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_第二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第8/8页)

追来了。先皇帝命刘宗敏和田见秀率领几千人马出城作战,被清兵打得大败。先皇帝继续往东逃去。刘宗敏被俘了,死得令人可歌可泣,真是一条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张鼐被清兵围攻,受了重伤,还骑在马上冲杀。慧琼去救他,结果受伤被俘,死在敌人手中。张鼐终因寡不敌众,又失血过多,阵亡了。”

    “田见秀也身带重伤,他的身子上边压着一个清兵死尸。第二天清兵退走以后,他的亲兵回来寻找他的尸体,结果他先看见了他们。亲兵们把他抬到山里一个百姓家中,把他保护起来。后来他的伤势痊愈了,但他已经看破红尘,对于人间事万念都消,决定出家为僧。他的几个亲兵,平时受他的熏陶,也都愿意跟他出家。就这样他们剃了头发,变成僧人,云游了许多地方。后来到了湖南黔阳县境,看见有一处风景很好,有一座古寺,已经没有了和尚,他们就将古寺翻修一新,在那里出家住下来。老百姓因他们为人很好,常常周济别人,所以也喜欢他们在那里住下去。好在清兵没有到这个地方来,他们每日念经礼佛,在四周围种点蔬菜,种点庄稼。后来我们知道他没有死,还派人去看过他,希望他也到这里来。可是他身子已经很衰弱了,受的伤很重,当日流血太多。骑马打仗的事,他已经不行了。据他对别人说,他常常在夜间听到松涛之声,就想起来过去大军作战,想起我们的先皇帝,心中再也平静不下去。可是他这一生只能遁入空门了。两三年前,听说他已经死在那里,徒弟们在他的尸骨上修了一个砖塔,因为他原来字‘玉峰’,出家后自称‘玉和尚’,这砖塔上就刻着‘玉和尚大师之墓’。”

    红霞又问起原来一些老人的下落。慧英-一向他说明。只是有一个人她不清楚:就是牛金星,不知到哪里去了,这里始终没有得到他的真确消息。还有一个人,被清兵提去审问时,始终不肯说出姓名,结果被糊里糊涂地杀了。人们只知道他是大顺朝的文臣,坐监的时候,没有了网巾,每天早晨,他都问狱卒要来笔墨,在鬓角画上网巾。狱卒们都很尊敬他,认为他有汉人的骨气,所以就称呼他“画网巾先生”把他的尸骨埋在野地里,立了一个小碑:“画网巾先生之墓”后来坟墓也被别人平了。几年前国公爷派人到各地查询闯王旧部,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她们就这样一直谈到深夜方才睡去。第二天早晨,她们起来去向高夫人请安。高夫人已经早早地起来,对红霞说:

    “你今日上午就下山去,不要停留了。昨日夜里又得到军情公报,清兵大军继续向茅庐山周围二三百里处运送粮草,调拨人马,你再迟就出不去了。”

    红霞还想留住一两天,无奈高夫人坚决让她早走,她只得说道:“我这次回到王屋山,向我们红帅禀明之后,立刻同她一起前来。”

    高夫人说:“你们来了没有用啊,不必前来。”

    红霞说:“这是红帅多年心愿,要死死在闯王旗下。虽然现在大顺国没有了,可是太后你还健在,我们不能够偷生怕死,不来保护太后。”

    高夫人说:“可是你们来了济不了大事。”

    红霞说:“我们也知道两个人济不了大事,可是这是我们的心愿。红帅死了丈夫,死了儿子,我红霞也是一个寡妇,没有一点牵挂,但愿早死,死得壮烈,以后也好在地下相见。请太后不要再说了。”

    高夫人流着眼泪说:“这是我的嘱咐,你们要听从。恐怕你们不听从也不行。等你回到王屋山,收拾一下再来我这里,只怕就进不了茅庐山寨了。”

    大家说了一阵,吃过早饭,就催红霞赶快下山。高夫人亲自将红霞送到宫门外边。慧英带着几个女亲兵将红霞送到下山的寨门外。两个人拉着手,不忍离别,也都预感到这番离别后,恐怕再见就没有日子了。尽管红霞、红娘子决心前来保护高夫人,直至战死,可是人间的事情并不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实现。所以红霞拉着慧英的手,伤心得说不出话来。经慧英催促几次,她才提着禅杖,往山下走去。慧英一直望着她的影子被参差树木遮住,再也不曾出现,才怅然返回宫中。

    红霞走后一直没有音信。高夫人和慧英、尚神仙说话的时候常常提到她。后来纷传她被清兵抓去,下在襄阳县的狱中,不知生死结果。高夫人等对这无法证实的消息常常感到放心不下。她们并不希望红娘子和红霞来到茅庐山上,而只希望红霞能平安回去,把高夫人这边的消息告诉红娘子知道。

    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清兵自从去年在兴山被李来亨打败以后,主力退到当阳,才用四面封锁的办法,围困茅庐山一带,使粮食不能进来。清兵也有困难,但他们以好几省的人力和兵力来支援大军,运粮的百姓合起来总在十万以上,有些从安徽境内运往鄂西,路途有不少人死亡。有些县,为着征粮征饷,将一些地方士绅逼得倾家荡产,还有上吊死的。然而李来亨这方面的困难却更是无法想象。盐,已经断绝了。粮食,一天一天少了,平常每日还可以吃三餐,吃两餐,而现在多靠山上的野草野菜生活,每天吃的粮食比野菜少得多。

    到了七月间,清兵知道李来亨粮食断绝,开始从四面进军。李来亨一共不过三万人马,一部分还是老兵老将,身体本来就衰老了,加上饥饿,更是疲弱不堪。可是就在这种绝对劣势之下,人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同清兵苦战。清兵每夺占一座山寨,就要死伤成群的将士,到了七月下旬,差不多周围山寨都被清兵攻破了,只剩九莲坪附近仍然在李来亨手中。九莲坪这个地方,周围大约有三十里,修了一座寨墙,里边有房屋,有帐篷,也有耕地。这是最后的地盘了,倘若九莲坪被攻破,仅仅剩下茅庐山山头,地方小,粮食少,没有活动余地,一围困就会饥饿而死,想重新打下山来根本没有可能。这种地方在兵法上就被称为“绝地”而不到万不得已,李来亨本人也决不上到茅庐山寨。他要在九莲坪一带同清兵进行决战。

    这是最后的一仗,每天一有情况,他就上山寨去禀告高夫人知道,高夫人也经常派人下山来询问。尽管是最后决战,尽管已经不打算打胜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但总希望最后一仗能使清兵受到重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