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帝国的觉醒死为国殇 (第3/3页)
不上一点用场。弹道学知识的欠缺令工兵们难以准确控制炮击的方位和距离,对火药武器的陌生也让他们动手时困难重重。更有甚者,一门虎蹲炮因为装填火药过多而当场炸膛,飞溅的炮身碎片反倒令周围的己方士兵倒了一大片。 “一群白痴!”加藤清正高声骂道:“你们就不会把大炮推近点吗?给我一个劲地轰啊!不要怕炸膛,少装些火药不就得了!” 日军炮手硬着头皮将大炮推上前去,每前进十几步就停下点火试射一次。虽然精度仍旧不敢恭维,可十炮毕竟还是能中一二炮,被击中的栅栏顿时木屑飞溅裂开老大一个缺口。日军见此大受鼓舞,加倍努力地向明军阵地疯狂开火。 向来以火力猛烈著称崇尚远程打击的明军今天却反被敌人压制。炮弹呼啸着在前后四下横飞的感觉并不好受,眼看着阵地防御在炮击下逐渐瓦解的滋味更是苦涩。联军士兵无可奈何,只能散开队形匍匐在雪地中躲避致命的流弹。 “照这样下去还能顶多久?”易飞趴在地上大声朝李舜臣问道,尽管近在咫尺,隆隆的炮声却令两人不得不提高对话的声音。 “半个时辰!或者更短!只要栅栏被轰开,倭人的步兵冲上来我们就完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退守滩头行吗?” “再等等吧。” “不行了!”易飞用力摆摆手,示意李舜臣向阵地外看“倭人的步兵已经上来了!” 李舜臣伸手拍掉缨盔上溅满的雪粉,抬起头透过木栅栏上的缺口向外望了望。日本人的炮火已经停了下来,成千上万的武士部队排着黑压压的方阵逼了上来。“你说得对,我们该撤了。不过,抓紧时间再狠狠教训一下敌人吧!” 联军士兵们排成散兵线且战且退,手中的弓箭一刻不停地射向敌人。李舜臣率领一队千余人的骑兵徐徐断后,一旦日军追兵逼近便冲上去厮杀缠斗一番。好在敌人对联军士兵的战斗力颇有余悸,特别是骑兵冲锋的巨大威力曾令他们一再大吃苦头。日本武士挥着野太刀大声呼喝,却畏缩着不敢上前。联军乘机又是一轮劲射,将手中最后几支箭也射向了敌人的弓箭手们拔出腰刀挑断弓弦,又用力将弓身折断丢在雪地里,空着手退进最后的滩头防线。 李舜臣率队撤入阵地时已经是申酉之交,海滩上的士兵绝大多数都已经登上船只等待撤退,阵地里只剩下担任后卫的三千多人。辎重车组成的防线外,日本武士大队已经完成合围之势,黑压压一片如同一座不可动摇的巨城。他叹口气,向易飞走了过去“易将军,你带着手下先上船吧。” 易飞已经换上了骑兵铠,正在给新换的战马套鞍辔,闻听李舜臣的话不由一愣“李元帅,我可是要和你一起上阵杀敌的,怎么能抛下友军先走?别说我自己了,就是我军众多兄弟们也不肯答应啊!”李舜臣脸色微变,劝道:“易将军,你们的士兵虽精悍却不善水战,落在后面容易为敌人所乘,还是为士兵们的安全着想啊!”易飞点点头,回答:“我让他们先行登船就是。元帅,如果你不走,我也一个人留下来,最多不过一起光荣地战死在这里得了。!” “别这么说!”李舜臣一下变得严肃起来“身为朝鲜国水陆兵马大元帅,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易将军,你们是天朝派来的援助我国的军官,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我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现在京畿战区败局已定,请你们速速退至安全地带再作打算。” “李元帅!” “不要再多说了,易将军。”李舜臣一板脸严肃地说:“护送每一个前来援助我国的天朝官兵安全离开是我的任务,也是我一生戎马中最大的荣幸。易将军,我知道你们一直都在尽力战斗,也感谢天朝能为我们作出这样的牺牲。如果上天一定要让我国就此灭亡的话,我李舜臣自当挺身迎赴国难,以一死来报效国家。” 易飞沉默了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道:“我明白了…”他再也说不出什么,只有用力拍拍李舜臣的肩膀“多加保重。” 李舜臣郑重地拱起手“将军保重。” 满载着联军士兵的船队终于迎风拉起长帆,顺着退去的潮水驶向外海。李舜臣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挥舞手中满是鲜血的宝剑,大声喊道:“弟兄们,准备撤退!” 朝鲜水兵们应了一声,踏着脚下的血河向后退去。与他们激战正酣的日军怎肯轻易罢手,步步进逼杀上前来。一时间,令人难以立足的海滩上数千士兵在生死搏斗,他们喘着粗气在泥泞中扭打挣扎,把沉重的武器向敌人砍去。情势危急,水兵们不敢久战,一旦得到机会便甩开日本武士反身向停靠海边的战舰跑去。战斗只持续了大约一刻钟左右,朝鲜水兵以阵亡过千的代价撤出了这段死亡海滩,几十艘龟船起锚摇橹向大队追去。 “元帅大人!敌舰来袭!”未及喘息片刻,一名水兵突然指着海上大声叫了起来! 什么!李舜臣腾地站起身来,疾步走到舷窗边向外望去。南面的海上黑影憧憧,竟有多达数百艘战船破狼而来。“不好,是倭人的九鬼水军!他们朝运输船队去了!”李舜臣狠狠地一拍窗框“快!展开长蛇队列,马上进入战位挡住他们!绝不能让运输船队受到攻击!” “哼,李舜臣,今天就要你葬身此地!”日军旗舰上,水军大将九鬼嘉隆手握佩刀阴冷地说道“命令全军,以‘鹤翼之备’迎敌!” 几百艘大小战舰徐徐逼了过来,大型安宅船是突击的主力中坚,关船和早船则躲在后面伺机冲锋突击。他们倚仗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慢慢从两翼包抄朝军。 “敌人摆出的是鹤翼阵!元帅,还是中央突破的战术吗?”侄子李菀向他问道。 李舜臣沉默了片刻,他扭过头看看窗外渐远的运输船队,喟然长叹一声:“全军一字排开,单列横队迎敌。” “元帅大人!”李菀不解地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鹤翼阵的薄弱之处在于旗舰所处的中央位置,如果我们以横列迎敌不是正中了敌人下怀吗?” 李舜臣摇摇头“我说过了,‘绝不能让运输船队受到攻击’,也绝不能放过一艘敌船越过我们的阻击线。明白了吗,”他的声音骤然间显得有几分沙哑,仿佛突然苍老了很多。“在大队安全以前,哪怕全军覆没,我们也绝不能后退半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