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4/7页)
能瞑目呢?”徐氏叹息着说。 “你听听皇上的圣谕,说严嵩‘力赞玄修,寿君爱国,人所疾恶,既多年矣’,明明摆着我们无时无刻想‘诬陷’严嵩的样子,气得你大哥说不出话来。”任传周说。 “皇上对严嵩的宠信已到纵容的地步,大哥觉得他很快就会东山再起吗?”徐氏问。 “他若东山再起,我们就完啦!”任传周忧心地回答。 这时,屋外响起脚步声,子峻从容地走进来。 徐氏看着这文质彬彬、器宇不凡的儿子,心中有着骄傲,也有着些许的遗憾。 在她生育的三男三女中,就属子峻最有将相之才。自幼他就聪颖过人,较之木讷老实的大哥更得老人家的宠爱,且可喜的是,他个性敦厚,绝不骄纵,与兄弟手足情深。 稍长,父亲忙于仕途,家中的一些大事就落到他的头上,比如护棺回松江府、处理乡里田税…等。子峻不但不负众望,达成任务,更努力读书,不靠父庇荫,举人、进士一路的攀爬而上。 可惜,碰到严嵩jianian臣当道,让他似锦的前程笼罩上一片阴影。先是科举,被迫韬光养晦,再来是逼亲,娶了茉儿。 茉儿堪称是个好媳妇,就偏有那种家世。徐氏犹记得,子峻娶亲前后的痛苦,甚至有出家当和尚的念头,而这半年来,虽然接受了茉儿,两人相处如夫妻,但子峻眼内的抑郁仍未散,他嘴里不说,但她猜得到他心里仍有太多不平。 子峻拜见父母后,任传衷篇口道:“你知道严家三堂会审的结果吧?” “早听说了,现在大街小巷都在谈。”子峻回答。 “只判严世蕃和几个爪牙流放,等于纵虎归山。”任传周摇摇头“不过,圣上旨意如此,我们也莫可奈何,为今之计,就是趁虎离京时,将他们的势力斩革除根,将来即使他们回来,也已大权旁落了。” “这八成是舅舅的主意吧?”子峻问道。 “没错,他可不想直庐坐没几天,又被严嵩拖下来。所以,从现在开始,御史们便加强弹劾,举凡和严嵩有关系的,只要是涉及朋党、贪污及买官者,一律降罪,这也包括所有的姻亲在内。” “我们任家也在名册中?”子峻马上警觉地问。 “你可是严世蕃的二女婿呀!你不知道那个大女婿已被拿下乌纱帽了吗?” “他是罪有应得,但我们和袁家又不同。”子峻白着脸说:“大家都应还记得,大婚之日,锦衣卫是如何列队,我们又是如何被逼的!” “但偏偏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这么想。”任传周无奈的说着,把桌上一册摺子给他看。 子峻逐行读下,陡地青筋冒出。这纸页上,先说任家娶严家女,攀援富贵,再说子峻破格升编修及关说子峰调回京城诸事,用词之煽动,教人气结! “简直是胡说八道!”子峻气得将摺子一摔“娶妻非我所愿,这高侍郎可以证明;升编修和关说是严嵩一厢情愿,我也及时阻止了,怎么能说我攀援富贵呢?” “的确是欺人太甚。”任传周点点头“我和你舅舅商量的结果,唯一能撇清的方法,就是…休掉茉儿。” 子峻的脑袋中闪过轰地一声。休妻?不!不能休妻,他有承诺,他答应永远不离弃茉儿的,而且…他也离不开茉儿啊…只是,这儿女情长之事,从来都启不了口!他紧咬着牙,好一会儿才说:“不…我不休妻。” 任传周瞪着儿子说:“不休怎么成?那不就表示咱们当初是心甘情愿的结这门亲吗?到时别说你了,恐怕连我这侍郎都要保不住。” “子峻,这桩亲事一直让你怏怏不乐,茉儿家犯大罪,你又有何不休之理?”徐氏也说。 “不!我不是袁应枢,绝不会在妻子有难时做出休妻之举,我的道德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子峻义正辞严的说。 “什么道德良心?这妻是休得有理,茉儿私自向严家买官和调职,就是犯错,你不罚她,人家就纠举你,你想清楚没有?”任传周不悦的低斥。 “茉儿是无心之过,她并不知道…”子峻涨红了脸说:“这…这就怪我管妻无方,我不能因此而休了她。” “你不休她,一旦摺子到御史手上,你的大好前程会被毁呀!你真要为个茉儿放弃出将入相的机会吗?”徐氏没想到儿子的反应会这么激烈,有些失措地劝道。 “爹,娘,孩儿相信三法司是公平的,没有人能因为我没做的事而定我的罪,我自会拿回我的清白,但不是以休妻的方式。”子峻更坚决地说。 “孩子,我明白你是重情重义之人,但…”任传周想再苦劝。 “爹,这就算我的劫吧!仕途官场也是有命数,我可以不要做官,但绝不屑成为袁应枢之流的人!”子峻完全不妥协地说。 那一夜,子峻无法成眠,但也不敢告诉茉儿这件事,只是默默地望着枕畔熟睡的她,直到天明。 任传周夫妻更是望着烛火到三更,并连连哀声叹气。 “子峻为人讲情义又耿直,茉儿再不好,要他休妻保自己,他也真做不来。”徐氏摇头说。 “他才入官场不过一年,很多想法还太天真,我实在不忍看他自毁前程。”任传周顿一下说:“看样子,得用你大哥的方法了。” “真的要这样吗?”徐氏皱着眉心问。 “我们得帮子峻越过这一层妇人之仁,将来他功成名就后,会感激我们的。”任传周语重心长的说。 还有,再娶个家世清白的新妇,让子峻能有真正恩爱和谐的婚姻才是对的,不是吗? 徐氏缓缓地点头,重复一遍“子峻会感激我们的。” 编修之职太过敏感,于是,子峻被调任到礼部,而他到礼部的第一件差事,就是随几个道士到京城北郊一座“玉虚观”中为皇上秋天的建蘸大典做准备。 明朝皇帝重礼制是闻名的,所以,礼部居六部之首,尤其是嘉靖朝,皇上特别爱拜神炼丹,一年四季大小禅仪不断,使得礼部权力大为提高。 因此,子峻管这庙观之事,虽然琐碎,却是走向内阁的一条捷径,严嵩和徐阶年轻时,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子峻实在很不想在这多事之秋离京,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小心地护着茉儿,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她。 但职务在身,不得不远行,少则十日,多则一月。 徐阶还特地找他去叮咛道:“你既不肯休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