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拈花一笑 (第1/4页)
第五十九章 拈花一笑 梅无艳——这样出现了? 在我没有料想到的情况下,飘然而至! 我以为枫楼竹苑那一夜,在我收到那条千年寒滴泪时,是最后一次的见面——今日,他,竟像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了,出现在这固若金汤的山寨腹地! 出现得如此让人意外! 他是怎么办到的?是怎么进来的? 这山外有兵,层层包围;山内有贼,关关卡卡…他只身一个人,出现了? 还有那一凳、一几、一张琴,又是从哪里变来的? 他近了,近得离我们只有不到两丈远的距离时,我终于肯定,这不是我眼花下幻想的结果,而是他——真真实实地出现了! 在望进他眼里的那一刻,我,失神——在他的眼里,我看到了我自己,而那双眼,从他转身的那一刻,只盯着我,淡淡的烟雾在里面漫起! “你是谁?”有人这么问,像天边传来的声音。 自己怎么了,是被那琴音迷惑? 还是他的出现时自己心底深处久久的盼望? 记得在傲来居时,看到那同样打破世俗格局的建筑时,心里曾在进门前,紧张得心跳——记得初入摘星阁,在挑起纱帘入内的那一刻,看到门内人时云蓝衣时,心,重重地落下——而我,在这一刻,所有的前尘往事,似乎都涌入了脑中,仿佛闪现在眼前!是只有关于这个人的前尘往事,没有其他——再相逢,看到他的眼,心却在猛猛地抽痛,因为什么? 是因为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那些雾气,凝着水意,却让我跟着那水气,心痛——那是隐隐的泪? 我不相信那是什么泪,而他,梅无艳,何等人物,谁会让他眼中有泪? 那不是泪,只是雾气,是我许久不见他,猛见后产生的错觉。 “你到底是谁?!” 有人吼了一嗓子,我惊醒,自己许久未这样失神了,而没失神过的这段日子里,没有他在身边。 我看着一旁的楼山,突然笑,这一次,他这个莽人应该不会能再那么随心所欲、想怎么不讲道理怎么不讲道理了吧? 不过,他现在吼出的这个问题似乎是刚才他问过的?只是,没有人回答他,他才惊怒地吼叫吗? 他平日说话都是震雷的声音,这一吼,仿佛平地炸了一个响炮,但我的耳朵却奇怪地没有“嗡嗡”地在叫,是因为失神得太厉害吗? 却要感谢他这声叫,不然,自己还在懵蒙中。 “你,到底是谁?”楼山第三次问,却不是在大吼了。 他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后,便沉下声音,凝着嗓子在问。他的表情,似乎也在竭力克制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毛燥。 我想起,这个人,虽然外表粗莽,却是无比精明的一个人,他在试图让自己镇定吗? 高手只有在遇到高手时,才会不敢掉以轻心地发燥,会让自己以最冷静的心态来应付对方! 因为镇定才会让自己不至于犯下错,而在高手间,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是致命的! 他已看出梅无艳不是普通角色! 因为“踏雪无痕”的轻功境界,不是每个习武人都能练成的境界! 我在自己那个世界中,曾经在一些或一些传闻中,看到听到过这种描述——普通的轻功,是踩在灯泡(或鸡蛋)上,提起气,走过那些灯泡(鸡蛋)而灯泡(鸡蛋)不碎——这在寻常的人中,也有练到这个境地的,并且练得极为辛苦,除了得会调息内力会运气外,还得日日在腿脚上绑缚沉重的沙袋奔走苦练,往往普通人得练十余年才有小成。 而难一点的,是原地跃起——像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能“嗖”的飞上房屋,飞得越高,代表轻功越好,许多人,也只能飞起一两丈而已。在古时有侠客,也往往在翻越三丈高的城墙时,得靠百练爪勾住墙头,才能爬过去,而无法一跃而过。可见想跃得高些,也是难事。 再再难一点的,是蜻蜓点水——腾身,能靠脚尖点过树叶、花冠之类不可承重的东西,能连续飞纵,而这种功夫非常少见了。民国时期有个燕子李三,扶弱济贫,是当时侠名很威的英雄。他便是凭借此种轻功扬名江湖,得了“燕子”的封号,后来被同门陷害,无法完成宏图大志,英年早逝。 再再再难一点的轻功,是梯云纵——腾空连点自己脚尖几次,像踩梯子一样升高,不须凭借外物,却也无法持续太久,仅多是连点三四次。但这种功夫在我那个世界的现代生活中,更加少见了,甚至已被武林界列为了失传的绝学。 再再再再难的,要跳过几级去说,那是踏波而行——相传当年的达摩祖师在从天竺来中国传佛法时,曾遭遇过中国一些视他为外来物并充满妒忌的佛家人,暗里派了截杀他的杀手,重重阻挠他。而在其中一次脱出重围时,便使用了此功,但那也只是用脚尖点在了一根芦苇上,滑坡而行,成了千古的传说——“一苇渡江”但他也没有真正做到踏波不需外物借力的地步。 而梅无艳,使得却是太多练武人一生向往却无法企及的“踏雪无痕”! 试想一下,在新降的松软的雪地上走过,却不留下一点点踪迹,是想得简单,做起来是难如登天的事! 踏波尚且有水的浮力,虽然很小,却也是一种力,而雪上无痕,太难! 多少武林人士,尤其是那些成了名的老字号人物,穷其一生,也只能练到踏雪有轻痕的境界,那也得是有几十年的功力做基础。 人一生也活个百八十岁,却得花几乎一生的时间才能练到踏雪留轻痕。 而梅无艳,他做到了! 做到的竟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