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万无一失 (第7/10页)
这时挤在台子四周的几十名赌徒,一个个面孔通红,有的不住抹汗喘气,有的粗话骂不绝口。 其中只有押天门的两个大汉是例外。 这两个汉子面貌生得很相像,似是一对兄弟。两人看上去长相虽然极其粗扩,但赌品却是好得出奇。 他们因为下的注子比别人大,天门的牌,都是由他们两人轮流抓。 两人一个坐在庄家的正对面,一个站在这人的身旁,一只脚踩在板凳上,准备随时跟坐着的那人要点子。 一副牌抓进来,一人分一张,两人轮着要点子,喊的全是行话;声腔顿挫有致,如唱山歌。 “点烛上香,天地玄黄!” 这就是说,要点子的人拿到了一张蜡烛签,么六短牌七点;来天地牌最理想,可以配成“天九”或“地九” “天地带虎头,越粗越风流。”这是最常听到的两句话,表示要点子的人抓到了一张七点或八点,天地牌或虎头十一,都可以将点子配定。 点子当然不是一喊就喊得出来的,但不论输赢如何,这对像兄弟似的汉子,脸色都是一成不变,好像根本没将这十两八两银子的进出放在心上。 白天星慢慢往里挤,最后就在这两名汉子身边占定一个位子,站了下来。 那些赌徒当中,当然有认得他的人。 在上门下注的就有一个。 这人名叫卢九,在黑皮牛二家隔壁开了一家什货店,平常生意不错,只可惜辛辛苦苦赚来的几个钱,差不多全都缴给了热窝。 卢九一看到他,立即招手道:“白头儿,来来,来这里押,这一门他奶奶的霉透了!” 白天星笑道:“这是什么话?伙计,霉透的门子叫我押,拖我下水?” 卢九忙道:“哪里的话,想托你的福气,压压庄家的点子罢了。” 白天星摇摇头道:“你找错了人,我今天的运气也不怎么好。” 卢九道:“你一把都没押,怎么知道运气好不好?” 白天星唉了一声道:“刚才碰到一个不讲理的家伙,几乎送掉老命,出门遇上这种事,赔钱不输才怪!” 卢九像是吃了一惊,睁大眼睛道:“居然有人敢找你白头儿的麻烦?” 白天星道:“为何不敢?” 卢九眨了眨眼皮道:“听说你白头儿也是个练家子,你那位师弟又是新选的刀客,谁找上你们师兄弟,岂不是活得腻烦了么?” 白天星苦笑笑道:“如果换了你卢九兄,自然又当别论。” 卢九一哦道:“对方是谁?” 白天星道:“一个姓梁的,听说外号叫做什么‘恶花蜂’。” 那个一只脚踩在板凳上的汉子,闻言神色微微一动,同时用脚尖在另外那名汉子屁股上轻轻点了一下。 被点的那名汉子,微微点头,表示他已经听到了。 赵老板似乎没有听到,牌洗好砌好,关了门子,扬起骰子,大声喝道:“下,下,再不下我可要满庄啦!” 满庄的意思,就是已经赢够了,打算歇手不推,让贤。 这当然只是一种恫吓,但这种恫吓还真有效。 于是,大家纷纷抢着落注,仿佛银子在咬手似的。 卢九当然也不愿平白损失押一把的机会。 他匆匆放下两吊钱,才又接着问道:“那姓梁的怎么样?” 白天星道:“他在方大娘饺子店附近东张西望,好像发现了一件什么稀奇古怪事似的,我不过随口劝了他几句,想不到竟惹起他的不满。” 卢九道:“你怎么劝他?” 白天星道:“我说方大娘家里是真的没有男人,他这样探头探脑的,很可能引起街坊的闲言闲语…” 卢九道:“你这话也没有说错呀!” 白天星苦笑道:“可是” 庄家亮牌了。 天五! 天门人五,下门长三,上门无名九配无名七,臭六。 独赔上门! 卢九乐开了,他显然认为这全是白天星为他带来的好运,匆匆忙忙地押下第二注之后,又兴致勃勃地抬起头来道:“可是怎样?” 白天星叹了口气道:“可是那位梁大仁兄却好像恨我破坏了他的好事似的,两道眉毛登时竖了起来,像要把我一口吞下去,样子好不怕人。” 卢九道:“后来呢?” 白天星耸耸肩膀道:“后来?嘿!后来还不是靠两条腿子跑得快!” 第二条牌子又开了。 还是上门赢。 下门三点,天门十。 天门抓牌的那个汉子,忽然叽咕着站了起来道:“奶奶的,今天的牌真是有鬼,怎么押也不见起色,我看我们最好还是先去后面泻泻霉气…” 两个汉子一走,马上有人补了空位。 这种人来人往的场所,走掉两名输家,当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卢九连中了两把,笑逐颜开,乐不可支。 白天星目送那两名汉子进了后院,唇角不禁油然浮起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因为他无疑也押中了一注。 西天一片艳红,太阳快要下山了。 方大娘饺子店里,只剩下一个客人;这个客人当然是今天最后的一个客人。 方二嫂已从店后拿出一盏罩子灯,这表示马上就要关门打烊了。 这最后的一个客人,是个年约三十余岁的褐衣汉子。 这汉子分两次一共叫了四十个水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现在他正在慢慢吃着最后的一只饺子。 方大娘人虽痴肥如桶,十根手指头,却灵活无比。 她揭起一张饺皮子,拨拨弄弄,折折捏捏,一个饺子就好了。 方大娘还在包饺子。 褐衣汉子朝平台上那一排已经包好的饺子偷偷溜了一眼,双目中不禁现出一股阴森的讥消之意。 已快打烊了,还在包个不停,这些饺子包给谁吃? 方二嫂点亮了罩灯,褐衣汉子也慢慢地站了起来。 两个饺子一文钱,褐衣汉子数了二十枚青钱放在桌子上,抹抹嘴巴,打着饱嗝慢慢地踱出了店门。 接着,店门很快地就关上了。 方大娘长长地嘘了口气,放下最后一个饺子,吃力地从方凳上站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