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3页)

  "是这样,两件事。一呢,你知道,全市的学教活动正在开展。可是,我总感到有点乱,没有具体的抓手,尤其是学习这一块。这样吧,你们党校组织教员编个小册子,不要太多,言简意赅就行!"王伊达把"赅"念成了"害"。

    "这个…行!不过…"

    "经费是吧?财政解决。不过时间上要快,一周行吧?"

    "有点紧,不过可以…

    王伊达似乎很高兴,攥着手,端起茶杯,从桌子后面踱出来,走到沙发前,坐下来,面对着吕专,放低了声音:"吕教授提副校长是…"

    "啊,有六年了。"

    "也不短了嘛!"王伊达用手点点茶几,道:"对党校的班子,吕校长可有什么想法啊?上次和宏生同志一道过去,时间紧,也没来得及认真倾听。"

    吕专耸了耸身子,沙发柔软,人似乎陷了进去。他努力地把身子往出抬,嘴上道:"对于班子,我的想法上次都说了,关键是办学方向。党校最重要的就是拓展视野,探索创新。"

    "这个想法我支持!"王伊达站起来,又回到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吕校长哪,宏生同志对党校的班子高度重视啊!我当然更是。坚持从党校内部提拔合适人选,这一直是我的观点,到现在也没改变嘛!可是…"

    吕专望着王伊达,只听到:"可是,党校内部现在也是很成问题啊…"很成问题?"吕专问。

    "是啊,很成问题。有些同志总喜欢搞些名堂。党校现在的局面,应该说来之不易。搞名堂能搞出什么呢?搞到最后,只能是断送这大好的局面哪!"王伊达叹了口气,"吕校长哪,我是党校的第一校长,总是想…

    这个你能理解吧?有些事,可能还得请吕校长在背后做做工作。"

    "我能做什么工作?"吕专一下子明白了,梗着脖子。王伊达摆了摆手:"你是党校的副校长,也是最有影响的教授,你的思想,能影响人哪!哈哈!最近,省委组织部将正式到党校搞考察,还希望吕校长…"

    "这个请放心。"

    "那就好!就好!"王伊达说着,站起来,从书橱里拿出《中国经济年鉴》,厚厚的五大本,递给吕专,"这个,我留着用得也少。你拿回去吧!也算是物以致用。"

    吕专用手接了,却道:"这…这不好吧?不过,既然王书记…

    那就…

    "读书人就是这毛病,见了好书,总是抑制不住。

    "还有…

    "王伊达从桌子底下,摸索了一阵,拿出个装着东西的方便袋,放到桌子上,"这个,也拿着。我用不着。"

    吕专一看外形,就知道里面是烟。王伊达不抽烟,谁还会傻瓜样的送烟呢?那么这烟?吕专说:"这个我不需要,王书记留着吧。书,我收了。"

    王伊达笑道:"我又不是向你行贿,怕什么?拿着吧。"又拿起方便袋,塞到吕专手里,同时向外面喊了声:"小齐,进来…

    小齐秘书进来后,王伊达说:"让我的车子送一下吕校长。"

    吕专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拿着书和烟,跟着小齐出来。一直到党校,吕专都在想着一个问题:王伊达为什么要找他?而且,这举动和说话,与平时都是根本不一样,甚至与一个市委副书记的身份也不太符合。吕专是做学问的,做学问最大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党校的班子,因为马国志的到龄,一下子从本来的平静变得微妙。王伊达副书记给党校常务的提拔,已经定了一个调子。这个调子,有利也有弊。利在将来主持党校工作的常务副校长,将会是一个从党校本身提拔起来的、懂业务的领导。既熟悉党校的过往,又明确党校的性质,这对党校将来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要从党校内部产生,势必会引起利益上的追逐。现在,党校有三个副校长,按理应该是丁安邦来出任常务。可是,这里面情况也很复杂,一是组织上到底如何倾向?二是其他人是否放弃?不倾向,不放弃,就意味着争斗。人事上的争斗,是官场最大的争斗。虽然看不见刀光剑影,但杀机重重;虽然看不到血流成河,但一样悲壮惨烈。吕专自己,从内心里是对这没有什么奢望的。但是,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也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人,很多时候,是被外界影响了的。很多的决定,很多的想法,都是外力干预的结果。党校内部就有不少的教授,劝吕专来竞争这个常务,说这是为党校长远大计考虑。甚至连周天浩也私下里赞成。妻子黄小雅更是不断地吹枕头风,说这不仅仅是职级的问题,而是能力与才能的体现问题,是对党校和家庭负责任的问题。吕专为此也头疼。但无论怎样,他都给自己定了个最后的原则:不刻意争取,不送,不托人。

    现在倒好,反过来了。

    吕专下车后,将书和烟直接送到了办公室。他将书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桌上,五大本,沉甸甸的,看着就让人踏实。烟是软中华,吕专看了看,又放进袋里。这烟他得拿到党校门口的店里,换上平时抽的红塔山。一条能换五条,也着实能解决相当长时间的食粮问题了。吕专烟瘾大,抽烟的量自然也大。但是,真正要他自己拿钱买烟的时候并不多。他的烟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三个研究生送一点;二是党校的学员给一点;第三就是一些熟悉的朋友也拿一些。他的不少朋友都在市里主要部门,混得人五人六,有模有样,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随便的,何况抽烟于己还有害。无论怎样,吕专在烟这方面还是很坚持原则的,就是从不索要。大丈夫不受嗟来之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