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回深机密阱伏莽刺清官除暴安良 (第3/23页)
射,云层掩映,幻为霞绮,更有晴虹一道高亘天中,细雨蒙蒙,时随斜风吹到脸上,湿润润的,顿觉眉字清凉,暑气全消,胸襟为之一快。大雨之后,崖前平添了好几十处飞泉,凹处雨水,积为急溜,到处水声潺潺,与林鸟噪晴之声相应。方和新民说,景物清丽,为到任以来仅见,峰后之景必然更胜,欲命张福朝前探路,看由何处可以绕过,忽听左侧有人“哎呀”了一声。尧民听出是负痛的声音,疑心有人雨中失足坠崖,忙和新民走出寻视,见崖侧不远,上面飞瀑下垂,粗约二尺,下面是一小池塘,塘心深草多半枯焦。看神气崖上原有一条瀑布,下注塘里,因为天早日久,瀑布塘水相继干涸,经此一场大雨,崖顶积水,又复随流成瀑,所以塘里虽然有水,草却是枯的。方诧人声明在这里,怎的未见?新民连喊“人在哪里”也无应声。 三人正要顺路寻去,忽见塘中水草响动,先还以为水蛇之类,定睛一”看,新民眼快,首喊:“人在塘里,张福快些拉他上来!”张福用伞柄俯身拨草一看,果是一个身材短小的中年人,全身浸在水泥里面,想是口喊不出,知道有人救他,频频手足乱动,尚未身死。潭水本来不洁,倒处又有深草堆积,只半边脸被水泡住,上半身地势较高,不曾进水,所以没有淹死。唤了两声不答应,尧民命他脱了长衣鞋袜下去,拉起一看,那人耳目紧闭,周身泥水污湿,乍看貌相和打扮都像是个读书人。暗忖:避雨之前,老早看到崖前一带并无人行。料是受暑发了急痧,心中烦渴,神志昏乱,望见池塘,以为有水,意欲就饮,一个立足不住,跌倒塘里死去,被冷雨一激,才有了一线生机。见他气息仅属,不能言动,当时动了侧隐,忙命张福将身带暑药取出,与他闻上;旱后山中雨水恐怕有毒,不敢妄用,又塞了好些在他口内。待了一会,居然打了两个喷嚏,尧民知道有救,命将前心解开,自取制钱给他刮瘀。 正刮之间,瞥见那人口袋内有一封书信,虽然被水浸透,上面字迹仍可辨认。心想此人形迹可疑,恐他如此暑热急行,或者有什么紧要之事,顺手递与新民,轻轻撕去信封揭开一看,不禁大惊。原来那书信只是寥寥几行字,文既简古,书法更佳,大意说那人是接信人的救星,一到便可转危为安,还有两句隐语不知何解;称那人做星叔;信封上只“拜乞赐交三舍弟手拆”九个字,收受双方都无姓名。最奇怪的是,当天七月十四,发信日期是七月初十,地点是在秣陵,收信人却是福建,只没说出哪一县来;信上也有“星叔初十夜行,计程至迟望前可以及闽”的话。暗忖,古秣陵郡即今江苏常州府治,去此数千里,四天工夫,快马也不能到,这人怎有如此脚力?悄悄给尧民看了。尧民大是惊异,料非常人,急欲将他救醒。想起峰后有庙,正要命张福背往,恰值两个乡民在远处经过,忙命张福跑去唤来。一打听,村镇人家左近虽有,比较还是那庙最近,决计抬往庙中讨些水吃,给他把湿衣烘干,略微歇息,再行抬回城去调治。那乡民原是从镇上卖完柴草回头,只带着一条扁担和些草索,急切间找不到搭人的木板。新民出主意,叫二乡民各把身上短衣脱下,连同张福和自己的汗褂,用草索扎成一个软兜,将人放在里面,外用草索连头带脚套上几匝,将扁担从中穿过,才得抬到庙里。 新民说罢前事,又将那封信取出与良夫看。良夫见那信纸信封俱甚精雅,写作两佳,虽然被水浸过,因新民也是个名幕,揭贴挖补等手法均所檀长,再加天晴了好一会,纸已逐渐干透,除信封粘口水融,裂开数片外,信纸字迹依然完好。那隐语写在信的后边,乃“良冶莫致,前略未期,奈何”十个字,像是要找铁工铸什么器械,语气却又发愁难找好手,以致前此策略难于成功。一件铁器,何以看得如此重大,经时许久,竟会找不出一个好铁匠?又觉不似。三人俱觉别有深意在内,当时想它不出。一会,张福来报,那人二次服药之后,又给他喂了一些稀饭,神志业已渐清,只不爱理人,问话不答。适才衣服烤于,给他更换,他见钱物俱在,只没了那封信,嘴皮动了动,似想问话,又止住没说出来。临出门时,忽问:“将才进房看我的是现任官府么?”小的把老爷和钱师爷的官衔和姓名跟他说了,他也没托小的代他道谢,只说了句“难得”便把眼睛闭上,说话好似两湖一带口音,并请示行止。尧民见天已渐入黄昏,忙着进城延医,因见寒栖不俗,又是良夫的好居停,特写了五十两银子的香资,明日着人送来,并约定秋凉后常去公馆谈谈,彼此结一方外之交。寒栖合掌谢了。 良夫早经新民代东家致意延聘入幕,宾主均非庸流,用不着什么过节礼数。尧民更是爱才若渴,心仪已久,当时便请同行,良夫穷途之中得此贤主,自是高兴,又急于想知尧民所救异人来历,当时应诺。因是热天,无须多带行李,略带两三身换洗衣服,便即起身。病人始终闭目下发一言,仍由原来二乡民借了庙中一块木板抬送。寒栖及门徒送出里许,方始与良夫殷殷握别而去。 时已黄昏,晚烟四起,瞑色欲晦,走不多时,榕荫月漏,遍野清光,碧空晴弄,纤云不染,月朗星稀,分外高洁。一行趁着晚凉赶到镇上,雇好藤轿小驴。病人因乡民看出雇主大方,执意抬送到底,也没换人。进城时,早已万家灯火了。一到了尧民公馆,张福和二乡民相次先到,张福最先到家,一面命人去请医生,一面命厨房准备接风筵席,铺陈来客和病人下榻之所,然后迎上二乡民,引他们由后门进去,从优开发脚钱,将病人安置在花园闲房以内。尧民等三人跟着坐轿到来,先去花园看了病人,等医生赶到,看完脉象,开了药方,才往前厅人席欢叙,那病人原是冒着酷暑,晓夜赶行,途中染受山岚瘴毒,发了急痧,眼花寻水,误落泥潭。本已身死,后来吃暴雨崖瀑一冲激,虽然微微苏醒,但只心里明白,不能言动。尚幸为人机警,本质强健,闻得崖侧人语,强挣着喊了一声,总算五行有救,遇见尧民这样好人,偏又带有对症的急效灵药,经过两三番急救诊治,立即出死人生,脱离险境。尧民席散后,几番着人探视,回报面色已转红润,屡称口渴,想吃冷的,医生原令备有西瓜,下人切了端上。病人一路大吃,吃完又睡,始终不发一言。尧民命两个小厮用心伺候,不可稍有怠慢。宾主两人谈到夜阑,方行分手安歇。 尧民回上房时,天已三更过去,正拟顺便前往探看,刚一走进花园内,便见一个服侍病人的小厮如飞跑来。喝住一问,说病人二更时忽把两小厮唤至榻前,说:“我病已好了大半,现要关门熄灯安歇,你们自去歇息,明早再和你们主人相见,夜来不要进房惊扰。可到前面告知张管家,如有入来探看,可代婉谢回去。”那两小厮一名侍琴,一名侍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