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诊断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4页)

。结果在大学里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和和气气的圣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常说:“咱们去找戴维·柯尔门研究研究,他会给咱们讲清楚的。”每次找他一聊,问题就解决了。

    按正常情况,经过他这一番努力,本来应该使他对别人产生一种友善感情,长期的锻炼和与人相处的经验应该能使他对天资不如自己的人产生一种同情心,可是他自己却从不敢肯定这一点。柯尔门感到自己内心仍然对智力不高的人有一种轻视的情绪。他把这种情绪掩盖起来,以铁的纪律和演戏似的表演来和它斗争,可是,似乎,这种情绪始终摆脱不掉。

    他选择了医科,一半是因为他已故的父亲是一位农村医生,一半因为他从小一直想做个医生。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了病理学,那是因为病理学在各专业中是最不出风头的专业。这是他同自己总克服不了的骄傲情绪作斗争的有意识的选择。

    有一阵子他认为他已经获得了成功。病理学常常是一种孤独的专业,和直接接触医院病人的那种紧张和压力是隔绝的。可是后来随着兴趣和知识都有所增长以后,他发现自己对高强度显微镜显露出来的秘密知道得比别人多,于是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又产生了轻视的情绪,虽说程度不是那么厉害,因为在医科这种行业里,他不可避免地要与许多智力和他不相上下的人接触。又过了些时候,他发现可以松口气了,把他约束自己的自我纪律稍微放松一些了。他有时还会遇见他认为是傻瓜那样的人——就是在医科里也还是有一些的。但他从未表现出来,而且有时发现和这样的人接触也不象以前那样使他不能忍耐了。在松下这口气来以后,他开始感到或许终于克服了自己的老毛病。

    他仍然很小心谨慎。经过十五年这么长时间的有意识的自我克制,习惯势力不是一下子可以甩掉的。有时他感到难以判断自己的动机是纯粹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由于在这么长时间内这样刻苦锻炼、修身养性所造成的习惯性动作的结果。

    因此,他对自己选择了三郡医院也发生了这样的疑问:选择这个医院是因为他自己真正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吗?一个中等的、二线的医院,没有名声和风头可言。还是因为自己下意识地感到在这里自己的骄傲感可以受到最好的压抑呢?

    在他寄出那两封信时,他知道这个问题只有时间才能给予解答。

    在伯林顿医科大楼第七层,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在窦恩伯格大夫诊室套间的检查室穿衣服。查尔斯·窦恩伯格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她作了一次彻底的体格检查,现在他又回到他的办公桌。伊丽莎白从半开的门缝里听他在说:“你穿好衣服来这边坐,亚历山大夫人。”伊丽莎白一边套上她的衣服,一边高高兴兴地答应:“我就来,大夫。”窦恩伯格坐在那里,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喜欢那些显然高兴自己怀了孕的病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恰好就是这样的一个病人。他想她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很称职的母亲的。她似乎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年青女人,不是一般所谓的漂亮,但是她那活泼的性格给她的外貌生色不少。他看了看他原来作的记录:她今年二十三岁。当他还年青的时候,每逢他给女病人检查身体,总谨慎地要一个护士在旁陪伴。他听说,有些医生没有这样做,受到了一些神经不正常的妇女说的很难堪的话的污蔑。可是现在他也不在乎这些了。至少,这是上了年纪的一点好处。

    他冲套间屋里喊道:“我看你会生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的。似乎没有什么复杂的情况。”

    “克罗森大夫也这么说。”伊丽莎白一边系着她那绿色印花布夏装的腰帝,一边走了过来,在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窦恩伯格又看了看他的笔记,问道:“他是在芝加哥给你看病的大夫,对吧?”

    “是的。”

    “是他给你接的第一胎吗?”

    “是的。”伊丽莎白打开手提包拿出一张纸条。“这里是他的地址,大夫。”

    “谢谢。我给他写信要你的病历。”窦恩伯格把那张纸条夹在他写的记录里。他就事论事地那么一问:“你的头一个孩子是怎么死的,亚历山大夫人?”

    “支气管炎。在她刚满月的时候。”伊丽莎白回答时也很平静。一年以前一提这话她就要哭。现在,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对那个损失带来的悲痛也就易于排遣了。但是这回她的孩子一定要活下来,这一点她是下了决心的。

    窦恩伯格问道:“那次接生正常吗?”

    “是的。”她答道。

    他又看一下他的记录。似乎是为了要把刚才那些问题引起的烦恼冲淡一些,他随便聊天似地说:“我听说你刚刚来到伯林顿。”

    “对了。”她很高兴地回答,并且说:“我丈夫在三郡医院工作。”

    “是的。皮尔逊大夫和我说过。”他一边写,一边问:“他喜欢这里的工作吗?”伊丽莎白考虑了一下。“约翰没怎么提。可是我想他是喜欢的。他在工作上是劲头很大的。”窦恩伯格用吸墨纸沾了沾他的字迹。“那很好。特别是病理科。”他抬起头笑了笑。“我们大夫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化验室的工作。”当这位产科大夫拉开他桌子上的一个抽屉时,他们的谈话停顿了一下。

    他取出一本表格来说:“提到化验室,我们得给你验一下血。”

    在他填写化验单时,伊丽莎白说:“我正想告诉你,我是Rh阴性,我丈夫是Rh阳性①。”

    ①Rh全文为Rhesus,摸nkey,意为恒河猴。人类血型中有Rh因子( )及(-)两种。

    他笑了,说:“我应该记得你是一位技师的妻子。我们得检查得彻底一些。”他撕下一张化验单递给了她。“你可以随便什么时候拿这张单子到三郡医院门诊部检查。”

    “谢谢你,大夫。”她把化验单叠好放在手提包里。

    在快结束这次谈话的时候,窦恩伯格犹豫了一下。他和一般大夫一样知道病人有时候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或理解得不对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管费多少时间,也要把问题解释清楚。现在的这个情况是这位年青的母亲失去了她第一个孩子,肯定对第二胎十分关切。窦恩伯格认为自己有责任解除她的顾虑。

    她提到Rh因子,显然这是她担心的问题。可是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真正的理解,他很怀疑。他决定用点时间来稳定她的情绪。

    “亚历山大夫人,”他说道。“我要求你在思想上弄清楚,即使你和你丈夫的Rh血型不同,也并不一定影响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