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有了老婆忘了娘 (第4/5页)
太史阑掀开青布。 “啊呀——”村民们长长的惊呼,回旋出低沉的气流。 那老者推开搀扶的人,快步上前,拿起罐子仔细一看,眼神一缩。 这个他今早亲自扔掉的罐子,就是他用了三十年的那个,罐口上他无意中磕破的缺口还在。分毫不差。 他见惯江湖把戏,以往这种大多是偷梁换日“恢复”的罐子已经不是原先那个,而且也需要道具,像这样随便在哪坐下,手没有任何动作,就能拿出原来的罐子,他从未遇见过。 “仙姑…”他直着眼,喃喃道。 太史阑垂着眼——总算遇上识货的,这要都认为不过江湖把戏,就麻烦了。 看出来这老者很有威望,众人一听他开口,怀疑神色顿去,都张大嘴看着太史阑。 “圣女光降,普济众生!”苏亚立即开始跳大神“我等奉圣女玉旨,特昭告明安等地村民,天公发怒,有惩北严,今明二日,沂河必溃!明安等地多善男信女,不涉jianian恶者,圣女垂怜,特予告知。诸地乡老,不得违背圣女令旨!否则必招灾祸,绵延承续!” “沂河…”老者仰望着太史阑“当真会溃吗…” 太史阑睁开眼睛,老者迎上她微褐色的眸子,微微打了个战。 “最后一次。”太史阑站起身“信不信——生死由人。” 她已经尽力,若对方顽固不化,她也不会圣母到跪求对方信任。 “信我,伤的或是这一季庄稼。不信我,死的却会是无数人命。”她淡淡道“孰轻孰重,自己选。” 顺手将罐子给抛了,她对苏亚道:“走吧。” 村人静默,看两个女子没发抖,没翻眼白,淡定地跳完大神,从人群中走过。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寒浸浸的。 太史阑走出七八步,听见那老者高呼“乡亲们,此乃奇人!必是承上天意旨前来解救我等!不可再当作儿戏玩笑,速速携带家小,离开明安,上杨家坪!” 一阵静默后,身后轰然一声,杂沓的脚步声,终于慢慢从秧田里奔回。 太史阑仰头,吁出了一口长气。 == 百姓向来最有从众心理,最大的村子明安都抛下水田向外撤了,其余几个原本态度坚决的村子也开始动摇,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向外走,就在村民向外撤的过程中,围住近水围的堤坝,决口三处,只是都比较小,很快就被当地村民以沙袋堵住,但决口的发现,也开始让村民坚定的信心开始动摇,他们望望水面,也觉得,仿佛,今年的水位,确实比往年哪一年都高上许多。 太史阑站在地势较高处,看见百姓三三两两开始上山,皱眉道:“容楚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安排,一旦溃堤,如果水大,百姓的接应和食物火种,都必须要有人安排。” “我回来时经过金刀会,会首听说这事,说会拨兄弟们来帮手。”苏亚道。 太史阑点点头,忽然眉头一皱。苏亚回头,便看见府尹带着同知、河泊所大使等人,到了杨家坪旁的堤坝上。 苏亚也皱眉,百姓好不容易开始迁移,他们过来做什么?再来个三言两语,那就前功尽弃。 不过张府尹倒没有说话,河泊所大使金正过来,冷笑道:“听说你已经说动了村人离村?行,由得你,但如果堤坝不溃,误了栽秧,还有这许多人扶老携幼上山有个什么闪失,以及相关花费,你打算怎么负责?” “等到不溃再说。”太史阑注视滔滔河水,懒得看他。 “决口了!”忽然一声大叫,众人一惊,便看见杨家坪那边迅速围拢了一群人,众人奔过去一看,有两处裂开了尺许的裂口,这对堤坝来说不算大事,离溃堤还远得很,松一口气之余也不禁冷笑,金正道:“太史阑,这就是你说的溃堤?哗众取宠!妖言惑众!听说你刚才还假扮什么圣女蛊惑人心?你莫不真是什么邪教出身吧?” 太史阑却没说话,眉头微皱——火虎曾说,杨家坪这里地势最高,且是最后一道拦江坝,再湍急的水,经过前面一层层的缓冲,到了此处都应该平缓,是最没可能溃堤的地方,如今杨家坪这边都出现决口,万一火虎估计错误,杨家坪也不是安全的地方,那这几千百姓,岂不是一样要面临洪水之灾? 火虎毕竟没有亲临现场,苏亚也不是专业人士,报回去的数据,终究没有眼见分析来得确切,此事事关重大,怎么办? 她看看四周,北严府的大小官员,大概是想看她笑话,已经来了一半。偏偏没有带任何治河专家来,金正虽然懂水利,可现在他绝不会伸出援手。 “你们看着,我有事。”她对张秋随便一躬,也不等他回答,奔下堤坝,跳上自己的马。 “喂你干什么去…喂我们在问话…你…没规矩的野人!” “啪!”长鞭一甩,光影飞落,下一个瞬间,太史阑已经驰远。 一路奔回北严城,此时雨越下越大,太史阑在府衙门前停马,来不及系缰绳,直奔向后衙地牢。 火虎一听她说杨家坪堤坝也开始决口,惊得呼一下站起来。 “怎么可能?”他声音都变了“怎么会这么严重?这下糟了,北严城外除了杨家坪地势高些,就没什么山可以任人逃生,最近的山在三十里外,扶老携幼根本过不去!” “决口不重,未必有溃堤可能。” “你不懂。”火虎烦躁地抓头发“一旦三田明安等地溃堤,连带引起的震动会导致其余堤坝受损,杨家坪已经有了决口,到时候…”他忽然扑过来,抓住太史阑“让我去!带人去堵,我去看看就知道哪里最薄弱,可以提前加固!” 太史阑望定他满是血丝的眼睛,沉默一瞬。 然后她道:“好。” “太史姑娘你说什么…”站在她身后的狱卒大惊,正要劝阻,太史阑头也不回一个肘拳。 “砰。”狱卒向后便倒。长流的鼻血喷溅在乌黑的栅栏上。 太史阑一把扯住他的腰,扯下了钥匙。 “劫狱!有人劫狱!”其余狱卒纷纷奔来,太史阑站定,回望他们。 “三田、明安、近水围、仙庵、仰义、八百桥、六都、兴隆台!”她道“有没有你们的朋友、亲人?” 狱卒们站住。 “你们拦我,就是杀你们的亲人。”太史阑道“火虎我带走,一切罪责我承担,谁拦我,我就开了火虎的镣铐。” “谁拦我,我就杀谁!”火虎立即接口,大笑。 … 半个时辰后,大雨里水花飞溅,两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