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_病梅馆记龚自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病梅馆记龚自珍 (第4/4页)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竭尽、用尽

     (6) 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密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曲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欹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疏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词语注释 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欹(qī):倾斜。

     6。固也:本来如此。

     7。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

     8。绳:约束。

     9。斫(zhuó):斫(zhuó)削。

     10。夭梅病梅: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夭,摧折。

     11。隐:隐衷,隐藏心中的特别的嗜好。

     12。鬻(欲):卖。

     13。旁条:旁边斜出的枝条。

     14。稚枝:嫩枝。

     15。重价:大价钱。

     16。棕缚(zōng妇):棕绳的束缚。

     17。诟厉(gòulì): 讥评,辱骂。厉:病。

     【资料来源 :上海市语文高级中学课本 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试用本)】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 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小采园(今有纪念馆于此),是龚家的长房长孙。6岁随父母租居北京绳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手帕胡同和城外上斜街等处。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