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3/3页)
问题而已。 月蘅听从他的话,果然不再多想。 “那我不打扰你了,你忙你的事吧!”她看到灵征桌上的奏折堆积如山,也不好意思再耽误他的时间,于是起身就走。 “既然来了,陪我出去走走。”他握着她的小手,跟着起身。 “你不忙吗?” “不急。” “那我们要去哪里?” “去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 一个时辰后,灵征骑马带着月蘅来到秋之国民间的市集。 只见小贩充斥、店铺林立的大街上,有许多行人穿梭着。 月蘅坐在灵征怀中,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好奇和新鲜感。 她自幼生长于春之国的皇宫内院,别说去民间的市集看看,连皇宫大门她都踏不出去。 第一次看到百姓真实生活的情况,难怪她会感到惊奇不已。 “我可以下来走走吗?”她要求道。 “当然可以。”灵征将马暂时拴于树下,拥着月蘅挤进热闹滚滚的市集中。 平时他就经常隐藏身分到民间视察,不过这次却是特地带月蘅出来看看人问百态。 她尽量睁大了眼睛,望着四周摊贩架上所陈设的东西,几乎都是她没见过的。 “那是什么?”她指着打铁铺里一些奇形怪状的铁器,问道。 “那些是农具,农人用来耕田的器具。” “耕田?那些东西不会很重吗?怎么拿得动?” “重,可是有必要。犁不重,耕耘就不深。” “原来如此。” 她沿路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就抬头问灵征,灵征便二回答。 “你和我都是出身皇族,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她不禁好奇。 “不知民就无法治国,身为统治者只能懂得比人民多,绝不能懂得比人民少。” 月蘅以钦慕的眼神望着他,第一次对他感到如此佩服。 现在她才明白,当初来春之国的路上,东潞对灵征的称扬,并不是随口说说的。 正感动着,突然眼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畏缩如鼠般地窝在路旁,身前放了一个肮脏的破碗。 “灵征,这老人为什么这么可怜的样子?”她不禁驻足,内心不胜怜悯。 “因为他贫穷。”即使他再怎么努力治国,依旧难免野有饿殍,这是他非常痛心的一件事。 “为什么他贫穷?”她甚至不太明白贫穷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他没有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那他要怎么过活呢?” “如你所见,他只好乞讨。” “好可怜。” 月蘅想帮助那名老乞丐,所以伸手在自己身上掏摸着,希望能找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给他。 “你在做什么?” “我看我身上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他。” 看她认真的样子,灵征不禁失笑。 “不用找了。”他自袖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放到那名老者面前。 老乞丐不意竟有如此巨获,情绪激动不已,老泪纵横地连连对他们两人磕头。 月蘅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连忙拉着灵征的手快步离开。 “谢谢你。”离开那老者一段距离之后,她才停下脚步,对灵征说道。 他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什么是卖身葬父?”过没多久,她的注意力又被跪在路旁的一个年轻姑娘吸引走。她疑惑地看着立在路旁的那块木牌。 “这位姑娘父亲过世,她无力安葬,所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希望有人能出钱代她料理其父的后事。” “卖身做什么呢?” “不一定,视出钱代她葬父之人的要求而定。或许是入青楼成为倚门之娼,或许是当人家的丫鬟。” 月蘅照例眼中又流露出悲悯同情的神色。 灵征不待她说出“好可怜”三个字,就主动解下腰间的古玉递给她。 “做什么?”月蘅被动地接过那块看起来相当珍贵的玉佩。 “你不是想帮助她吗?这块玉可以让她不必卖身。” 她此刻的感动几乎无法言喻—— 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了解她! 月蘅高高兴兴地将玉佩交给那名卖身葬父的姑娘,然后因为怕别人又向他们磕头,所以转身拉着灵征就跑。 这一趟市集之行,他们逛了将近两个时辰,看到了逼良为娼的青楼恶行,也看到了为了生计不得不链而走险的孩童扒手,还有更多为了口粮努力挣钱维持生活的人们。 一趟走下来,灵征身上有价值的配件,皆已一件不剩。 “原来大家都是这么努力地活着。”回程,她坐在灵征怀里,有所感触地说。 她从来不知道,皇宫内院外的百姓是这样辛苦地生活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她却还是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幸福的笑容和希望的光彩,深深令她感动。 “生命无限宽广,有着无限的变数。看了这么多,你是否感觉过去对于自己生命的想法太过狭隘?” 这次特地带她出来走走,就是希望她能扩展视野,别一直画地自限。 月蘅沉思不语。 其实这次的市井之行有没有让她改变观念,她自己也不了解,只是她真的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那就是更加了解灵征这个人。 她欣赏他在政治方面的睿智英明,更欣赏他仁厚爱民的天性。过去因为不信任婚姻而对他多所排斥,如今想起来,自己实在是太不该了。 为什么不试着多了解他呢? 因为自以为是的观念而否定了一切,是不是也反映出她心胸的狭隘? 灵征说得对,她在深宫待太久了,眼睛只看得到那些圮嫔失宠的悲苦,却看不到更多生命的喜悦。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自己都认定不幸福,又怎么会有幸福可言? 看到那么多努力活着的人们,她突然有一种感想——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