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称呼她,只用一个喂字算数。 湘芹无故泪盈于睫。 连环只当她冷淡他,也是应该的,许久不见,话不知从何说起。 对湘芹来说,这一刻却紧接上次会面,当中没有时隙,她终于冷静下来,挤出一个微笑,轻轻说:“我很好,你呢?” 她的眼神出卖了她,连环见湘芹仍然关心他,也有点手足无措。 相隔一年,两个年轻人都以为自己老练了,成熟了,会得应付此类场面了,可是一碰头,马上败下阵来,不知多么尴尬窘迫。 饼一会儿连环说:“湘芹,你功课越发出色了。” 湘芹连忙回答:“哪里能同你比。” 话一出口,才觉得太客气太浮面,不由得自嘲而笑,连环见她先笑,也松弛下来接着笑。 他俩离了队走到一角。 这次才是真正关怀的问候“连环,你好吗?” 连环答:“你是新闻系高材生,什么都瞒不过你。” “香氏官司大约不把你们家牵涉在内。”湘芹一直体恤人意。 “新闻界看法如何?” “轰动之至,许久不见这样包罗万象的案子,来来去去不过是小型商业罪案,乏味之至,故此略作夸张报道。” “你在法庭实习?” 湘芹点点头,她班上有两个同学打算以香氏争产案做论文,跟到底,因看情形这场仗有得好拖,一找新证据便休庭半年,大家都有种感觉,这是一场不会完结,只有输家的官司。 同学在一角叫:“湘芹湘芹,还不来准备,轮到你了。” 连环微笑“去吧。” 湘芹点点头,毕竟长大了,已算把这次会面处理得不错,足以自傲。 她有点希望他会约她,给了他几分钟机会,连环始终没有开口,她也不觉得失望,轻轻说声再见,便被同学簇拥而去。 不要说湘芹,连环都觉得奇怪,一直以来,他俩相敬如宾,连对方的手都没有碰过,为什么这次再见却有旧侣重逢的感觉。 他没有离开现场,找到一个柱子后的座位,欣赏湘芹演讲。 她已不是当年那个小女生了。 外型、谈吐,都无懈可击,大方可爱。 连环直到她演讲完毕才悄悄离开现场,觉得十分安慰,湘芹是那种被人引以为荣的朋友。 那日回家,连环看见母亲正在端详一张帖子。 连嫂想得到儿子的意见,因说:“喜帖当然是红色的好,你说是不是?” 连家已没有亲戚,连环接过来一看,只见正面写着徐可立香宝珊宣布订婚。 “大小姐与你同年,二十一岁,有自主权了,不过,递帖子过来的却是徐少爷。他人真好,没有一点架子。香先生总算挑对了女婿,已经不叫我们办事,薪水还是照发,却之不恭呢。” 连环放下帖子。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哗啦”重物堕地之声,连环跑出去,发觉工人在他父亲的带领下,竞在锯橡树的丫枝。 连环大急“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老连慢条斯理答:“不锯掉不行,树枝顽强有力,快要顶穿木墙。” “不行,”连环把工人手中电锯抢来扔地上“不能锯,我不准。” 老连不去理他,命令工人:“锯。” 堡人耸耸肩,照旧进行工程,当下木屑四射。 连环这才顿悟,莫非父亲已经知道他的秘密。 只听得老连自言自语道:“危险,懂得吗?” 没想到他的表现这样含蓄。 连环却仍然走向前去,同工人说:“那一枝横杆不过打窗前掠过,放过它吧。” 堡人看看老连,叹口气,说道:“这是你的地,你的屋,你的树,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心灰意冷地走开。 堡人只得爬下树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连环只听得母亲在前门喝道:“走,走,走!再不走我叫警察。” 连环赶到那边一看,只见十个八个小报记者正围着他母亲,有人拍相片,有人提问题,闹成一片。 自从香氏案正式开庭以来,他们陆陆续续,三三两两过来按过铃,借过电话,却不似今日般大阵仗。 连嫂用手臂挡着刺目的闪光灯,急得团团转。 连环最恨人欺侮妇孺。当下二话不说,回到二楼,用橡皮管子接好水龙头,一开水喉,往楼下记者群直射。 那十来个男女哗然,衣服湿透像似落汤鸡,边骂边逃避,连嫂乘机躲进屋内锁上门。 连嫂直骂:“还算是知识分子呢,败类,不择手段,拖垮行家。” 但是门外人群已经散去。 连嫂问:“他们说是为了工作抢新闻,一份工作真的那么重要,人没有自尊吗?” 连环把气呼呼的母亲接在座位里,待她平息怒意。 老连出来说:“不能怪记者。” 连环抬起眼睛,听他父亲有何高见。 “审了几个月,控方律师要力证香某立遗嘱时神志不清,辨方律师却指证香夫人不贞,太荒谬了,能怪人议论纷纷吗?” 连环默不作声。 “两位小姐即时成为笑柄,给牺牲掉了,”他停一停“大小姐已在看精神科医生。” “我比较不担心她,徐少爷对她很好。” 连嫂挂念着香紫珊,这女孩子平常已经怪怪的。 老连叹口气“这个家莫非受过诅咒。” 连环亦遭到騒扰,一些同学会用心痒难搔的语气问他:“你不是住在落阳路一号吗?” 早上步行往学校,他老觉得有人跟踪。 那人向他拍照,他过去抓住照相机,才发觉是个穿宽衣服的少妇,她急急呼叫,说的却不是中文或英语,连环听出是日语,他十分震惊,没想到此案已威震东洋。 这些都不足以使连环失眠,他可以应付。 使他辗转反侧的原因通常只有一个。 一听到窗外有微丝轻响,他便脱口而出:“阿紫?” 有时不过是只松鼠跳过树梢。 即使是她,态度也已经变得令连环讶异、反感、害怕。 在银白的月色下,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