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二 (第1/2页)
五十二 五十二 且不说曹长久在香港客串教师,苦恼无比,虞博士在飞机上也是疲惫不堪。 这些天来虞博士往返于两块大陆之间,周旋于政客商人左右,无论是**和精神都饱受煎熬,哪怕是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 但这些只是小事,无非是吃些苦而已,虞博士还不放在眼里。真正让他感到痛苦的是找不到发展的方向,比以前生意失败都难受。 以前是追逐市场,失败了也算是学艺不精无话可说。可是现在明明手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先进设计,一腔热血的想报效祖国,虞博士却是感到前程堪忧,无路可走。 虞博士闭上了眼睛小眯一会,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自己在美国的遭遇。 当时他带着长久设计的微处理器资料雄心勃勃的来到美国申请专利,满怀希望的等待回音,却没想到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扣着虞博士递交的专利申请资料,美国专利局迟迟不给他一个答复,既不说好也不说不行回答永远是一个词…无可奉告。 每次虞博士问起,美国人总是找出这个那个理由来搪塞,博士怒极,却也没有办法。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华人想要得到美国人的利益总得付出一些代价。 美国向诩自由社会,公平竞争机会无穷,大力宣传美国的发财梦。 可惜这是个神话,只对美国人有效,或者说是只对白人美国白人有有意义。 美国一方面竭力吸引着世界上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却又千方百计的防备着技术外流,尤其对华裔为甚。 华夏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奋发的精神,在美国大量的研究部门都有他们的身影,华裔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可是由于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很难与他们沟通,更对红色华夏抱有敌意,因此华裔经常受到一些不平等对待。 虞博士碰到的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刁难事件,以前也有过这种事例,那就是著名的王安公司。 王安公司是1951年由上海籍华人留学生王安先生创办的,初期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磁蕊存储器。 当时的电脑用的内存都是磁鼓,可以说是极其落后。1949年,还是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学生的王安独自发明了磁蕊随机存储器,是存储器领域的一个突破。 这项发明一经问世就吸引了计算机领域的关注,王安先生也算志得意满,可是没有想到灾难才刚刚开始。 49年,王安为刚刚发明的磁蕊存储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可是美国专利局百般刁难,就是不肯将专利权交给一个华人。 怎么说呢,拿现在做个比喻吧,全球所有的随机存储器都是基于集成电路的,王安先生的发明拿到现在就是DRAM。 如果他得到了专利,那么全球所有的内存厂商都得付钱,就是这么牛B。 这么重要的技术怎么能够掌握在一个华人手里呢?美国人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因此美国人极力阻挠王安取得磁蕊的专利,要点就是一个字…拖。 这一拖就是6年,其间王安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产磁蕊存储器。 因为磁蕊技术简单,仿制很容易,王安公司在没有取得专利的日子里差点倒闭,真是度日如年啊。 后来迫于社会压力,美国政府到底还是将专利授予了王安,可是有个条件,那就是要王安将磁蕊存储器的专利卖断给IBM,否则不予授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