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5页)
了两天两夜,真力消耗已然减半,这一加功施为,汗已顺颊流下。 翁如松看到两魔的狼狈情况,已意会到,可能已到了紧要关头,胜败就要判于顷刻。 他悄悄的站了起来,凝劲蓄势,紧张的等候有利时机。 他不能让松溪的往事重演于今日。 虽然他默查四周确无别人,但也不能不防。 然而,他的判断竟错误了。 钟霄和费无极虽已显出狼狈,却还有余勇可贾,依然仍在皎着状态中。 月亮似已感到不耐,悄悄的隐没了。 太阳却以焕发的姿态出现在东方。 另一行人,那是为了玉-,继起追踪的人,像江枫、罗信、彭冲,和他们的手下或同伴。 他们的脚程虽然无法和钟霄与翁如松相比拟,但是他们在江湖中,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 有了中间两天两夜的耽搁,理应也该追到了。 然而事实并不如想像的这么简单。 他们虽也展尽所能,急起直追,但因轻功相差悬殊,越追相距愈远,终至失去了前面两人的奔行方向。 其中最急的要算江枫。 她既悬念玉-的得失,更关切师弟的安危。 恶判官钟霄,她从没有见过,更不曾听人说起,便从他现身、夺宝、逸去所显现的功力和身法即可判知,是一个武功高不可测的人物。 貌相之狰狞,形态之猛恶,更不像正道中人。 虽说师弟的功力要比自己高强,但是否能敌得过那形似山精鬼魅的巨人,实在难说。 更何况还要从人手里夺回至宝。 她愈想愈觉可虑。 因此,她不顾本身的饥渴与劳累,拼命的加速脚程,向前急赶。 一路所经,尽是崇山峻岭。 翻过武夷山脉,方向有了偏差。 这样一来,那还能再追得到师弟和那巨人。 直到东乡,好实在觉得饥疲交加,不休息,再也支持不住了。 在东乡落店以后,她的神智反而冷静许多。 时间已经过了好几天,师弟如能得手,早就得手了,否则… 她不敢往坏处多想。 再说,就是要追,追向何方? 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她决定不再追踪师弟。 放弃追踪翁如松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追踪无望,另一方面,东乡地近鄱阳,使他联想到陷入山腹中的师妹若梅。 如今,彼此间的关系既已知晓,又那能不略尽人事,以究安竟呢? 她决定重上庐山,掘洞救人。 威镇八方罗信追踪玉-,到了武夷山麓,忽然住足不再前进。 倒不是巍峨的武夷山使他望而却步。 他隐身路侧,盘算着追,还是不追。 如果追,轻功较比别人差得太远,就这半天工夫,相去恐怕已在一两百里开外,再追只有再远。 追,实在是徒劳跋涉,希望难期。 纵然追到了,又能怎么样? 凭神行客彭冲的修为,在武林中,也是响当当的角色,可是在那巨人手里,被人像抡小鸡似的一下子就甩出去十多丈远,坠向山谷,生死不知。 自己和彭冲相比,仅止略胜半筹,纵然追上那个巨人,恐怕也只是平白送死。 就是那个随后现身的蓝衫少年,似乎也比自己强得多呢! 还有那个呼唤蓝衫少年师弟的中年妇人,看去是那么眼熟。 莫非是她已经脱困? 若果是她,追上去岂不是麻烦? 否则… “咳!”他暗中叹了一口气。 权衡得害,只有暂时放手较为有利。 就这片刻工夫。 他已看到九华二丑从面前过去了。 他虽心有不甘,却再没有勇气行动。 直到他的手下赶到,他才出来将他们唤住。 这个狡诈似狐的罗信,确是机警多智。 除去手下,所有的人都追下去了,独独不见华雨峰。 这一发现引起他的怀疑,也给他带来了另一种希望。 他匆匆的嘱咐手下一个叫塞上风于飞的,叫他继续追下去以外,便率领其余的人转身回赶。 他并且飞快的先行走了。 再说翁如松,眼看着两个魔头相持不下,心中至为着急。 他怀着志在必得的情绪,不免顾虑特多。 一方面,慑于两魔的威名和功力,恐怕贸然出手,必有不逮,反而误事。 一方面又怕时间拖长,节外生要,像在松溪一样,引来更多觊见至宝的人伸手劫夺。 他几次想要出手,终因迟疑不决,不敢行动。 时间应他焦急中慢慢逝去了。 拼斗中的两魔终于有了显著的变化。 汗流得更多了,前胸、后背、领口,都已被汗水浸透。 手在颤抖,身体敢有些摇晃。 翁如松又一次站起身来。 他奇怪,自己的衣服为什么也有些汗湿? 他不懂,也不愿多想。 两只精光炯炯的眼睛睁得愈来愈大,注视着钟霄和费无极,一瞬不瞬。 神采也愈来愈焕发。 钟霄和费无极此时就像患了严重的虐疾,颤抖、摇晃,愈来愈厉害。 太阳懒得再看他们的狼狈相,隐入山后。 两个魔头终于得到他们应得的下场。 在拼尽最后一口真气后,仰卧在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