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第1/2页)
第7章 阿竹在江南出生,这辈子是第一次回京城,对京城可是好奇得紧。只是她一个小‘女’童,没有人带出去,哪里可能一人出去?家里的那些堂兄们她不熟悉,见面只问个好,而且都要去族学上课,时间安排得紧,唯有自己爹是最闲且能带她出‘门’的人了。 如此过了一个月,严祈文终于兑现诺言。 正是‘春’光融融之时,微风煦和,阳光明媚。 用完早膳后,严祈文便让人套了马车,带阿竹从侧‘门’出去了。柳氏原本不赞成丈夫带阿竹出‘门’的,不过阿竹用她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在柳氏怀里蹭来蹭去一翻后,架不住她那股撒娇劲儿,只得无奈放行。 阿竹其实也有些纠结,过了年她就六岁了,但个子不长,‘rou’却长了一身,确实是个胖竹筒。纵观家里其他三个梅兰菊,青梅端庄秀丽、青兰俏丽活泼、青菊弱柳扶风,都是十分正常且有些纤弱身材的‘女’童,就她长得胖乎乎的,而且个子也比正常的孩子矮一些,让她担心这辈子的身高。 “阿爹,你抱得累不累?”阿竹体贴地问道,她爹是个文人,估计没有那么多力气抱她。 出了‘门’,到了北定街上,严祈文抱着阿竹在街上逛着,让马车停在街头一处专‘门’停放马车的梧桐树下。 严祈文笑道:“再累也抱得住我的小阿竹。” 阿竹有些不好意思地绞着小胖手,认真地道:“我虽然吃得多,但每天都坚持着消食运动,可是就是长这么胖。阿爹,我是不是很矮,以后会不会长不高…”她对这辈子的身高好担心,生怕自己长得比普通人还要矮,这就悲催了。 严祈文低头看着阿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顿时忍不住喷笑道:“是矮了点,不过没事,你娘亲小时候也是这样,又矮又胖。不过等长大一些就会‘抽’条儿了,届时会变成好看的大姑娘了,到时…”也该嫁人了。 如此一想,心中怅然。 他和妻子柳氏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柳氏是恩师的‘女’儿。父亲不喜他们生母,连带的也迁怒上他和大哥二人,除了老四严祈安外,根本不管他们这些儿‘女’,唯有祖父不偏不倚,但祖父最看重的唯有大哥严祈华,他反而是夹在后面顺带的。他自幼由祖父领着拜在恩师柳翰林‘门’下,与妻子柳氏相识,后来恩师去逝,留下孤儿寡母,待得柳氏及笄后,他便排除万难娶了柳氏。虽然家人最后同意这桩亲事是因为他此举赢得了好名声,在士人中颇有声名,不忘恩师,但在他心里却是真心实意想娶柳氏,夫妻俩也算是情投意合。 他们成亲至今已有十年,却只有一‘女’,心里说不盼个儿子是假的,只是无论和妻子如何努力,也不见消息,便也有些泄气,将所有的宠爱倾注在唯一的‘女’儿身上。可是也因为无子,便要受到家人的责难,往他身边塞人,他却是不乐意的。 因严祈文身上还有孝,倒是不好带‘女’儿去逛热闹的市集,带她走了两条街后,便又回到马车上。马车在那些热闹的街上慢慢驶过,只让阿竹偷偷掀车帘过个眼瘾,然后车头一转,便将她带到了香山的净水寺。 净水寺香火并不旺,平时香客也并不多,不过这里的素斋却十分有名,严祈文今日便带‘女’儿过来尝尝斋食,也算是对小丫头有个‘交’待了。阿竹虽然更喜欢热闹的市井,但也知道老爹身上还有孝,还是谨慎些儿的好。 严祈文自幼在京中长大,对这里可谓是熟‘门’熟路。小厮严顺早已派人去寺里打了招呼,待他们到了净水寺时,便有小沙弥出来引他们入寺,直到一处桃‘花’开得正好的院子里,来到一间简朴的香房中。 香房里已经摆好了素斋清茶,正好是午时,肚子有了些饿意,父‘女’俩饱了个口服。 净水寺的素斋素来有名,阿竹原不懂素菜能做成什么天下美味,但当吃了净水寺的素斋后,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及手艺,‘花’样百出,是她所难想象的,倒也算是开了回眼界。 “这笋子是取山上最嫩的‘春’笋,‘春’雨之后长得正适合的时候,便让人挖出来。”严祈文为‘女’儿科普“净水寺的大师用了特殊的法子将‘春’笋腌制保鲜,既保留了‘春’笋的鲜,又添了些别样的味道。还有这道‘春’雨如丝,用的是十种素材…” 阿竹听得认真,这些都是见识和学问,是她急需要学习的。古今文化差异太大了,并非拥有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