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飞燕_第二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5/6页)

音传出。

    “呃…”五通妖神只叫出半声,双臂脱离肩骨,胸腔也被拉裂,惨极。

    飞燕杨娟正魂游太虚,突觉身驱故人抱起。

    “小娟…小娟…”熟悉的急呼,把她快要离开躯体的三魂七魄拉回。

    “凌风,凌…风…”她哭泣着嘎声叫,终于失去知觉。

    知了庵成了病院,成了急救站。

    庵右的小冈,成了停尸场。

    夜游神浑身脱力,接近崩溃的边缘,身上中了一枚铁翎油箭,一枚星形镖。箭伤了背腰,几乎击中脊骨,保住了老命不至于残废,但十天半月起不了床。

    冷剑浑身虚汗,也接近气散功消境界,一枚五虎断魂钉,在左边肋下擦伤了肌肤。

    右胯也挨了铁罗汉一记摧山掌,几乎击散了他的内功真气。

    景姑娘是最幸运的一个,被五通妖神趁乱削掉了她一只发髻,精疲力尽,躺下去就起不来了。

    四位侍女中,最小的冬梅被乱飞的蝴蝶镖,在她的右肋背割裂了一条四寸长的创口,流血过多气息奄奄。

    其他三侍女其实来不及投入斗场,所以安然无恙。

    庵右的小冈上,太极堂的堂主金狮宋斌,带了十八名堂中兄弟,兴高采烈地挖尸坑。

    尸体共有六具,四个鬼面人,加上铁罗汉和五通妖神.死状都很惨。尸体中,没有八极灵官四男女在内。

    逃走了两个鬼面人,和武功最高的飞天夜叉长孙三娘。

    静室中,两位老尼姑和冉芳华姑娘,帮助晁凌风为飞燕杨娟急救。侍女们需要歇息,帮不上忙。

    五腑离位,伤势极为严重,必须有灵丹妙药,及时止住可怕的内出血,还得借助通玄的内机,催助药力行功,愈快愈好。

    晁凌风有灵丹妙药,也具有通玄的精纯内功。

    半个时辰之后,杨娟终于沉沉入睡,而非昏迷不醒,急救完全成功。

    佛堂中,晁凌风召集已掩埋妥尸体,派出警卫之后,在等候指示的金狮宋斌和三名弟兄。

    “宋兄,我不去见贵堂主了,这里的伤者暂时不宜移动。”他向金狮说:“劳驾,派人去请贵堂主来一趟,并请带几位熟悉江湖名人的弟兄同来,在下要请他们指认一个人,能办得到吗?”

    “只要老弟吩咐一声,水里火里都要办到。”金狮诚恳地说:“我这就派兄弟前往传讯,如无意外,半个时辰内敝堂主定可赶到。”

    “有劳了。”

    “不敢当。”

    信使立即派出,软弱像大病三月的冷剑出现在佛堂。

    “老弟援手之德,老朽铭感五衷。”冷剑吃力地行礼:“如无老弟台及时赶到,武昌的风雨就此结束了。”

    “景前辈,不论结局如何,武昌的风雨也不会平息结束,可以说,狂风暴雨刚刚开始呢!”晁凌风眼中的杀机浓得化不开:“冤死的平民百姓不能白死,那些凶手谋杀犯如果不站出来偿命,包庇他们的人,将付出无数人命来偿还。”

    “老弟有头绪了?”

    “不错,只等证实最后一个疑团。”

    “太极堂查出的?”

    “不,是我。我来找太极堂的人帮助,找到了冉姑娘和金狮的浴隐处所,他们正要带我去见冉堂主,鬼使神差恰好途经此地,恰好起上你们这场惨烈的恶斗。”晁凌风叹息一声:“要不是恰好赶上,杨姑娘将…将…我会负咎终生,是我把她带入这场是非中的,她是一个好姑娘,我对她有道义上的责任。”

    “吉人天相,她会好的。”

    “危险已经过去了。”

    “这件惨绝人寰的血案,到底…”

    “我还不能说,但消息是可靠的。是从歹徒恶棍处得到的可靠消息。”晁凌风悻悻地说;“在你们这些侠义人士正人君子中找线索,毫无希望。我总算明白衙门里那些可敬的巡捕们,为何喜欢利用歹徒恶棍做线民的原因了。”

    口

    不但太极堂主冉大刚赶来了,冷剑的同伴紫霄散仙一群人也闻警到达。

    知了庵附近戒备森严,太极堂的重要人物大部分到齐,散布在四周的林野里,组成坚强的防卫网,甚至伐木做了许多防箭的简单盾牌。

    佛堂中,好汉们济济一堂。

    冷剑的人也破除成见,参与太极堂弟兄的盛会。

    晁凌风是风暴的中心,他真有指挥者的气魄。

    他从革囊中取出一卷绢轴,在墙上挂妥。

    “请问,谁认得这个人。”他大声向众人说:“我不要估猜,我要肯定的答复,估猜不能算证据,人命关天,不能凭估猜乱入人罪。”

    是一幅倒还精致的半面人像图,是一个梳村夫懒人髻的中年人右半脸,鼻尖有点圆,右耳无耳垂,耳后发际长了一颗豆大的痣。

    “请留心这颖痣。”他进一步解说:“是紫色的,没长有毛。还有,发髻并不能估计外型,因为这人经常用青布包头,这颗痣恰好露在巾外。这人的五官,由于我不曾留心,所以没正式看过他的面孔,所以无法绘出真正的脸型特征,唯一的线索,只有这颗紫痣可以辨认了。”

    众人看了半天,没人做声。

    “把外面的人,一批一批换回来。”冉堂主向金狮下令:“每个人都来看看,看谁有那么好的记性,记起这个右耳后有紫痣的人来。”

    每一批换十个人,逐一审视图形。

    换到第三批,几乎所有的人皆感到绝望,特征太少,谁又能明白地指证出这个人来?

    “我认识这个人!”一位年约四十出头的大汉大叫。

    众人精神一振,欣然鼓舞。

    “申香主,他是谁?”冉堂主狂喜地问。

    “宋副堂主也该认识这个人呀!”申香主说。

    “什么?我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