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彪悍贼男女 (第5/5页)
间惊叹四起。 谁也没想到,马管家,竟然根本不在大牢,而是被太史阑藏在了公堂地下! 较之上次将囚犯藏于别的囚牢,这次她更加别出心裁。 惊叹声里,太史阑淡淡的声音响起。 “哦。忘记说了。”她道“其实根本不必去大牢提犯人,他就在这公堂下。” “噗。” 一口鲜血喷出,溅在铁笼上。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砸在了纪连城脑袋上。 继容楚之后,太史阑也成功地,气吐血了纪连城… “好!”远处长着钛合金眼的司空昱,霍然站起拍手叫好。 他眼底光芒闪亮。 看太史阑行事,就是痛快! 周围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司空昱起身叫好,也情不自禁跟着欢呼拍掌,哗啦啦的叫好声拍掌声传进来,纪连城两眼反插,差点没晕过去。 “天纪军兵强马壮,向来不允许他人干涉内务。”太史阑随意卷了卷袖子“所以天纪军被囚犯挟持之事,请恕下官不敢插手,劳烦少帅亲自处理。哦,”她还不忘记关照一句“注意工作方法,不要再毁了我的大牢和官衙。” 纪连城直直站着,仰面向天,似乎在回血,随即一言不发,衣袖一甩,往后堂去了。 难为他还算有定力,居然没真的倒下。也居然能明白,这时候说什么都是羞辱,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太史阑笔直站在大堂正中,环视一圈,面无表情。 大佬们接触到她的目光,心中无私的微笑颔首,心中有鬼的急忙避开。 骄狂的天纪少帅都在太史阑手下吃了这么大亏,颜面扫地,当堂遁走,别人此刻更没心思和她做对。 还是赶紧审完,省得心脏受累。 “原来人犯藏在地下,此计甚好。”刑部尚书急忙道“太史大人请归座,该好好问案了。” 太史阑回座,经过主审台的时候,意味深长瞄了两位主审脚下一眼。 刑部尚书和监察御史脸上汗唰一下下来了。 什么意思? 她瞄这一眼什么意思? 难道我们脚下也有个坑? 她能挖一个坑放囚犯,是不是就能再挖一个坑陷尚书? 这想法荒唐,可是两位高官想到底下这女人的行事作风,顿时觉得一点也不荒唐,这个女疯子,做得出来! 两位高官顿时如屁股长刺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即逃离这可怕的公堂,连问话都是飞快的。 “座下何人报上名来!” 马管家被从笼子里拖出来,见过世面的王府管家,并没有怯弱之色,不卑不亢地道“草民是康王…” “康王殿下到——” 蓦然一声长长的传呼,打断了他的自报名。 马管家浑身一颤,堂上众人色变。 康王还是来了! 太史阑面无表情——前几天这位亲王伤得也不轻,还是支持着赶来了,殿下,菊花还好吗? 外头也起了一阵sao动,一大队王府护卫摆齐仪仗,逶迤而来,两排军官在前头开路,将百姓驱散。不过这些人都避开了司空昱的棚子,策马从棚子边绕过,好像没看见。开道的骑士过去后,康王的难得低调的车马匆匆而来。 很明显康王不想有任何耽搁,直奔昭阳大堂,不过他不想耽搁,有人偏偏要将他耽搁,司空昱忽然袍子一掀,出了棚子。 他直奔康王而去,人还没到已经老远一拱手,笑道:“是康王王驾吗?请容在下参拜!” 他往路当中这么直直一站,正好堵住了康王的车驾,车驾无可奈何的停下,康王有点苍白的脸探出来,怨恨地盯了司空昱一眼,勉强笑道:“司空世子别来无恙?本王今日还有要事,恕不能奉陪,稍后本王亲自宴请世子赔罪。”说完也不等他回答,立即缩回头,喝道“走!” “王爷。”司空昱伸手挽住马车马头缰绳,道“拣日不如撞日,正好在下有事寻王爷,王爷前几日和我在流云山庄谈的那件事,我觉得有些细节还需要敲定一下,您看…” 康王缩回去的脑袋唰一下又伸了出来,疾声道“世子,本王忽然想起本国一件要务,确实需要和你申明一下,你不妨上车来谈?” “还是王爷下车来谈吧,车上挤两个男人不嫌闷气吗?” “本王车驾宽敞有何闷气?”康王盯着昭阳府门,焦躁得说话飞快。 昭阳府里,本该这时候抓紧时间审问的刑部尚书和监察御史,忽然都哑了口。 刑部尚书开始咳嗽,一边咳嗽一边道:“诸位…咳咳…抱歉…昨晚受了点风寒…咳咳…”监察御史则皱眉看着案卷,对太史阑道“太史大人,前头那份案卷好像有点涂改痕迹啊,这可是绝对不能发生的情况,你看要不要寻典史书案来,先问问是怎么回事?” 太史阑盯着这两个道貌岸然的高官——你拖延,我拖延,准备审到天明吗? “咳咳…咳咳…”忽然堂上也有人咳嗽。 太史阑一回头——哟,容楚! ---题外话--- 伸出手来…别怕,没要票。 我只是在深情地、含泪地、鸡冻地伸手高呼:啊!燕倾天下终于出版啦! 处女作终于上市当当啦! 写作生涯第一个小圆满啊! 我等了两年啊! 出那么多本书,不会有哪本能如燕倾,予我惆怅又欣慰的心情。它的意义甚至无法用短短几百字说清。所以我给燕倾写完番外,还加了个后记,纪念那逝去的,寂寞又完满的时代。 那时我是菜鸟,那时我无人问津,那时我面对的都是亲切支持,那时没有现今的诸多纷争恶意。 我怀念那时代如同怀念逝去的青春,我爱那书如同爱菜鸟的单纯。 燕倾是我出版的第一本无删节作品。除了错字病句调整,没有删除大型段落,只加不减,原汁原味。 此刻珍重捧出,渴盼她能被更多人接受,但望诸君懂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