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军功令》 (第3/3页)
还是锦衣卫,本身都属于监督机构的一种,但是,锦衣卫的权力,有扩大化的趋势,最后自身也变成了特权阶蕊当东厂、西厂、内厂什一…旧现以后,泣种监督。凡经宗今变味六事实上,任何凌沟洲律之上的监督,本身就是致命的。监督者本身也要接受别人的监督,否则,这种监督,就是弊政。 实际上,到明末后期,皇帝已经脱离了对东厂和锦衣卫的掌控。这种掌控,不是说皇帝没有权力撤换其首脑,而是没有办法改变其性质。锦衣卫和东厂都是特权机构。没有人信服他们。用锦衣卫来肃贪,结果锦衣卫比贪官更贪。用东厂来打黑,东厂自身就是最大的黑恶势力,谁打谁呢?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却又可以控制的监督机构,还真是不容易。 地位低了,监督不了别人,例如后世的某些监察机构,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哪里还敢行驶监督职权。但是地位太高,好像锦衣卫和东厂。自身的问题又是多多。中间的这个度,张准都需要好好的衡量。 同时,张准决定,吃限制一下军田的数目。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战士,尤其是军官,军田的数目增长很快。只要再打几次打仗,不用多久,就会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太多的军田,有时候未必是好事。随着军田数量的增加,军田的刺激性,显然在逐渐的减弱。张准试图给军田设置一个上限。民田每个人的上限是五十亩,那么,军田同样有上限,同样是五十亩。 如果某个,战士获得的军田奖励,超过了五十亩,怎么办? 张准提供了两条道路。 第一条,光鼻的退役。 如果选择这条道路,张准将会给他颁发一个大大的荣誉奖章,让他脱离部队,享受后半生。凡是达到这个条件退役的人,将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的后世子孙,也可以以此为荣,在宗谱或者是族谱里面,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第二条,继续服役。 这又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普通的士兵,需要直接参战的,时刻可能存在生命危险的。对于这样的战士,要将他们从前线撤下来,旧能的保存他们的生命。这些优秀战士的最佳位置,应该是新兵营的练教官。他的主要职责,已经不是直接和敌人交手。而是教导新兵们如何和敌人交手。 就好像是美国人的国会勋章获得者,在获得勋章以后,一般都会被要求从前线退下来,旧能的保证他的安全。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这是对优秀战士的一种保护。从军队建设的角度来说,这是经验的传投。可以将更多的优秀经验,传递给更多的新战士。 战场上的宝贵经验,往往是无数的前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无论多么先进的装备,都无法取代。一支优秀的军队,必然是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不断的积累、完善、提高自己的经验。几十年不打仗的军队,很容易变成空架子。 大明朝的三大营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前的三大营,战斗力相当的强悍,足可以震慑国内其他的军队小甚至是震慑北面的蒙古人。然而,随着三大营的参战次数越来越少,三大营已经完全成为摆设。就连朝廷自己,都不再相信三大营的战斗力。随着三大营和卫所兵的衰落,现在大明朝的军队,主要是招募来的战兵。 另外一种是高级的军官。一般来说,在热兵器时代,高级军官阵亡的几率不大,尤其是在己方的武器装备要比敌人更加先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继续服役,继续获赛功。如果选择这条道路,他们以后获得的,超过五十亩的军田奖励,怎么办? 张准同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方式。 例如,用特别的勋章来代替。勋章就好像是网络游戏里面的兑换物品,多少军田可以兑换一枚勋章。越是高级的勋章,需要的军田数量越多。又或者是,建造一个凌烟阁之类的所在,将立功者的名字刻印上去。又或者是允许立功者的家人,建立一座英雄牌坊,供大家瞻仰。甚至,允许立功者的家属,建立一座立功者的雕像,永远的存放下去。 总之,超出五十亩军田之外的奖励,不再发放军田,而是采取荣誉奖励的方式。至于每个勋章对应多少亩军田,进入凌烟阁需要什么条件,建立一个牌坊,建立一座雕像,需要多少的军田,这都是细节,可以在以后做出详细的规定。 设置五十亩军田的上限,并没有太大的阻力。因为,绝大部分的战士,都不可能达到五十亩军田的这个数量。而达到这个数目的,基本上都是军官,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从纪律的角度来说,军官们是必颍和张准保持高度一致的。 走过路过的朋友,请留下你的票票其他网站看盗版的朋友,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以,请在注册一个账号,给我支持!只要推后事如何,请登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