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节广和居 (第1/2页)
第32节 广和居 从广和居出来,又在外面料理了许多事,梁启超回到米市胡同南海会馆的时候,已经夜里十点了。他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决定找点东西看看。忽然想起,早上谭嗣同不是送了他四首诗吗?何不现在就看看?于是,他点起蜡烛,读了起来: 其一 同住莲华语四禅, 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 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 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 阑入楞严十种仙。 其二 无端过去生中事, 兜上朦胧业眼来。 灯下髑髅谁一剑。 尊前尸冢梦三槐。 金裘喷血和天斗, 云竹闻歌匝地哀。 徐甲傥容心忏悔, 愿身成骨骨成灰。 其三 死生流转不相值, 天地翻时忽一逢。 且喜无情成解脱, 欲追前事已冥氵蒙。 桐花院落乌头白, 芳草汀洲雁泪红。 再世金环弹指过, 结空为色又俄空。 其四 柳花夙有何冤业? 萍末相遭乃尔奇! 直到化泥方是聚, 只今堕水尚成离。 焉能忍此而终古, 亦与之为无町畦。 我佛天亲魔眷属, 一时撒手劫僧。 梁启超读着、读着、读着,他惊呆了。天啊!这是多么好的诗!沉郁哀艳,字字都是学道有得之作!按说“诗无达诂”解诗并无清楚的定说,但是,这四首诗读起来,你立刻就有一股苍茫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去追寻一点文字的痕迹,还是可以“达诂”一下的。于是,梁启超披身坐起来,开始仔细推敲诗稿。 “谭复生这诗,所受佛学影响之深。一开始就看出来了。”梁启超自言自语“佛门把莲花看做最清净出凡的花,净土宗的佛教徒甚至强调死后托生莲华,花开见佛。佛门有‘莲华国’,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修四种禅定所生的天——‘四禅天’,从初禅天的鼻舌以外眼耳身意四识,直到四禅天的六识之中只剩意识,十八天中境界愈来愈高,高到可以空中一笑,笑声洋溢。想到弘扬佛法,天雨生色之时,一阵黑风吹来,天空也就惨雾愁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只要我不考虑到我自己的生命,我就一切超脱起来,这种超脱,就是佛门中的身无定相,在身无定相下,《庄子》所说的‘小言詹詹’也就聊以遣悲怀、破邪道了。正由于自身已无,再回过头来务实一下,所以虽然无欲心而行事,一如《楞严经》所描写的味同嚼蜡,其实也是不无滋味的,大可跟着《楞严经》所列的‘十种仙’一块儿上天下地一番呢!” “十种仙”是什么?梁启超记不清了,他下了床,在书架上取下《楞严经》,查了一下。原来是: 地行仙、飞行仙、 游行仙、空行仙、 天行仙、通行仙、 道行仙、照行仙、 精行仙、绝行仙。 “好,现在再研究第二首。”梁启超自言自语“佛门说三世转生;是谓三生。《集异门论》说三世是过去世、未来世、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