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七七章杀人和建设两手抓 (第2/3页)
处埋钉子,固然是为了现实利益,但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这种地缘政治上的生死攸关的战略利益。 这次,美国出工不出力,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怕了中国。 中国人睚眦必报,毫无顾忌,什么普世价值,对中国一点约束力都没有,而美国的战线太长,软肋太多,中国想要报复,那是防不胜防,所以,不能不怕,也不敢不怕。 看到中国雄壮的军威,欧洲人更是处在了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 这会儿的欧洲,就像是大清刚刚覆亡时的遗老遗少,虽然风光不再,但还活在祖上的风光中难以自拔。 这一刻,对欧洲而言就是炼狱,经历着痛苦的转变。 ――――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十一月十一日,混合舰队抵达刚果金的都金沙萨。 在非洲,国名叫“刚果”的国家有两个,为了区分它们,就在“刚果”后面加上它们各自都名字的第一个字。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都是金沙萨,所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就简称为刚果金。 这次行动,预计进驻刚果的军队总数为一万八千人,这一批来了八千人,全部进驻金沙萨。 对中国人的到来,金沙萨从上到下都是热烈欢迎的,这固然是人人都想结束战乱,还有中国人给他们画的大饼太圆太香了。 刚果金的资源极其丰富,原本的经济状况还算可以,但战乱一起,就什么都没了。 一直以来,刚果金由于资源丰富,采矿业占据了全国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的如加工工业和农业都极度落后。 在加工工业方面,刚果金和非洲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西方以种种理由限制它们加工业的展,而这一次,中国人在计划书里,允诺帮助它们展加工工业。 还有,刚果金空有广阔肥沃的土地,却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而中国人同样许诺,大力展农业,五年内实现粮食自给。 不说别的,就这两点,刚果金绝大多数国民都极度渴望中国人的到来。 现在,中国人终于来了。 相较于普通民众,刚果金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对中国人的到来更是欢欣鼓舞。 卡比拉不是普通的军阀,他是真正的久经考验的老**。 一九三八年,卡比拉出生于沙巴省,巴卢巴族人,曾先后在卢本巴希、金沙萨学习,并曾在法国南锡大学学习经济。 一九六零年,在刚果金摆脱比利时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前夕回国。 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卡比拉积极投身卢蒙巴领导的反比爱国运动,曾受卢蒙巴民族运动党派遣,前往苏联。 一九六四年一月,卢蒙巴被比利时扶植的冲伯集团杀害后,刚果金爆了爱国武装斗争,卡比拉于四月到东部基伍省动群众,并任全国解放委员会东部委员会副主席。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加上武装组织主要领导人实行错误的政治、组织和军事路线,从一九六五年下半年起,各地武装斗争先后失败,卡比拉被迫率东线残部数百人撤至刚果金同坦桑尼亚和布隆迪交界的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在总结这段武装斗争经验时,卡比拉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党,为此他于一九六七年在基伍省东端的菲济地区成立了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刚果人民**党”并在基伍和沙巴省建立了解放区。 此后,卡比拉一直领导反对蒙博托的斗争,直到一九九七年五月七日攻入府金沙萨,并于五月二十九日在金沙萨宣誓成为刚果金总统。 像卡比拉这样的人,经历了数十年残酷的武装斗争,自然是冷静的政治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天真。 卡比拉欢迎中国人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但“热诚”欢迎中国人,则是经过详细审慎思考之后的结果。 先,中国人说话算话,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信誉”对中国而言是极其巨大的财富,相比于这个财富,中国在刚果金的利益再大,也远远比不了“中国信誉”的利益,所以,对中国人的承诺完全没有怀疑的必要。 其次,是中国对卡比拉私下的承诺。 中国承诺,只要卡比拉在各方面都予以配合,那中国在刚果金的合作者就是卡比拉。 在这种情况下,让中国掌管刚果金十一年,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这次介入刚果内战,军事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在保持稳定的局面下,经济方面就是重中之重了。 军政两方面,中国采取的方式是齐头并进,军事和经济同时进行,所以,同混合舰队一起来的那支大型的商业船队,总吨位高达五十万吨。 张桐君是此次行动的最高领导,刘明州少将是军方指挥官。 同卡比拉谈妥之后,张桐君和卡比拉举行了联合布会,他们宣布,对过往的一切既往不咎,同时邀请各方势力齐聚金沙萨,谈判解决问题。 对各反对势力,中国将给予安全担保。 同时,他们还宣布,自明日起,杀人者,可能死;**者,可能死。十一月三十日为战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