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耻_第六百五十六章:最后之决战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六章:最后之决战二 (第2/3页)

到了盟军指挥部,尤其是李定国这位中国陆军的将军以其冷峻的脸庞以及严谨的治军态度赢得了美军的尊敬。

    尤其是中国特种部队的强悍战斗力更是令美军感到万分的惊讶,麦克阿瑟上将决定将进攻328高地和326高地的美军全部换下来,让李定国的部队上去试一试。

    关于进攻这样工事完备的日军阵地,李定国也算是经验十足,他很清楚就这样命令部队冲上去肯定会损失惨重的,况且中队的武器装备不如美国人,炮火更是不足,就算是美军愿意提供火力援助也不是个办法。因此李定国想了想决定用中队对付日本人最常规的战术进行突击,4月7日拂晓,中队在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随后部队有连续突击,终于在天黑之前占领了328高地,部队伤亡不大不说,战果还极为辉煌有了中队的加入,美军倍感轻松。月8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zhōng yāng突破的中国远征军第12野战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美国的陆战三、四师、五师留下不少“钉子”但中队却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

    4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栗林中将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美军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美军的防线,渗透到美军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由于日本人现在使用的这些伎俩恰恰是在中国战场上中队所使用的,因此中队对于日本人的战术可谓是了如指掌。美军在李定国的提醒下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日军越过了美军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距离达1600米,但美军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的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

    4月12日,东北部的800余日军被歼灭,美军于当日十八时宣布占领硫磺岛,但战斗仍在继续,粟林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战斗还相当激烈。4月15日,日本天皇晋升栗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从12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19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栗林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21日,栗林派人设法通知岛上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22日凌晨,栗林忠道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栗林负伤后在岛上剖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八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

    在中国陆军参加硫磺岛岛上争夺的同时,中国海军也参加了硫磺岛海域的水面作战。在硫磺岛海域,盟军与日军之间的战斗同样激烈。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由于主要的水面舰只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损失殆尽,残余军舰因为燃料不足,也无力组织救援。能够出动增援的就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但岸基航空兵的第一、第二航空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第三航空舰队还在训练中,而且是准备在本土保卫战中使用,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尽量避免损失,只以少量飞机和潜艇实施“特攻作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所谓的特攻作战就是指自杀性作战,3月19日,日军在香取基地成立了以自杀飞机为主体的“第二御盾特别攻击队”专门担负特攻使命。3月21日,这支特攻队转场至八丈岛,于中午加油完毕,分批出击。十七时许,第一攻击波的6架自杀飞机飞临美军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正准备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空,日机随即展开攻击,有4架被击落,另2架接连撞上这艘航母,使该舰受伤起火,所幸伤势不重。十八时五十分“萨拉托加”号的水兵刚把舰上的大火扑灭,日军第二攻击波5架自杀飞机就接踵而至,前4架均被击落,第五架虽被击伤,仍一头撞上“萨拉托加”号,在航母甲板上翻滚着落入海中,给母舰造成了多处创伤,被毁飞机42架,舰员阵亡123人,伤19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