忍耐和爱心。 这并不是件容易事,除了广阔的胸襟外,还得要有很大的勇气! 屋子里布置得幽雅而干净,雪白的窗纸还是新换上的,窗外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窗台上摆着水仙和腊梅,丁香姨居然已能坐起来了,苍白的脸上已有了红晕,就像是要朵本已枯萎的花朵,忽然又有了生命。 这一切都是非常令人愉快的事,陆小凤的心情显然也比前几天好了些。 “我答应过你,我—定会再来看你Jo“我知道!”丁香姨脸上居然露出温柔的微笑“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她斜倚在床上,床上铺着刚换过的被单,她身上穿着温暖舒服的宽袍,袍子很长,袖子也很长,掩住了她的断足和断腕。 阳光穿过雪白的窗纸照进来,她看来还是那么美丽。 陆小凤微笑着:“我还带了样东西来!☆丁香姨眼睛里发出了光,失声:“罗刹牌?” 陆小凤点点头:“我答应过你的事,一定会做到,我没有骗你!” 丁香姨眨眨眼:“难道我又骗了你?” 陆小凤拉过张椅子坐下:“你告诉我,陈静静是你的好朋友,我可以信任她!” 丁香姨承认。 陆小凤:“她真的是你的好朋友?你真的能信任她?” 丁香姨转过头,避开了他的目光,呼吸忽然变得急促,仿佛在勉强控制着自己,过了很久,还是忍不住说出了真心话“她是个婊子!” 陆小凤笑了“可是你却要我去信任一个婊子!” 丁香姨终于回过头,勉强笑了笑:“因为我是个女人,女人岂非总是常常会叫男人去做一些她自己不愿做的事!” 这理由实在不够好,陆小凤却似乎已很满意,因为她是个女人,你若要女人讲理,简直就好像要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 丁香姨忽又问:“她是不是死了?” 陆小凤:“嗯!”丁香姨轻轻吐出口气,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刚吐出口浓痰。 陆小凤盯着她,忽然问:“你怎么知道她已经死了?” 丁香姨又转过头,轻轻咳嗽了两声,才缓缓:“我并不知道,只不过这么样猜想而已!” 陆小凤:“你怎么会这样想的?” 丁香姨:“你刚才既然那么样问我,可见她一定做了很多对不起你的事,对不起你的人,岂非是活不长的!” 这解释更不够好,陆小凤居然也接受了“不管怎么样,我总算已要回了罗刹牌,总算没有白走一趟!” 听到“罗刹牌”三个宇,丁香姨眼睛里又发出了光,看着陆小凤的手伸进衣襟里,看着他拿出了这块玉牌,眼睛里忽又流下泪来。 陆小凤了解她的心情。 就为了这块玉牌,她不惜毁了自己的家,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连自己的人都变成了残废。 这块玉牌纵然是无价之宝,可是幸福的价值岂非更无法衡量。 她这么样做是不是值得?现在她是不是已经在后悔? 陆小凤也禁叹息:“假如这是我的,我一定送给你,可是现在…” 丁香姨打断了他的话,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用不着解释,现在你就算送给我,我也没有用了!” 她的泪又流下,慢慢的接着:“现在我只要能看看它,摸摸它,就已心满意足!” 陆小凤也了解这种感情,立刻把罗刹牌送过去,丁香姨的友情却更加痛苦。 她已没有手,这块她不借牺牲一切来换取的玉牌,虽然就在她面前,她也没法予伸手来拿了,这种痛苦岂非已不是任何人所能忍受的,可是她却偏偏只有忍受。 陆小凤又不禁叹息,勉强笑:“我把它放在你身上好不好,拘;至少可以看得清楚些!” 丁香姨点点头,看着陆小凤把玉牌放上她的胸膛,含泪的眼睛里忽然露出种谁都无法解释的表情,也不知是感激? 是欣慰?还是悲伤? 阳光满窗,玉牌的光泽柔和而美丽,甚至还是温暖的。 丁香姨垂下头,用嘴唇轻吻,就像是在轻吻着初恋的情人。 “谢谢你,谢谢…” 她反反复复不停的说着,用两只断腕,夹起了玉牌,贴着自己的脸。 陆小凤不忍去看她,他记得她的手本是纤细而柔美的,指甲上总是喜欢染上一层淡淡的玫瑰花汁,使得她的手看来也像是朵盛开的玫瑰。 可是现在玫瑰已被无情的摘断了,只剩下一根光秃丑陋的枯枝。 玫瑰断了明年还会再生,可是她的手… 陆小凤站起来,转过身,突听“噗”的一声,一样东西穿破窗户,飞了出去,接着,又是“刺”的一响,一样东西穿破窗户,飞了进来。 他立刻回头,丁香姨用两只断腕夹着的玉牌已不见了,心口上却有一股鲜血泉水般涌了出来。 她嫣红的面颊又已变为苍白,眼角和嘴角在不停的抽动,看来仿佛是在哭,又仿佛是在笑。 就算是笑,那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痛苦的笑,一种甚至比哭还悲哀的笑。 她看着陆小凤,发亮的眼睛也变成死灰色,挣扎着道:“你…你为什么不追出去?” 陆小凤摇摇头。脸上只有同情和怜悯,连一点惊讶愤怒之意都没有。 丁香姨这么佯做,竟好像早已在他意料之中,过了很久,才黯然:“你是不是又被人骗了?” 丁香姨的声音变微弱:“我骗了你,他却骗了我,每个人好像都命中注定要被某—种人骗的,你说对不对?对不对…” 她说得很轻,很慢,声音里已不再有悲伤和痛苦。 在临死前的—瞬间,她忽然领悟到一种既复杂,又简单,既微妙,又单纯的哲理,忽然明白人生本就是这样子的。 然后她的人生就已结束。 一个人为什么总是要等到最后的一瞬间,才能了解到一些本来早巳该了解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