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3/3页)
。“快吃吧!否则饭菜全凉了。” “遵命!”她调皮的呵笑着。 一老一少高高兴兴的吃着饭,中间不时传来佟织谦银铃般的笑声。 忽然,老妇像想起什么似“你父母前些天又寄了一些钱来,婆婆就放在房里的梳妆台上,你要用就去拿。” 佟织谦调皮的咬着筷子,头摇得有如波狼鼓。“那些钱是我爸妈要给婆婆的家用,我在这吃婆婆的、住婆婆的、用婆婆的,什么都不缺,拿那些钱干嘛?” 老妇浮出了个慈爱的笑。“女孩家总是会想买些个衣服、小饰品什么的,放些钱在身上也好备不时之需。” 她笑脸盈盈地回道:“钱是要给婆婆的。” “佟佟呀——” 啪的一声,她放下了手里的碗筷,转着一双贼不溜丢的大眼。“婆婆,我吃饱了,我到菜园里去帮您浇菜,您慢用。” 老妇的声音根本还没发出,她已一溜烟的飞奔出去。 望着佟织谦的背影,老妇几乎要老泪纵横。 没有子女陪伴在侧的她一度以为自己就要在这个偏僻的小镇里孤单老死了,直到佟佟的出现;她就像个贴心的小天使般温暖她的心,也重燃了她对生命的热忱。 她多么庆幸上天派了这么一个讨人喜爱的小天使来给她。老妇感动的擦去眼角的泪,内心澎湃不已。 而佟织谦一步出庭院,则是兴奋得又叫又跳。 离开婆婆的视线后,佟织谦开心的像只小鸟般蹦蹦跳跳的沿着田间小路走着。 打从她住进这里的第一天起,她就想要四处走走了,可是碍于婆婆的缘故,她始终无法如愿,好在现在终于劝服了婆婆。 伫立在辽阔的菜园与稻田间,她开心的圈起手呐喊着。 她随手拔下一根草,含入嘴里咬着,模样轻松悠闲, 打小时候起,她就热爱大自然,十岁不到就已玩遍了十几个国家,后来父母的事业愈做愈大,没时间陪她,倒也养大了她的胆子。 十五岁那年,她已能独自出国游玩。 她将手背至身后,然后大大的吸了口气。 乡下的空气不仅好,就连风景也宜人得很;不像台北市,要看到一处青山绿水的地方可是比登天还难。 她抬起头仰望着远方的重重高山,唇角不自觉浮起一个浅笑。 庄稼人家的生活跟都市人们的繁忙形成了两种强烈的对比。相较于都市人们的汲汲营营,农村的日子就显得单纯淳朴多了。 在这里,看不到来自现社会中的勾心斗角,也看不到阴暗角落中的腐败与堕落,有的只是淳良老百姓的亲切问候与笑容。 那是人们互动的泉源。 只要在这里待久了,就会发现现代人所缺少的良善与浓厚的人情味,在此处处可见,人们所向往的心灵沉淀就在这里。 这里就像是座宝山,带给人希望的能源是无穷无尽的,多到足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当初会选这里为藏匿点,也是看中这里的偏僻与宁静,过腻了大都市的生活,她不由得羡慕起农村简朴安详的日子来,所以她想都不想就选了花莲这个僻静的小村庄。 她忍不住又是一笑。看来她选的果然没有错,她不仅得到了宁静的生活,也得到了个宠护她至极的婆婆。 一想起婆婆,她不禁笑了开来。 婆婆待她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孙女般疼爱,早上怕她饿着,晚上怕她冻着,几乎把她捧在手掌心上当宝似的照顾得无微不至。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好想接她回台北一起住。 随后,她又将这个念头搁下。 过惯了乡村恬静安逸的生活,大都市的嘈杂纷乱,老人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她黯然的叹了口气。台北的家人令她舍不得,可她也舍不下婆婆,到底要怎么做,事情才能两全其美呢? 她飞快的甩甩头,决定不去想这个。 走到菜园旁,她弯身拿起地上的木杓与水桶,然后走至水渠边舀了满满的一桶水,开始沿着菜田浇起水来。 她俏皮的搓了搓鼻子,再次绽放笑容。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东晋·陶渊明 古代诗人所说的田园生活也不过就如此吧! 浇完水后,她开始认真的除起草来。在这里住了好一段间,婆婆总是不准她做这做那的,生怕会碰坏她似的。 佟织谦笑了笑,其实她才没有那么娇弱呢!要不是因为—— 一思及自己何以到此的原因,她的笑容瞬间自脸上隐去。 当初她一心只想着逃离那群人的追捕,不经思考就编出养病这个谎言,现在想想,她才发现自己实在不应该欺骗婆婆。 婆婆是那么样的疼她、惜她,一心认为她身体真的有病,所以什么也舍不得让她做,然而事实呢?她根本什么病也没有。 她顿时愧疚万分的咬着下唇。她真的不是故意要欺骗婆婆的,要不是情势所逼,要不是万不得已,她根本不会出此下策。 佟织谦缓缓的仰起头望着天空炽热的太阳,再次感叹自己的不幸。 她不过是出国玩了一趟呀! 抹去自额上滴下的一滴汗,她继续专注的低头拔草。就在此时,一团突如其来的黑影遮去了原本照射在她身上的阳光。 她脸上满是开怀的笑,缓缓抬起头来。“婆婆,您怎么出来了——” 原先的笑霎时僵在她嘴边。 看着眼前高得吓人的颀长身影后,她发现自己的脚竟无法抑止的颤抖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