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事变太平庄 (第3/5页)
起来。 玄龙一面喘息,一面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上人阅信时的神色。只见上人在看开头两行时,先点了两下头,哦了一声,再看下去,脸色不禁变了起来,看到末后一页,不待全函看完,便一把将书团团成一团,纳入怀中,招手唤来一个沙弥,吩咐道:“将这位小施主带入本座禅房,本寺任何僧人在本座回寺以前不得入内。” 又转脸庄严地向玄龙嘱咐道:“小施主耐性稍等,贫僧去去即回,一切待贫僧归来再为详告。” 说完,不等玄龙置答,袍袖指处,人已像苍鹰一般直向前殿殿脊飞腾而起,眨眼之间,已经人影俱杳。 玄龙见状,失声惊叫道:“上人会仙法么?” 小沙弥只微微一笑,朝玄龙合掌躬身催请道:“请小施主即依方丈之命随小僧前去。” 玄龙点点头,跟在沙弥之后,绕过数重殿室,来至一处净室。沙弥将玄龙让进之后,顺手将房门轻轻掩上。门外廊上随即起了一种蹀躞之声,知道沙弥谨遵清净上人之命,尚停留室外,以防他人冒昧闯进。 这时,玄龙的小小心灵中,烦乱之极。他不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爹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那般失神不安,与平常判若二人?还有,他离家时,前厅那声摄人心魄的狂笑是何人所发呢?这声狂笑是否与他爹的变态有关?他爹为什么要写信给清净上人?为什么指定他送?又为什么要避开正门而舍近就远的打后山翻越?上人间信时的脸色为什么会一字数变?阅信后为什么那般匆忙而去?清净上人平时只知道他是一位有道高僧,想不到上人居然能飞,难道上人竟是野史中所描述的侠隐之流的人物?想到上人出殿时的那种神奇身法,玄龙稍为感到一点安慰。他想,他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大事,只要有上人这种身怀绝技的高僧前往,还愁不能诸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吗?他做梦也想像不到他爹本人就是一代侠隐,武功本领并不在清净上人之下呢!随后,他又想:清净上人为本寺之主,根本就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擅间他的禅房,为什么最后还要那般镇重交代沙弥?难道这次事件和他也有关系么?想到这里,心下甚为不安,从门缝中望出去,那个年才十三四岁的沙弥仍然在走廊上,四面顾盼,神色端重地背手踱来踱去。玄龙心里又想:“这位小师傅倒是个相当忠诚的僧人哩!” 因为一切均须等待清净上人回来之后才能分晓,再急也无用,一颗心遂也渐渐安定下来。到这时候,玄龙才有心思将上人禅房内一切布置打量清楚。 房中除一床一桌一椅一蒲团外,只有一个装满各种线装经书的竹制书架。壁上挂有一幅行楷长轴,上写着: 若顿悟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是为上乘禅此轴没有下款,想是上人亲笔书写。细看字迹,如龙蛇游走,潇洒挺拔之至,不禁暗暗钦佩上人不但精通武功和禅理,即便文才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呢。 玄龙在未得上人许可之前,不敢擅自去翻阅上人架上经卷,就这样负手在室内就目之所及信眼测览,已是耗去不少时光。玄龙偶尔回首望及窗外,发觉日已响午,正忧虑上人何以尚未返回之际,陡觉房门微一响动,室内已多一人。 玄龙由于事出突然,大吃一惊,定眼望去,原来是上人回来了。上人正端立在禅床之前,脸上一无表情地静静地凝视玄龙。 玄龙见是上人,不禁狂喜,如孺婴之见慈母,往上一跨步,便扑倒在上人怀里,双手紧紧揪住上人僧袍,仰头急急地问道:“我爹呢,上人?这是怎么回事呀,上人?我现在可以回去了么,上人?…上人,您能告诉我,我爹为什么会变成那般神魂不定呢?上人,您去我家时,看到些什么?我爹说了些什么?…我爹提到我么?他老人家吩咐了些什么来着? 上人,您怎么老是不开口呀,上人?” 玄龙一气问完最后一句,声狼已然流动得有些颤抖,几乎哭将出来。 清净上人在玄龙连珠发问当中,两眼一直平视窗外,直如未闻,直至玄龙问完了话,连连将僧袍摇扯,这才深深地一声叹息,先将玄龙推到竹椅上坐好,自己也将那只蒲团在禅床上摆正,盘膝坐定,闭目定了一会儿神,然后双目微睁,目中精光倏然一现,旋即隐去。又隔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朝玄龙发问道:“孩子,你知道你爹是何许人么?” 玄龙微一皱眉,旋即茫然地摇了摇头。 清净上人又叹了一口气道:“说来惭愧之至。老僧自许眼力超人一等,十数年来,居然未能识透令尊大人竟是当年威震川湘的‘盘龙大侠赵印清’。” 玄龙不由得失声啊了一声。 清净上人继续说道:“盘龙大侠当年行侠川湘一带的义行德举,老僧久已耳闻,而且私心仰羡之至,只是无缘识荆,当时也只遗憾罢了。之后,突闻盘龙大侠在痛惩武林败类,佛门叛逆,黑白两道闻名丧胆的龙虎僧悟戒后,不知为了何事竟然隐名埋姓,不知所踪。现在推算起来,那一年正是令尊迁居太平庄与老僧相遇的一年。老僧结识令尊大人之初,虽然不知今尊大人就是武林中人人景仰的盘龙大侠,但睹令尊大人步履沉健,双目有神,光华内蕴,虽然外表极其斯文懦雅,仍不免疑心令尊是武林健者。因此,曾几次以语言相探,但均未获得丝毫端倪。后见小施主日渐成长,虽然文才横溢,却无些许武功根底,便相信了令尊只是一个摄生有道的文士,并非武林中人。因为,老僧深信,令尊如为武术行家绝无任令绝学湮没之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